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颈髓损伤
{;LW"AHr sp0]0]&Nf0中国论文网`~}-TO%H}
U 颈髓损伤患者由于高位截瘫、咳嗽无力、排痰能力丧失,易导致痰液沉积于肺底造成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我院ICU科自2005年以来对颈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可在直视下迅速观察并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肺不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发表论文网站 !I0dT SWBj%Xv|0k]8B9na9TSd$d0 1 资料与方法
'd r9eK:u2X3V{0!oh!u!s_p4SD0 1.1 一般资料
中国论文网P1owTr'N6v中国论文网'd_+b'IUr
x xc 本组34 例均为颈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男31例,女3例,年龄19~77岁,平均39 岁。上颈髓损伤(颈1~4)10 例,中颈髓损伤(颈5~7)16例,下颈髓损伤(颈8~胸1)8例,其中手术19例。按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34例均诊断为II型呼衰;34例中行气管插管 30 例,气管切开4 例;机械通气30例,通气时间1~96 d,平均9 d。
中国论文网-N6A#qGwd中国论文网
^&]2BE*vS(hW 1.2 方法
中国论文网b&yS+ANNKl$W"\:WFb0 置患者于去枕仰卧位或患肺侧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头顶一侧,左手紧握纤支镜操作部,右手轻握纤支镜远端,将纤支镜前端沿患侧气管、支气管缓缓插入,当到达气管隆突分叉处时,分别向两侧主支气管注入2%~4%利多卡因5mL进行黏膜麻醉后再继续插入,打开吸引器边插边自上而下依次仔细检查并吸除气管、支气管及肺内分泌物,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10~20mL进行纤支镜灌洗术,反复冲洗吸引直至痰液清除干净为止。灌洗液应加温至37℃左右,以免冷液刺激引起剧咳或支气管痉挛。如操作中患者呛咳频繁,可先暂停灌洗等待患者呛咳平息后再进行,或再次注入少量利多卡因进行局麻。若痰栓将吸引管道堵塞,需立即拔出纤支镜,疏通吸引管道后再行插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床旁配合术者并密切监护患者心电图、血压、呼吸等改变,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中国论文网CE?XN!K2a_[-ml3c2P!e$F9oXC.q,o0 2 结果
H|uW^YQ_V/mJ0"tdcZ4K4o0 34例患者共吸痰102次,其中吸痰次数最多的患者达10余次,最少1~2次。操作中发生低氧血症(在FiO2100%条件下 SpO2<80%)20例,室性二联律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50次)3例,出血2例,经过暂停操作退出纤支镜,作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然后再继续吸痰。在吸痰过程中或结束后2h内未发生1例心跳骤停或死亡。所有患者于纤支镜吸痰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胸部X线示肺部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5例(约75%)患者吸痰后肺立即复张。
J
CGQt(LK9P09Zl/]vL0 3 讨论
9^e!T
_Qz0E Sg2V6RNh}0 由于颈髓损伤,呼吸中枢向下传导束失去功能,加之脊髓受伤所致出血水肿和髓内压力升高,均可压迫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活跃,导致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肺内血管扩张、充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内腔变窄[1];高位截瘫使胸腹肌肉麻痹,以上因素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咳嗽无力、排痰能力降低或消失,痰液滞留于肺内造成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使用普通吸痰管仅能清除大气道内分泌物[2],往往不能将肺底深部痰液吸出,造成肺部感染久治不愈。床旁纤支镜吸痰术可在直视下迅速观察并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目标性强、效率高、损伤小,避免了用吸痰管吸痰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善缺氧症状[3],有效地解除黏稠分泌物沉积引起的肺不张,但由于吸痰过程中常会出现低氧血症,还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或死亡,故术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工作,术中要有专人配合术者操作,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rh;mgjKz0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dV3Zd ~+Tx+H 3.1 吸痰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