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2年3月01日 15:53 作者:戴从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完善发展的基础,同时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一代人的创造潜力乃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其高度开发与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兴亡。为此,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教学改革,试图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进行活动等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但是,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现有的语文教学还是以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已有知识的人为目标。由此导致教材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还是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从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力性、个性发展多样性、差异性以及学生智能的培养,阻碍学生独创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活动课程是由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由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活动课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独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尤其是创造性才能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活动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创造力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指每个学生都具有对求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愿望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激发其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基础。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教师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事物,探求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培养发展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托兰斯等人的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学生富有责任心,爱自行学习。
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活动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选择适当方法,1)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问题式情景。2)让学生自设问题并自行想象解决。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仅向教师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互相问答等。诸种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具有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主动探索的品质,是锻炼思维的机会,培养创造力的好时机。
二、重视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