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应符合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群体光合性能好、茎蘖消长动态合理等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质量整地播种和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超高产小麦生产的发展。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Gej"b xkvU 关键词小麦;超高产;品种特点;群体结构调控
){Z B\
m
bwbI:aD0 中国论文网/k"W1H)v/s%i 实践证明,小麦大面积产量水平达到7 500kg/hm2以上,再继续增产难度加大。植株个体的一些内部矛盾将转化成阻碍单产继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需特别重视高产新品种的培育应用,采取创新手段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1],努力实现超高产品种应用与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相结合。现根据笔者近年来小麦高产栽培的实践,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S$N5A+j%n8~4vQ)w0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9l}
i.a`({ 1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
中国论文网/e-aC4t,^ z*R&i3I 中国论文网mZk{}:Uj 黄淮海平原地区小麦生育期间气候特点是秋季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冬季雨雪稀少,温度变幅较大;春季多旱,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初温度偏高,干热风频繁。根据气候特点和本地生产条件,高产品种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有利因素,而对不利因素应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应具备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
*kP*Xi1{0 -m2h
J9r"V(u1O
P0 1.1丰产潜力大
中国论文网.H bsgP&^pb2r8v 一是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高。目前推广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已提高到40%~50%,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依靠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协调提高。生长发育健壮、同化产物合成和运输分配效率高的品种,具有对不利因素抗、耐性强,兼有高生物产量和高经济系数的特点。二是株型紧凑。高产品种应具有叶片宽短挺直、茎叶夹角小、叶色深等特点。这种株型群体的内竞争力和穗数对穗重的制约力小,能有效地利用光、热、水、气和其他营养。三是穗部潜力大。高产条件下穗数增加的限度很小,因而选用穗部潜力大的品种更有利于高产稳产。穗部潜力大的品种穗形较长,每穗小穗较多而小花结实率又高,有利于形成较大而整齐的籽粒。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HY
K W%E ^ tt2M0c@+Ro4A\v0 1.2抗逆性强
Y.E$}qy6c1@^ X0 小麦生育期间,一些非生物灾害或自然灾害(如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干热风、干旱、涝害等)人为抗御力差,因此品种自身必须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只有抗逆性强,小麦才能高产稳产。
中国论文网 M}S9X+? R`#P;D 中国论文网 Yvi5fDN 1.3抗倒耐肥
中国论文网
L-m}
`N
v}
kb 品种的抗倒性与植株高度、茎秆坚韧程度、有无弹性及根系特征有关。高产栽培中肥水用量大,常使植株生长的协调性遭到破坏,从而加剧内部器官间的矛盾,导致贪青晚熟,因此高产品种应对肥水有较强的忍耐性,使其在肥水偏大,尤其是氮肥偏多时,能通过植株对氮吸收的自动调节,维持器官间生长发育的协调性。因此,生产上应利用半矮秆(株高70~85cm)、茎秆坚韧、有弹性、根系发达、耐肥水的品种,以增强抗倒伏性。
中国论文网5m4Blz RK;i ? cCp Rwq7X!Tk!M&`F0 1.4灌浆速度快,粒重较稳
中国论文网7@ ^&Sg!m:T-P 黄淮海地区小麦灌浆时间较短,灾害性天气多,人为调节余地小,因此高产品种应具有抽穗开花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粒重较稳定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