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用乐学思想打造兴趣语文

    2014年4月09日 08:39 作者:王喆
    用乐学思想打造兴趣语文
    ^sq U&iX0王喆 吉林师范大学
    ^{wGVi+~0摘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课上不爱学,课下不重视,甚至有些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上做其他中国论文网/c2r4n%^]V-~Q1[Q"g
    学科的习题,这种种现象让人感到困惑,语文学习缘何会处于这样的境地,语文学习为什么会让学生如此的漠视。语文,不仅仅在教中国论文网I On1l-A._
    育中起到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作用,更是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层次,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能将乐学
    `3XS8lZ%jY$a8pw0思想引入到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智慧和快乐,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将非常有益。中国论文网C ~4B I$z L(z.Yn:hB
    关键词:乐学;学习兴趣;乐教
    xMM2?]|&T*d.{0一、追溯乐学思想的起源中国论文网7c^;jk&? a
    在中国,乐学思想古已有之。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论
    +T&CFs3m6R c0语》开篇就谈到了乐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明确的指出中国论文网?yC l[
    学习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0}|j/C\ p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治学思想,孔子认为,缺乏情感因素激励中国论文网Y"q1n n2o"a
    的知学者,不如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好学者和乐学者;好学者和中国论文网Ye8eU]0o
    乐学者之间还存在差距,乐学在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方面比好学中国论文网`4Y#jv\^}
    更胜一筹。学生在乐学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被激发起求知的欲
    st\Fd0望和积极的情绪,而这种感受又能促进学生继续学习,实现良性
    l;v9U.S4z G!} ~0循环。在国外,乐学的思想也受到同样的重视。从古希腊苏格拉
    .Yr,d#Iwy.]0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教育实践中,“乐学”思想已经萌芽。著
    f*{~g k1{;C P K0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对于乐学也进行过较为全面的论述,他提出中国论文网3Rb}6w5B
    学校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应该使学生被一种不可抵抗的中国论文网A0k)A*lg
    吸引力引诱着去学习,创设学习者身心愉悦的环境,变苦学为乐中国论文网V7Fy3L+U8s'i`
    学。管窥古今中外的乐学思想,我们发现这些理论犹如珍宝,至
    I CJv,E,L9^0今仍然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乐学思想引
    x1Ut_X$l3yW)x&`]0入到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将非常有益。中国论文网7?Gw@cH?&n
    二、学生缘何不“乐学”
    Z{ cR4@Q-c0(一)教师围绕课本不展开不深入中国论文网8i5n \2d5\1P
    语文教师们常说:“讲一节语文课容易,讲好一节语文课是
    $i]7f:b)ov1Z;NWC0非常难的”。语文教学究竟难在哪?语文课难讲,源于它的综合
    hI%B1WMV0性,它所涉及的是生活的点滴,有历史有人文有情感等等,要想中国论文网8n [!YE?pK
    讲好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苏霍姆
    sJ2}y+~i5Do0林斯基曾经记载过一件事:一位教师教学 30 余年,期间他上了
    Ma0} ivtID;l:Z0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有人问这位老师准备这堂公开课用了多
    )]:AMa7D$E0少时间,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是一辈子。”一辈子和终生备
    3g-d7Fez C|g0课,说明这位教师在教学中长期积累,精益求精可贵精神,所以中国论文网aL5Z0KNq)G$xD&Lw
    他的课成功是用心钻研和勤奋储备的必然结果。为了学生获得一
    s6R\bYD,c0碗水教师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心力准备一桶水,这就是作为一名语中国论文网:xP~"`7_f\
    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中国论文网7XE9l/Emwt7a
    储备就不能对教材和知识熟练把握,更加不可能将知识再加工赋
    \ ]zgud*E0予新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中国论文网V(u2U/W2Ch8P}
    (二)学生被动学习不思考不感受中国论文网Y*c A3Mj5tC
    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从来不是单纯依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需
    p+qq~'bX BH lA])D0要学生在课堂和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语文,和其他学科
    8TR e0p5k:j:w0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工夫在课外工夫在平时。教师在授课后学中国论文网T0@m3e xC hI;]
    生觉得语文学习也就此结束,不会再去耗费时间复习和思考,更
    L0Exf \_xj0加不会主动去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知识就这样凝固短短的四
    J{v`g0十五分钟之内再无延伸,不能不说这对于语文学习是一种巨大的中国论文网hjc#z[4x*H
    损失。语文课堂,可以是温暖的,动人的,伤感的,充满想象的,
    6j$b jA%g8G.}'f*l9T0唯独不该是机械的和被动的。教师应该结合自己人生的感悟去讲中国论文网(`KI,T-z
    述,可以带给学生对于生命的领悟,对于生活的向往,所以语文中国论文网\)|(zY0q;hJ \[
    学习更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心的体会和再次深入学习,在课堂短短
    'g*yz^s7p#O2~;a0的四十五分钟之内,只能去吸收精华对于细节和外延就需要在课
    0et M3y4F*Ax0后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
    s"rJ }in%j1v/J0三、如何让学生乐学语文中国论文网C TF3hZ
    (一)正确处理乐教与乐学的关系
    3f5GkA3vT0一个学生在课堂所感知的快乐和幸福最大程度来自于授课
    ;NE#_-g5Ak0的教师,因为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具有中国论文网^ N$\-{&h&q+L
    移情作用,没有教师快乐的教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快乐的学。
    -aW d fKG_QoP0在乐教问题上,教师要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幸福观,提升自己的幸中国论文网L+Ww1su9k/D
    福的品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了一位明媚的教中国论文网%c&p5en d"g
    师相信课堂上也会多一抹阳光。有教师幸福的教也会有学生幸福
    `W#~V;hI[0的学,学习主体对于知识的接纳和感受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C}.g @,eTN o3o0从学生主体出发,创造一种相互尊重、充分合作、愉快互动的教
    *Hy iN2G0学模式,让学生学的有味、有得,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学语
    6A'YJ*a*|xp0文。所以充分的重视乐教的前提才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的良好开中国论文网+nd4}8kV yZ,C z J?u
    始。中国论文网)P^ Q{ Ah6NVR'k
    (二)正确认识乐学与苦学的关系
    3eH|![i;`G]0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中国论文网;O3Vc.k1o)I
    今人们将勤与苦作为衡量读书人意志和品质的标尺。单纯从学习中国论文网 d3bf8jV
    态度出发,勤与苦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习之路不能一味求苦。
    6b)L"D d i0改变一个苦字就需要变换一种学习态度,一种方法,构建一种新中国论文网Xg'dr a
    的一种学习情景。乐学则是希望学生以学为乐,越学越爱,产生
    *aJ(t-] x*]S(F0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这种良性的循环激发的不仅仅是学习兴趣中国论文网P1d3W7?E-T6t
    还有开启以后人生智慧的金钥匙。让学生爱上语文,要让学生对中国论文网5Wpu8c MxU3b
    语文产生兴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留太多冗长复
    T,W4S$M*]"f}0杂的作业,相对还是轻松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中国论文网{)S&Z4P~8jL$b
    延伸,多谈多讲学生感兴趣关注度高的和社会紧密相关的知识,中国论文网.cm)Y&LEv+q
    将这些串入语文教学中,学生也会感到语文的学习是贴近生活
    CF#Gf[~r0的,有滋有味的。
    #bv,c ~6e{6h/]0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中国论文网d%c*ow0RZ#TJ[
    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而乐学思想就是让学生自己
    *h/xM1sx(C{%joZ0走进兴趣的大门,喜欢学自主学,不仅增长智慧丰富知识更加锻
    1H2\vgg_ n v&lY0炼学生自己动脑思索的能力。所以将乐学的思想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国论文网#B A9uy$^'A M
    中是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中国论文网M2ED^5z5Hj6S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CCC{ b A9ih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论文网k%Rdf8uBx
    [2]吴兆基编译.论语.三秦出版社.中国论文网^*M5` U%U f2\
    [3]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论文网@+u9bv0p5|t
    [4]马荣华.孔子乐教乐学思想在现代的和谐运用.科教园地.
    lEtJXw\HS0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 X%q-i n@ EM
    王喆,女,1986年出生,汉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