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谈三步上篮教学

    2018年1月08日 09:09 作者:王长领 周海琴

    摘要:篮球是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篮球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三步上篮是一种投篮方式,但又区别其他投篮方式,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一技术,能够提升篮球运动的综合运动能力。面对篮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的中学生,三步上篮教学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创新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提高其该项技术,激发其运动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中国论文网_ Y&gq-T z

    中心词:三步上篮 技术动作 保护 中国论文网"hmk-Mi"z6W&m;F9S PY0?

    前言

    o5`SlF&J5i3]&{0

        三步上篮教学,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篮球技术水平和身体综合素质,区别对待,选取最简捷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组,共同提高,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中国论文网E'{/daqOE B.M

    1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中国论文网5of"zt'h2oq ?wqz

    1.1徒手三步上篮。让学生熟悉三步上篮的步法,即“一大二小三高跳”,跳起并伸展身体,上举手臂,挑腕拨指,落地缓冲。从单手低手上篮开始教学,因为,根据现阶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从单手低手上篮开始教学,最为合适。

    /X'oz"C#n hP0

    1.2运一次球三步上篮。学生在无干扰状况下进行简单的运球和三步上篮,初步建立行进间三步上篮概念和意象,熟悉有球状况下上篮的感觉,初步将运球和三步上篮结合起来,学会起第一步。

    rWG XbQ0

    1.3行进间三步上篮,学生能够自主运球,有手感、球感,能初步掌控球,将运球和三步上篮的结合,跳起和投篮的协调配合,将灵敏性、柔韧性、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综合协调运用,将个人素质和技术融合,这一步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进度,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进度计划,需要教师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度情况及时指导,让掌握慢的学生,紧紧跟上,不能放弃他们。

    %]0\ QtJ&h0

    1.4各个方向的行进间三步上篮,巩固提高该项技术能力。在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完善和调高运用能力。中国论文网;V5HBrh8DH0^ a

    1.5传接球三步上篮,进一步巩固提高该项技术能力,同时注意跑动的姿势,接球时动作以及技术动作的衔接。

    hxibICUj8x;a%a0

    1.6教学比赛,学以致用,学会在比赛中运用该项技术。中国论文网/^;T5f#B,B?Tp

    1.7多项技术综合运用练习,如变相带球过人、突破等技术和三步上篮技术的综合运用。

    4`gNzrgE8o3REk0

    1.8根据学生情况可分成三组教学,A普通组,主要学习1.1-1.4;B提高组,主要学习1.3-1.6;C高水平组,主要学习1.4-1.7。教学和练习期间,可让C组带A、B两组练习;也可让A、B两组到C组观摩和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到完整的顺序,逐步练习,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基础不扎实,影响下一动作和完整动作的质量。 中国论文网i[Y U{Hyroi#R.F

    2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J.mO ^*T0

    2.1教学方法:三步上篮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解示范法、2完整教学法、3、分解教学法、4观摩法、5纠错法、6重复练习法、7及时评价法 、8比赛法、9、综合练习法。中国论文网@r)d)c}_NVm,anF

    2.2教学原则:1自觉积极性原则、2直观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巩固提高原则。中国论文网-`4a/K0_I@TWF+hF.r?

    2.3根据1.8的分组情况,区别采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有所侧重。A组主要采用教学方法中的第1、2、3、5、6、7项和教学原则中的第1、2、4项;B组主要采用教学方法中的第2、4、5、6、7项和教学原则中的第1、4、5项;C组主要采用教学方法中的第4、8、9项和教学原则中的第3、5项。

    Nl.Y5_1Z4{0

    2.4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让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都得到迅速提高,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后,再返回头来重复完整动作练习,这样,从观摩到分解动作再到完整动作,反复练习,循序渐进,直到完整掌握该项技术。从不会到初会再到熟练,有助于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中国论文网*V#k&ma#B:o

    3常见错误动作和解决办法中国论文网M1F_IL;AQ.GGu

    3.1错误动作:走步中国论文网v[hc$a G

       原因分析:走着去上篮,而不是在跑动中完成上篮动作,主要是技术动作不熟练,动作放不开,速度慢。中国论文网 Q;v5K#}/c}3i

       解决办法:先练习慢动作,慢跑中做动作,由慢到快,处理好先跨出第一步,后持球的关系。当准备三步上篮时,心中默念第一步、持球、第二步、第三步、起跳。加强运球练习,只要运球熟练,基本步法掌握,此错误就能过纠正。   中国论文网@|P0|"W;S)h1x

    3.2错误动作:第一步起步点早或晚

    6dWb p0vGQ0dp0

       原因分析:基本动作不熟练,距离感差,找不到起步点,过于将注意力放在技术动作上或只顾完成技术动作而忽略其他环节。

    s"p0O*r.R&}R0

       解决办法:以三分线为参照物,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起步点的自我调整,调节三步之间的步幅大小,然后再重复练习,直到找到个人合适的起步点。

    k(Y#l'jSf#k0

    3.3错误动作:第三步起跳点近或远

    2V+EDx'pt"FbiY0

       原因分析:技术动作不熟练,调整能力差。

    *t?0cjW"\;p5X0

       解决办法:调整第一步、第二步的步幅大小,记住“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要点,根据自己的步幅和起步点,进行适当调整,学会在运动中调整。

    Ry`D,?(D0

    3.4错误动作:投篮时抛球或扔球

    :]r _uiys7Yh?0

       原因分析:起跳高度不足,滞空时间短。起跳时制动不足,起跳后向前冲力大、速度快;投篮时手臂没有充分向上伸展,动作僵硬,出手点低;投篮准备不充分,匆忙出手投篮。中国论文网5hfk5f\:w D

       解决办法:投篮前跑动时重心下降,身体稍前倾,第三步尽量向上跳起,增加高度和滞空时间,最后,向上伸展手臂,手腕手指自然柔和将球拨出,增加命中率。

    Oy$\O K n-_-[0

    3.5错误动作:投篮不进中国论文网!uFOZ(M8v7f8a

       原因分析:投篮动作力量不足,或用力过猛,或打板着落点不对。中国论文网Z dW~4RpK Go

       解决办法:投篮时心态要稳,手腕手指要灵活,用力要均匀柔和,打板时着篮点尽量在篮筐上方的正方形内,这样能够提高命中率。

    EQ {(a|0J5h`*Lo0

       3.6错误动作的产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延误教学进度。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同一错误动作,不同学生的产生原因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及时纠错。特别是对球性不熟、协调性差,练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更应采取鼓励的方式,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中国论文网*w c/pE/ez

    4易发伤害和自我保护

    :QA-x*bPS&[ OnX0

    4.1运动伤害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的项目,其发展趋势更快、更高、对抗更激烈,在三步上篮这一动作环节更加明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技术动作,还要教导学生学会保护和自我保护,教会学生危急时刻保护和自我保护的动作,提高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4.2易发伤害:擦伤、挫伤、扭伤、肌肉拉伤、骨折。中国论文网n F]V]

    4.3防范方法:思想上重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增加防范措施,教会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技能,如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伤害时,采取手臂支撑,团身翻滚、下蹲缓冲等动作,保护好头、颈和内脏。旁边的学生及时采取拉、抱、扶等合理动作保护他人,让学生明白保护他人是一种美德,自我保护是一种必要。中国论文网s*B eX1oB

    结论中国论文网"tV k&R%nuTxKe

        三步上篮是一个完整的连贯动作,中间某一个技术动作的小失误,都可能引发整个动作失败,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一个细小动作力求做到完美,精益求精。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从运球到起步,从持球到护球,从起跳到投篮再到落地缓冲,要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三步上篮教学,不但要练习技术动作,更要将之运用到比赛之中,能够用下一个技术动作的调整,来弥补上一个技术动作的失误,做到练赛相长。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三步上篮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水平,更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教学目标。

    9_g5`6Ed,prQE0

     中国论文网T}!V|8O U]Vh

     中国论文网2ap%_ k&Sp)i,E3X

     中国论文网3t}lBCg

     

    9\)rPI)[ WR0

     中国论文网pM7j@0B

     中国论文网3MW-V's f Xx b

     中国论文网d9u%_mr d\

     

    W ~%LhC/bG0M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