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发症,甚至死亡,而且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日,加重经济负担[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2]。本文对压疮的病因、分期、致命危害、防治及护理,进行综述。
y)h7~ k#^f%l {(q?0%u'r3y6q:_Iu(\0【关键词】 压疮;危害;分期;防治;护理
中国论文网3mV
]$v:SZ:fDLMFp
\6I.B:A-L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障碍[3],组织缺乏营养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也叫压力性溃疡(PU)。它不仅发生于卧位病人也可发生于坐位或使用整形外科装置的病人,一般医院发生率2.5%~8.8%,甚至高达11.6%。所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4]。
L(@9k5^3j2z y0代发表职称论文 中国论文网2b%u4m{ m
] n(Z 1 原因
8{0Qk^
B9NBf7u03szz0DXK
WE0 1.1 外因
中国论文网 X4xC6hyhp!k!C-Q;|中国论文网&d;~^*f P 1.1.1 压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组织如长期受压超2.7kPa(20mmHg)低压力即可以造成组织缺血性损伤致压疮。承受9.35kPa(70mmHg)高压持续2h以上组织及可以出现不可逆缺血性改变,致坏死形成压疮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减轻压力的必要性[5]。
#gK3B0t3A#x^0中国论文网G
e`4Ac 1.1.2 摩擦力、剪切力、潮湿、污染等 摩擦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温度升高1℃能加强组织代谢并增加氧的需要量10%。在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氧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将更增加压疮的易发性。剪切力比垂直方向压力更具危险性,抬高床头时骶尾部皮肤与骶骨错位,血管扭曲受压而产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5]。潮湿更易引起压疮,已成为临床上十分突出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c0X(v-? lg:o6upJ5p
tcvE0 1.2 内因 (1)多数病人组织对中等程度承压有一定代偿能力,某些病人则不然,这就涉及内因的不同,感觉、体重、体温、精神心理因素、重度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或其他疾病致使机体水肿,癌症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所致皮肤抵抗力下降,皮下脂肪减少等原因而好发压疮[6]。(2)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易发生PU[7]。
中国论文网 FO*]uY']b3Cj中国论文网J7wB*~4j,t1B!ed 2 高危组及危险因素评估
中国论文网lB+z*zNU)qy2v.d+UxIf"S+N0 2.1 高危人群 因为预防PU采取的器材昂贵,无论从人力、物力上代价均高,故主张只对高危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8]。高危组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和美国国家PU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具体如下:(1)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感觉、活动力及运动力减弱或消失;(2)危急重症、严重的慢性或终末期疾病;(3)营养失调严重、中度以上贫血、极度瘦弱;(4)严重脱水、严重水肿;(5)疼痛及其他原因所致固定:如骨折、上支架、石膏等;(6)心血管疾病:心衰、DM及其他疾病所致周围血管疾病;(7)腰以下手术、手术时间>2h的手术;(8)组织创伤、烧伤、烫伤等;(9)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毒性药物;(10)入院时已有PU、陈旧性PU史(1年内)。年龄≥65岁,非体检病人[9]。
中国论文网2D5B+F0G`x;z中国论文网;p*k.i6Dh ]4~8r 2.2 危险因素评估法 护理评估活动中的科学而准确的量化标准是整体护理和护理措施的重点,在临床上获得广泛认可及使用的有An-derson评分、Norton’s评分、Braden评分、 Shannol评分以及Waterlow评分。其中Waterlow评分在我科广泛应用[10]。此表包括年龄、体型、体重、身高、皮肤类型、食欲、控制能力、运动能力、心血管及全身情况、其他、药物治疗共计9个部分,计分结果:10分危险,15分高危,20分为极危。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是预防压疮关键性一步,是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的一部分,因此使用评分表的意义不只是做一下评分记录,而是行动的号角[11]。
中国论文网&COj{q]d L^中国论文网;i#_4V'Y f:_2bG 3 预防护理措施
a9I)^0u/t!oFh3}0a*A3QT
W n7?']0 3.1 预防用具 常用的有气垫床,使用气垫床使皮肤压力分散,降低局部压力使毛细血管灌流得以维持,故有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压疮的发生[12]。
rri YeI$@1Fj0N@i*d pT*J/P0 3.2 翻身及体位 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PU的关键,将患者侧倾30°并用枕头支撑的这种体位,使患者始终避开了自身骨突起部位,较好的分散了压力,因此减低了压迫性溃疡的风险,几乎所有的实验研究都支持这种说法。并表明30°倾斜体位有利于某种解剖部位的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一般每2h翻身1次,平卧位抬高床头时不应超过30°[13]。
M"jNY'`N#W0代发表职称论文 Qx-_eaBbf;L0 3.3 压疮保护贴 保护贴伤口护理系列中的透明贴,增强型减压
贴其成分为水胶体,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其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减少受压部位剪切力,同时能吸收皮肤分泌物,保持皮肤正常pH值及适宜温度,能预防和护理一期PU,将PU保护贴应用皮肤发红部位及受压部位,平均留置时间为4天[14]。
中国论文网G'yY~U.fwJ3.4 赛肤润 可用婴儿按摩润肤露代替,按摩1min迅速经皮吸收,形成脂质保护膜,有效限制水分流失,同时可防止尿液、汗液等浸渍,增强皮肤抵抗力,缓解局部受压后红肿现象,加速软组织淤血、淤斑吸收,每天使用可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护受压部位皮肤[15]。
!\!Db4T9Sb?3]+mv0中国论文网6SA$T ij}v 3.5 增进营养 营养不良是导致发生PU的内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PU愈合的因素。了解病人营养状况,注意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防止病人出现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伤口愈合依赖于好的营养和适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系统的营养评估和早期干预预防营养不良对促进伤口愈合非常重要[16]。
`J'g1h8x#q NY*X n0中国论文网Mhu
Y-QS9A/oC6T 3.6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教会家属一些预防压疮的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康复[17]。
q-c/Cr^#kD0X6@$O%Et0 4 小结
&\u n7PE(|,l5a0r0中国论文网]h0g4I.n7H6|
@$T 危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认识局限,出现后才发现,干预及告知均被动。相关调查研究17.95%患者外伤后6h内发生压疮,33.33%患者 48h内发生[18]。所以压疮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19]。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患者配合是手段,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
D_TA#D0中国论文网gQ7y/zD7Pr【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m8v%i#YSb 1 郑修霞.护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145-148.
,XM/f/q/r;\7x0中国论文网 z$g^ kUH 2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
中国论文网ZHL5f9V2r![~J%Rg4H W0 3 陈海青.压疮防治和护理最新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25.
2yt#Y/a&Br*U t0中国论文网W5P)a Z_
M)| 4 陈玫.压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6):12.
中国论文网?X;AG
q_aI6]sHq&]{0 5 唐玉磊. 褥疮护理新进展.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4):143 -144.
IuzR uhH Zy0#FNh,@|~-V
o$I0 6 黄峰,何娖.褥疮护理近况.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5.
"J@.|s/c!AB0中国论文网+hU/YK1F(|lh 7 压疮基础知识问答.褥疮的致病危害.39 健康网,2009,3:31.
中国论文网,D0nN.VRm
N:R0f;e:o0 8 高耀闽.缓释气式气囊褥垫床.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1):38.
中国论文网#J/N B#hMH1[K中国论文网"X7p T0z0dV 9 于青,于兰.压力性溃疡危险因素的评估.护士进修杂志,1996,11(3):7.
代发表职称论文 中国论文网Z[gL
|j中国论文网S.X%F5B{!o7b&F,B 10 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中国论文网'M3a|I\o ~;\nfF7Rs*h-_p4u0 11 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
M}l#Z4`i0中国论文网w!M7A(QR}-r,j 12 黄洛宁.褥疮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2):69.
0t/P1KX*U4wF(Th0^U(Ex%vrO$`
P0 13 河北医学院.护理医学问答(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8.
中国论文网u,}(iQ6wu*RY`中国论文网/e0[P |3`OX7\{ 14 蔡宝珠.褥疮预防策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6):272.
"O"U7APcUD0中国论文网vkA)p"^ Wf#s1@ 15 陈秀英.褥疮的预防措施.福建医药,1982,4(6):47.
中国论文网$B1^/j6VLElK!Gc&x"M@EIrR'l.{0 16 马惠芳,马桢林,徐珺.褥疮防治近况.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10):875.
中国论文网QfM+e!K#h&S'y中国论文网2V`$o1[(_/m+K[ 17 吴善风,谢月芳.Braden 评分法预测的研究.当代护理,2003(3):32.
X#k5e8Q"s:l$gr9g!G0中国论文网TG:V'{$Z|k 18 黄丽君.诺顿评分在压疮中的预防与护理.天津护理,2005,13(6):348.
中国论文网x k3~@3b;i2cUt1`$c4mg(w/U0 19 宋洁.预防压力性溃疡的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93.
中国论文网 N.u"_x*d$fW中国论文网$ZGKd2j"W z@$w 20 靳士军,李凤苓.褥疮护理禁用按摩疗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