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问卷的调查方法,对包头医学院临床、护理、预防、检验等专业64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29.79±6.74,生活满意度16.98±4.83,正性情感31.79±8.17,负性情感 27.30±9.2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SCL-90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33、-0.22、0.43。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可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D3X`3o]B0代理发表论文 k
YE2HG0【关键词】 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_J+R^&B09K6A o+Tc5y4q0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观幸福感存在民族、地区差异 [1]。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1]。为了解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byo*rS Y-m0
I^o]}PNCMG0 1 对象与方法
中国论文网2V,u`@V)xu^+O:A g/l5Vf:Ut0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包头医学院抽取临床、护理、检验、预防等专业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642人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247人(38.5 %),女生395人(61.5 %);年龄(21.47±1.48)岁。
中国论文网c4h+b/`!h]N)H,n+l2J/g!~0 1.2 方法 采用自评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国际大学生心理调查(该量表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四个分量表,均为单维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调查者经培训后,采用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718 份,获得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89.42 %。
代理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to'Zr#mms6Gy9s中国论文网'B[:gs"U"x Zb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与统计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上完成。
!QG:]T.n.D;H O0o0中国论文网4egC;o[*F 2 结果
中国论文网Z a)|f5gJd中国论文网\e C0N5e 2.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医学院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以及较低的消极情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分布见表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性别而不同,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高于男生 (P<0.01),负性情感低于男生(P<0.01)。表1 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般情况表2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分布注:**P<0.01
中国论文网t7Ku*N)_:aHP中国论文网@(gSH7Vm(g|HTT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随是否认可本专业的变化见表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是否认可本专业而不同,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高于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P<0.01),消极情感低于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P<0.0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随学习成绩的变化见表 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学习成绩好坏而不同,学习成绩越好,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越高(P<0.01),消极情感越低 (P<0.01)。
0Xk
j7\,e_'Cyc0*?C;Y+d1v"ev0 2.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相关关系显著(P<0.01)。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其呈负相关,而消极情感与其呈正相关。总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与 SCL-90总分呈低度相关,r分别为-0.16、-0.22,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与SCL-90总分呈中度相关,r分别为-0.33、0.43,尤以消极情感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结果见表5。表3 主观幸福感随是否认可本专业的变化表4 主观幸福感随学习成绩的变化表5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注:**P<0.01
中国论文网pf;H4@ Zv)ehh中国论文网[yM.VW!^AbI[ 3 讨论
中国论文网4a:e
P'WM/]$` j中国论文网6E$dPQ*YV 本次调查发现,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比较好,其中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得分都是中上水平,消极情感得分较低。故医学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代理发表论文 :[1s(p^0x0从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分布可以看出,医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高于男性,消极情感水平低于男性。这源于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性的期望值更大,故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更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体验的幸福可能低于女性。这个结果与温翠红等[2]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而且,由于高校扩招,在读大学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所读专业能否为自己谋取一份满意的职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首要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医学类院校。由于专业限制,就业面远不如其它专业,因此,专业的含金量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重视。对本专业认可的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水平高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消极情感水平低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同时,在就业与考试的压力下,学习成绩也成为大学生群体情感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成绩越好,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越高,消极情感水平越低。这与严标宾等[3]的研究结论“学业成绩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一致。
中国论文网.l\'X\-_
Nsc_-{9H中国论文网2Sz.An[8LP 结果还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都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说明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或降低消极情感水平的方法。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1],所以在改善学生的生活物质质量的同时,也可改进他们的认知方式,使学生们主观感受到对现有条件的满足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相比之下,消极情感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远大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可以认为, 消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不良情绪更易引发心理问题。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正向促进相比,消极情感更容易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学生的消极情感水平,减少消极情感体验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比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更有效。
mgA$qQ|0中国论文网
k;dLP,j)c*_ Oa 由此可见,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对现有的生活比较满意,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国论文网
v@utnEIf6|Yt代理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Kj,IZ8`9E1Ze【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c*Mh}+X$@Im [1] 卞小华,费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1):86-88.
中国论文网 @4W;DRx"Db中国论文网{;tH2B)z/Gfv!^T [2] 温翠红,韩建茹,黄晓明,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06-108.
中国论文网Hr_j,G1V1haKV4{S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