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学策略
2014年1月06日 16:25 作者:周敏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学策略
周 敏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江苏 扬州 225211)
摘 要:高中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人生中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习惯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等都有很大帮助。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期,英语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语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英语课程在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当前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然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水平基础薄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等,为此,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浅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心理策略
高中生还处于比较叛逆的时期,而且学生的英语基础也好坏不一,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厌学、积极性不高等症状,导致成绩下滑,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贯彻心理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和英语学习效率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并努力实现目的内在素质。很多时候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投入学习中,自觉地提升学习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战略意义。新课程要求下对高中与初中教学的衔接过程要求较高,但由于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英语教学过程的开展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确立学习目的,从理想的角度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引出具体事例,有的已经步入社会工作的人由于英语知识水平较低,在工作中屡屡受挫,从而影响他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情况。结合鲜活的实例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英语都是不可或缺的法宝。只有当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将学习英语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为了完成考试而进行的任务时,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升。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有实验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越足,做事情的成功率越高。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同样的水平基础,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水平是常见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复式教学法,分层次、分组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均等的教育,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获得成功,这也能消除学生由于基础差而厌学的心理。通过与学困生进行谈话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进取心,也想提高成绩,但是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英语的难度较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力等。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很多时候是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十分有必要。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时,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经常交流,给学生讲述学习英语的诀窍,主动询问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也可以对一些基础太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可以让学生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帮助,让学生真正缺什么,补什么;再比如,多对孩子进行表扬,相比成绩较好的学生,学困生更希望得到肯定和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困生更多关注,比如,有的学生考试成绩有提升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当面提出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