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社会学论文
  • 苏州市区退休人群体质指数和血压分布状况

    2011年1月13日 09:37 作者:范春 王纯庠 黄燕凤
    【摘要】    目的 探讨苏州市区退休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分布情况及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 841例苏州市区退休人员BMI及血压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性别、年龄、BMI与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在7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0岁后随年龄逐步下降。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随着BMI水平增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值以及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均逐渐增高;男、女性呈现相同趋势。随着年龄升高,SBP均值逐渐升高,DBP均值在70岁前升高,在70岁后下降;男、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逐渐升高,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患病率逐渐下降。结论 年龄、BMI与各亚型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有关,其中,ISH患病率与年龄更相关,IDH、SDH患病率与BMI更相关;适当控制BMI对于防治IDH、 SDH有重要作用。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EvX0}x.Erd
    中国论文网y7lDLJ't
    【关键词】  体质指数;高血压;患病率
    y_ZAl B8dh$la!b7b0
    \+]+}q*K.b,D5zt0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1,2〕及肥胖密切相关〔3~5〕。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比等作为肥胖的简易指标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其中BMI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最为密切〔4〕。本文分析苏州市区部分退休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BMI对比情况,以及与各亚型高血压的相互关系,为苏州地区中老年人的高血压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中国论文网K5Z"_+}_"C1L @\

    X5R ].s} R K0  1  资料与方法
    OR|8ULC @}0
    5Cy2\$~)Avs*b0 1.1  资料
    enr&XD_9j F,J'Gf0
    V ^;JfA2T0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在苏州市中医院体检的苏州市区退休人员2 841人的体检资料。其中,男993例,女1 848例,年龄50~104〔平均(67.34±9.23)〕岁。该人群年龄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别占总人数的 22.63%,34.35%,2.66%,10.35%。男、女分别占总人数的35%和65%。该人群平均BMI(23.35±4.43)kg/m2,消瘦、正常和超重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8.90%,50.55%,40.55%。在上述四个年龄段中,BMI分别为 (23.68±3.38)、(24.12±3.77)、(22.90±5.29)、(21.53±4.77)kg/m2。BMI在60~69岁人群中均值最高。ISH、IDH、SDH及高血压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37.21%,4.21%,27.07%,70.45%。有高血压病史并服药治疗的人群中,血压在正常水平的患者比例为26.67%。
    CI'i[8E'wB0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7|1c@'x3m5YX
      1.2  调查项目中国论文网2Y4o+LfV)x9SB.r1|+Y
    中国论文网.T#[ `E,h3]_
      1.2.1  BMI 中国论文网)`:jK7{1\
    中国论文网;MWR0W1F*`_ i_#v
      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质指数的诊断标准〔6〕,BMI<18.5为消瘦,18.5≤BMI<24为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本文将BMI≥24的统称为超重。
    0q/X1KvI*l*]7a0
    !d!o:Q|(B0  1.2.2  血压
    @8k6w [ D~!B1p0
    tb7_ ]3d#h0  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前统一校正。测量方法为:坐位休息5 min,测量右上肢血压。测量时间为每日上午7:00~9:00。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具有高血压病史或近2 w内服用降压药物者,均为高血压〔7〕。高血压亚型定义〔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SBP≥140 mmHg并DBP<90 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 mmHg而DBP≥90 mmHg;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SBP≥140 mmHg并DBP≥90 mmHg。中国论文网N ]7eSh9P D al;w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A0IwB5G$z,^0  1.3  统计学方法
    7GV*C rk TZi*\ pv2tR0
    1m)Yn_Tj!\*E0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中国论文网&g f8AUZzwG&[

    QvD];g#@0  2  结果
    ~"lQFz.[ L0中国论文网2NcPM.kV1Kw
      2.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MI情况  消瘦人群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在70岁以后上升更明显(P<0.05)。超重人群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在70岁之前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在70岁之后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并且,男性仅在超重比例下降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与总人群在超重比例上升与下降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BMI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的趋势与合计组趋势一致。见表1。表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MI与高血压情况(略)
    9Q!g4a"Afv$@r0
    x&J-WB.A.j X;u0  2.2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高血压情况
    $W8WF)b'?Vc,G0
    ^X@4]e0  该人群高血压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60~69岁时上升最明显(P<0.0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80岁以上最高,其次为60~69岁。女性在80岁之前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但是在8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下降。中国论文网I?lBu\/n
    2.3  不同年龄、BMI与SBP、DBP水平的关系
    Q_4ny"tl0
    ~!zhyO}N0  SBP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不同BMI组别均表现相同趋势;消瘦组、超重组及总人群在80岁以后的升高趋势变缓(P>0.05)。DBP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消瘦组在80岁后下降,正常组、超重组及总人群在70岁后即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正常组及总人群组的上述升高表现,以及消瘦组、超重组和总人群组的上述下降变化显著(P<0.05)。SBP与DBP水平值,不论在哪一年龄组,均随着 BMI的升高而逐渐上升;其中,BMI正常组在70岁前的SBP升高变化较消瘦组明显(P<0.05);超重组在80岁前的SBP、DBP升高变化均较正常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年龄、BMI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关系(略)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C qDzw'Lw3j'nRp@0
    (drC3{/j ]C(Hu)nz0  2.4  不同性别、BMI、年龄与高血压亚型的关系  按本体检记录的实际血压测量值分别归入相应的ISH、IDH、SDH三种高血压亚型组进行统计分析(剔除具有高血压病史或近2 w内服用降压药物但本次测量血压正常病例)。随BMI上升,ISH患病率(除外男性超重组)、IDH患病率(除外女性超重组)和SDH患病率均逐渐上升。男性与女性相比,在各相同BMI层面,ISH和IDH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而SDH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IS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在80岁以上上升明显(P<0.05),女性在60岁以上上升明显(P<0.05)。IDH与SD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是SDH患病率在女性及男女合计的60~69岁最高。男性与女性相比,各年龄段的ISH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而IDH与SDH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见表3。表3  性别、BMI、年龄与血压亚型的关系(略)中国论文网"z~-QRr%?.Y!d
    中国论文网 T2W0y ])Hs-l7?4G
      3  讨论
    w6C#P8NX)fK!D0J0
    M.H"ZE'pKe'F0  本文结果显示,苏州市区退休人群的总体BMI情况与刘弘〔9〕等研究结果一致。按每10岁年龄分段, BMI均值显示先升后降趋势,在60~69岁段的BMI均值最高;消瘦人群随年龄逐渐增长,超重人群在70岁后呈现下降。结果提示,通过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以达到控制BMI、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在老年人实际运用时要注意体重控制的重点年龄段应在70岁前(尤其是60~69岁段);同时也提示,老年人还应当注意身体消瘦情况的发生和危害(尤其在70岁后),其发生与消化代谢功能的增龄性下降及相关疾病有关,但也不能忽视老年人营养不良以及消瘦,同样也是影响健康、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的不良因素之一。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N RSO$`?|T2S
       中国论文网dwiJ@2Dj E
      苏州市区退休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70.45%,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但其发病高峰年龄段男女略有不同。其中,SBP随增龄持续升高,DBP随增龄的升高趋势在70岁后变缓及下降。SBP及DBP水平与BMI的关系,不论在何年龄段,均显示出随BMI增加而略升高现象。自知有高血压病史并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的患者仅占26.67%,与戴志红〔10〕等研究结果类似。这表明退休人群高血压的高患病率,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不够,服药控制水平较低。结果提示,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尤其应当注重老年人高血压高发年龄段的血压普查、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和控制血压达标。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不足,是目前苏州地区保障老年人免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威胁的主要障碍。
    +rxaq:F3y0   中国论文网+g6OR\;_#_$x^
      高血压亚型与年龄、BMI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ISH患病率和IDH、SDH患病率与增龄的关系呈相反趋势,但均随BMI升高而上升。男女性别的高血压亚型患病率差异,与黄建凤〔11〕、王岩〔12〕等报道结果一致。增龄性ISH水平明显增高的女性表现特征,可能是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降低与脂肪细胞堆积效应的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综上提示,血压水平增高(不管何型)均与BMI水平增长有一定关系,而ISH患病率与增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并且随着增龄性动脉硬化的进展及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下降,IDH及SDH患病率表现出随增龄而下降趋势,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应同时关注SBP和DBP水平,尤其是不能单一注重降低SBP而导致DBP过低,可能会造成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血栓性病变和体位性低血压及跌倒等诸多危害;同时,女性ISH患病率在相同年龄段及BMI水平均显示出高于男性水平,为女性老年高血压的特征,提示应当关注女性老年性ISH的防治。
    *Vg&|@!X`tz0
    7F x%^K%C ^a6?0【参考文献】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V ` i J(c1OJoO
        1 许长禄,孙兆青,郑黎强,等.辽宁阜新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1):1112?4.
    Z H[w#^"g|/cy0中国论文网|W? x3c3b1qhW
      2 施凤双,林 梅.湖州地区中老年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6(9):29?30.中国论文网KN.f;Gho~N,G/z

    'IF8XTX2R0  3 李 园,翟凤英,王惠君,等.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关系的四年随访研究〔J〕.卫生研究,2007;36(4):478?80.中国论文网8iP;?,pd_T%Vz

    'Izh K(\'@p0  4 向泽林,赵景波,许加亮,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及三者对高血压、高血糖的预测价值〔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3):207?10.
    /RS-D#V'z6A6LF0
    nBqF| v#a Y0  5 王和平,罗 芸,王晓东.湖北省成年人(40岁~69岁)BMI、WHR和高血压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4):624?7.
    "QDD:u2r&W0
    h6K@ ~a_4_Oi0  6 周非凡〔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中国论文网^+|p2dJQ-x

    3dM F"F EK0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6.
    E;Gz z lgd0
    YjH9N5N \2MQ;b0  8 Franklin SS,Jaeobs MJ,Wong ND,et al.Predominance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US hypertensives(NHANES)Ⅲ〔J〕.Hypertension,2001;37(3):869?74.中国论文网v#w`:d2J[Ws+[_u

    !@&fV0j%W)F L(cR yB0  9 刘 弘,郭红卫,高围溦.上海市老年人营养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11):536?8.中国论文网Q U v6f$W AO{
    中国论文网*`*W*iw:MFlL?VL
      10 戴志红,钱 晋.上海市奉贤庄行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2009;8(3):185?6.中国论文网r&D B:}R(@&A
    中国论文网Iwr^fL x
      11 黄建凤,顾东风,宿少勇.我国成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7?10.
    @d,W/~#UW0
    }/h_ }FAL:G$L0  12 王 岩,黄久仪,詹 青,等.上海市南汇区中年居民BMI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2):137?40.

    8W a$d)A kM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