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论国内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2015年8月06日 14:06 作者:回丽 王鹏
    论国内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U`` F Dy,k0回丽 王鹏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P+N;I| U0摘要: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人们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场所,学生的身体是否强健和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
    PZ bb9hCza+^+q4_0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也是一个人成才的一个方面,身体素质也是人的发展高度的决定因素之一。高校就是为了培养全面的人才,要中国论文网-s2Q.K f5Q C^
    教育人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生担负国家未来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能
    P hdNjXtn0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与建设。
    3A:oarM3c3Y0关键词:大学校园;终身体育;教育及进展
    0u IgMrb.V1]:t([01.引言
    Hit#u Pl/kJd0终身体育意识是近年来被提出和重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社中国论文网G&F6s Z^#R}6E
    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终身体育意识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中国论文网`} i!X'O
    它体现的是长久的体育理念,体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中国论文网;g"s'`{$pp O3KQ
    分。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全民运动的重要前提,大学体育是
    #Y2l7\9qik/\_-des0中学校园体育和小学校园体育的延伸,它承接了校园体育并且通中国论文网 oET^e"Q1|+w:a~
    过学生走向社会把体育发展到社会生活当中,因此高校体育意识中国论文网I&^ Zqo2j0K
    的培养是现代体育与健身的重要研究与教育话题,也是我们国家
    3OL;x9C7hPe\3b?0近几年以来从教育部门到社会研究部门都十分重视的一个关键中国论文网^6v ua sjw`'l
    问题。
    m3iO:Nk|+H02.大学校园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F w r LzT:e;~0校园体育就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它能够发展成为终身体育。
    :i)k4X3ye0大学校园是社会建设骨干人才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之前的重要培
    3q}'pb? nE/gk0育阶段,因此高校体育实际上是在校园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起到中国论文网r v"V(S[T6q
    了一个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高校体育如何开展的好,高校大学生
    (wy!Lc @E(^ {/[0的体育意识培养的好,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身心都
    8fr }%T#\b8@0健康的全面人才,这也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o m!LPD9qN9kB0高校体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为此
    2_-E&tV g,p:nn%v P3T0许许多多的前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从开始到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国论文网8VQ N1\,h3m;Y
    高校体育也经历了许多阶段,根据指导思想的不同,和社会时代中国论文网*xU[R8F'oa:f
    背景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y'HzS(up]0第一阶段,以体育教师为绝对核心的中心思想。在我们国家
    oR9Ji&` gV+j0刚刚建国的时候,受苏联老大哥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一中国论文网.\)u/W tJQ0Z6o)Ur
    直都是学习的前苏联的教育体制,他们怎么进行的体育教育我们中国论文网Kes7JMg u#q:M U
    就完全照搬,而前苏联的体育教育体制往往都是比较强调纪律性中国论文网h8V'ju ~n
    和机械性,限制了体育学员自己发挥的空间。在这种以体育教师
    q u*j4d)Q,z#I0为绝对中心的体育教育体制下体育教育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
    $l?UYf"Q/~l5`\%h0因为这种照搬硬套来的东西并不适合我们国家当时的状况,也受
    l0}*{ ^ M)]'`,n0到人种、生活习惯的各方面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过于陈旧,思中国论文网,a{ u!L$Rd0]
    想过于老套,所以那一段时期的体育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
    ?pG1RZ {_E0成功的。中国论文网0@H3w'y_@+g/h
    第二阶段,提出了“生物体育观”学说。接下来是我们国家中国论文网Ch,h2E ^ n0f)O
    最困难的一个时期——“文革时期”。当时人们的观点是知识是中国论文网5H*d`?n7t RG/{K
    没有用的,由于全中国在那个时期的闭塞,也接触不到外国的先
    Z5h`/o4Zex&`%w]5Z0进教育理论和思想。学生得不到好的体育教育,也就没有参加体
    1`Yn3K6R vR-`_ I F0b0育运动的意识,体育在一段时期中一直属于一个被遗忘的科目。中国论文网tnWO{,B/` n2Q4C"s
    由于体制的闭塞,自然形成了“生物体育观”这种思想。单纯地中国论文网g#eaM&a}~9iM:F
    重视学生的身体和体力,并不激发兴趣和意识是这种学说不科学
    zUorF#E.i O5T0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校园体育实际上是刚刚从一个中国论文网j:ffJ]4r6wh"d
    深渊走出来又紧接着走进了另一个深渊。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体
    2NfxM m|P0育这门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军事训练和体力劳动,并认为这就是
    TH+\ L.EFY!@2@0体育,认为这同样起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制的效果,而实际上这中国论文网BNi!~$Ld.S
    是完全错误的。这使得学生完全没有了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一中国论文网r ZJi.cH"VN R
    直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体会到体育的快乐,体育也因此成为了
    na6y wr1Q@R*EI0一种负担。
    $oo#O%E @^+C$u5Qz0第三阶段,把增强体质作为首要目标。到了 70 年代以后,
    0Y;u |Z(jIB0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慢慢地把增强国民体中国论文网 ZNxLb ra(S
    制作为第一重点,并与国家体育委员会共同来定制体育教育计中国论文网b!PyAnQ'N)w
    划。教材的重点是以竞技性比较强的田径项目作为重点,而技术
    F6pY1]$J$t:_L'g0性科目只保留了少数的一部分。早先对于体育课的目标一直有两
    F7^a@v"Rq4H:vb8`E0种主张, 一是以锻炼强劲身体为目标, 二是把掌握技术技能为主。中国论文网Kl1K&q,]
    而新大纲的颁布也基本上表明了教育部和体育部的主张,那就是中国论文网3Dwe|:I R(I@#A
    以锻炼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在这种基础上再掌握一定的技巧与中国论文网(w"}*iV/m7M
    技术,根据情况发展教学,而不是一味的根据规程死板教学。中国论文网$TP6G1XC%Zi+~
    第四阶段,“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被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SC]KQjin r/MX0中国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不论是经济建设方面,还是思想意识方
    #Q \@Xq5M4o0面都有了空前的进步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点也从体力劳动慢
    *j$XnY+}4b.U%k^0慢地向脑力劳动方面转移。科技、信息成为了这个时期社会的关
    /x"y`]7t_q0键词成为了全世界共同争取的重点。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M)oV;f~0u*b0下,人们出门来进行体育运动的机会和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也中国论文网b]S,Giu
    导致了许多职业病和文明疾病的出现,这无疑向人类的健康提出
    #y3u#id"@8{!e0了严重的警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时体育运动就是最好的中国论文网N3t|(v7j6_8R
    解决方法,他可以从根本上增进人类的健康。因此“终身体育”中国论文网 N;~:n9U3UdWr7@X
    就在社会的需要下被提出,慢慢地也渗透到了高校体育的教育系中国论文网x ] GW.hy;R
    统当中,成为了社会与校园共同的重要教育思想。中国论文网|@4pEHb'P*MDp*u
    参考文献:
    4aL'\r0v7J2b}0[1]余建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
    2K#J!R&^ i yc^6^m0究[J].读写杂志,2010(6):79-80.中国论文网"b-@1zz^ d b
    [2]祝明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中国论文网#Sk;g:eh7wg V2Q}
    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6):199-200.中国论文网'q%x A"CK#lG4a&P;A x
    [3]杨文轩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u-P+t_/Uk0社,1999.中国论文网$g^`Lx!|~}(r
    [4]张薇.高校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赤峰学
    ;s;_&_ \c0院报,2006(8):88-89.中国论文网[4r7]m7v
    [5]董海文.论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的互动关系[J.湖
    *aquDF_.?-sgW6a0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3):26-27.中国论文网6ol0s ] i ?~;s
    [6]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DL(U!I9O(_XV5k K Y^ m0[7]贾俊刚.影响体育运功的动机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10):
    AE1{Gb098-101.
    N6V OMq!W7q4j0[8]宗有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研究与中国论文网6w`.J3e/l/FR
    实验,2009(9):19-22.中国论文网q6]e-s7U
    [9]邓慧.论当前高校体育师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中国论文网P VW?O+P
    坛.2005(3):87-88.
    `jY F|U-b+C3o^2x0[10]李京诚.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式[J].体育科学, 1999 (2):中国论文网Y z t*N o.q
    55-58.
    D L'Z/Q;R0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1bw-Y8_
    回丽,女,1981年出生,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九江职中国论文网-R:CI-LJC@4s8NS
    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体育教师。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