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回炉”现状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新要求
2015年6月29日 16:54 作者:吴娟 柳兴国
从人才“回炉”现状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新要求中国论文网9DW/O$n#la8Y&Q6^
吴娟 柳兴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z`Ie
g7n3[`0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形势下适应人才回炉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C!iV!l.H/L)]$L O"F%c0模式改革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3-ZJ-081)中国论文网GjO:~4b4S*I)[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关乎其未来的发展,而人才“回炉”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人才中国论文网-@v8_0}f%l3^3coYO
“回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为适应人才“回炉”,高职专业设置应采取的对策,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积中国论文网!\v6GJB;DH
极意义。中国论文网pL.v,N G5FVS
关键词:人才“回炉”;专业设置;高职院校
dp7`ez ^z0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类型属于中国论文网+bz0U)v0X[9bl
“技术专业”。“技术专业”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
i*ouivh
W0适应性和应用性。如何优化调整高职院校的技术专业设置,以满中国论文网*GS2D"E.wE-_
足引人热议的“回炉”现象提出的新要求,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中国论文网w|v$G%D$B0X
题。
AK6T!e M
P p0本文所述的人才“回炉”是指已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或已
,lg.dP!yI"BH0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回到学校再学习、再培训的现象。它为三
'y!B/xx*y&b0种类型:第一类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大,通过“回炉”掌握
N _U1E3?\0一项实用专业技术;第二类是,在岗老员工,为考取职业资格证中国论文网8AUBa,Z'y ?.j
书而进行短期学习和培训,通过“回炉”提高职业技术能力;第
@HH/z&~3ER7o%w0三类是, 由公司委托高职院校对新入职员工, 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GWQXzI(} e(Y0通过“回炉”完成员工岗位培训。
WM1y6\|9b E0一、新形势下人才“回炉”的现状中国论文网_{kw8M,rd
(一)高校大学毕业生“回炉”现状
2]a0x
U Ps1z'K#C'g010 年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高职院校“回炉”再造,目的
(@(u!@OAID AM0是学习掌握实用专业技术,找到更满意的工作。然而目前,大学中国论文网?3gb^\m
毕业生“回炉”已不多见。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中国论文网Y#WA aD
方面,高等教育逐渐与市场接轨,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高等教育
w
`VNuCN-F0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部分高校甚至设置了
2^XM5F/\c!M0应用型本科专业。 从深层次看, 高等教育包含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中国论文网i{KDw/| a9F"s
将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定位及设置产生冲击。
"L1U(L.}ns!Lq0新形势下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0 年前,就业市场需
5rhOpk]E2p;w7}0要的是受过普通高等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然而现在,没
'q\ {TZ)qF4\0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也可以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随着市场多
`(if\Dqp0元化发展,部分初中或高中生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直接进入社中国论文网Z0m.eQ-w*j-H
会就业。从这个角度讲,近几年生源的减少也是大学毕业生“回
\c
Lp$Zl~(ZPTO0炉”现象消退的原因之一。中国论文网
h1} J0GRE`$_
(二)新入职员工的“回炉”现状中国论文网.FK:tjjU Xg
企业在招收新员工之后,从企业发展和员工培训角度出发,中国论文网!i9PE"k-NZ
安排他们到职业学校学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RK+A R7M9D%a0企业之所以选择高职院校进行新职员工的“回炉”再造,一
(L^*_#Up9uR/lZ'Pd0是新员工大多是本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二中国论文网XOj'qD6y\
v}9C.Q
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符合企业发展和需求,熟知企业工作岗
Qw"P,E+V0Z-r0位和工作流程,对企业文化理念有较高认识。中国论文网j/Sc\d\9F(~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仍然没有很好地与区域企业合作起来。
n TM7} _lx0高职院校出发点基本是为学生能找到合适工作岗位,却忽视了企中国论文网kA[5x,OY9GdO
业员工到高职院校“回炉”的可能。高职院校没有主动服务区域
(U[7C%e
v0社会经济,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造成当企业中国论文网!E5WOD!zd`@
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希望将其“回炉”时,却发现没有合适
p8R#s0mqn7F
E0的高职院校可以合作。
3U%su7B-RVH7z:A0(三)在岗老员工的“回炉”现状中国论文网}$f6x&I#[7K
部分在岗老员工为提高技能,或今后发展转型,选择“回炉”
h:yXr'n7j0?0方式,参加短期技能培训,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
d+q2nq
fIsTi?,n0由于没有对接渠道,老员工难以找到“回炉”的去处。一是
3Tg#j&P3v1F6o6\p\2k0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陈旧,二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没有设中国论文网:a'RV:P d|
置短期培训课程。中国论文网3fM
Y#W
Ik6S r5CX
二、新形势下人才“回炉”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
F?$C6g%T6P0根据现状分析,新形势下人才“回炉”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国论文网6x.XE"D-[2W'mk4r,m
J
的具体要求是:对于大学生,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可选专业,有完中国论文网*?'Q@ Z0l"uT(P_!E
善的实习实训条件,直接的就业渠道;对于企业,设置紧密相关中国论文网6yEy"Ri#}O
的对口专业,专业能反映企业工作岗位的特性,体现企业文化理
5Q:fm9@*Lnx
Z&f6Hzt0念;对于老员工,设置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将职业中国论文网4vw9B,]6v7F
资格培训课程纳入正规教学过程,并具备考试资格。
:e7U"_7i;O[:f0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N
YW~r6g5m-?
\.s0(一)设置新兴特色高职专业
T/X3kA5_;w
tt0分析可知,造成大学生“回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
-t?'zQ"P/}u2xT[0育改革发展,高等教育中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大学生在高等中国论文网3H'SB'`/`4F/JU+s
教育中就完成“回炉”的课程。在新形势下为与大学毕业生“回中国论文网+F`2O$|"UW?}Gc
炉”接轨,高职院校必须设置体现高职特点的专业,建成一大批
A+T.i!KQI/j0办学质量高、影响力大、社会评价好的专业,以特色证明人才培中国论文网2Rst&a}3D[
养质量,将特色专业与高等院校的高职专业区分开来。学校可以
\0{eN2O8Lw0依托行业优势,工学结合,建设品牌特色专业或专业群。如重庆
{7y ^H/jX)b;Eu0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微电子专业和专业群的建设(该专业为国家
\0|K1d-TRxXW0示范专业), 就是依托了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园的行业特征。
eK)P!Tf y,Ry0(二)设置与区域企业紧密联系的对口专业
O"l7Q"jm0对口专业不仅是指专业技能,而且要求课程设置与岗位对中国论文网f k| {$X
应。岗位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就开设相应课程,完全满足企业新员中国论文网-M,ELXaCF3[a2}
工的“回炉”要求。例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的汽车工程学院
%eo3UP#|['c"F0开设了与重庆市长安福特发动机有限公司发动机相关专业,在中国论文网8c L!TEsW?
2013 年完成了该公司第六期员工发动机知识普及培训。中国论文网8Ry&t2R3bY
(三)设置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中国论文网'a*HFa%D)qH_
老员工“回炉”是为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目标明确。可中国论文网 H)\0Py3o%N}-@b
以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专业,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正规中国论文网duxB6OXy+^
教学过程,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中国论文网@%C|~8I5im J
培训课程的纳入,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更好地实现教学与就业
]2Z S{"D0的对接。中国论文网&|:J*y6@+r;Z
参考文献:
9Bt+UFu6a[8Ug] k0[1]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中国论文网0{s/Iz6N1`#B"e
教育(教科版),2003(7).
-R0vdPBk0[2]王喜磊.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中国论文网;E.xX;`NA
报,2013(8):66-68.中国论文网"].WF y/jRI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l5twRmE$Gt02007.中国论文网#wF:GE)T0Uv
[4]廖细春.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设置[J].当代教育论
%DMFt*T5e6}$gc_0坛,2011(4):60-61.中国论文网Wy@Aw O5{
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O4n
I%Z(\ Ne!]j
吴娟,女,1981年出生,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应中国论文网f{h6A.A o
用电子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智能
NS"P-H7A.k!r7m)~5T0信息处理。
,N6Ag!lKES3g0柳兴国,男,1981年出生,甘肃金昌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中国论文网*j?mZ1`:w
学院通信工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通
&X8]]i+|A-v0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