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论新课程理念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18年1月09日 13:47 作者:王宝志

    摘要:如今,高中新课程已经在各地予以实施,而对于高中重点科目的数学也需要在适应新课改的前提下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改变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在课堂之中得到实践与探索。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思考与探索,认为“情境导入、诱导启发、变式探究、反思提高”是值得高中数学教学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有效运用,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一定的良好效果。

    d0z8m,[ c(N_,X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情境导入;诱导启发;变式探究;反思提高中国论文网{R5d,ZThc.g

    新课改的最基本理念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快乐的汲取知识,而新课改正处于起始阶段,如何更好的使得高中数学课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有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一点自己的经验,希望能与同行们分享,共同探索高中数学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中国论文网*h/}Fq4eF;a(z'?

    一、情境导入中国论文网0u_ e*q a8VL'bs _

    情境导入是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创新有趣、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情趣浓厚的学习才能产生一定的良好效果。中国论文网!c,JCRi;d

    具体创造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联系实际、典型实验、故事传说、学科联系等等。新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学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教学的形式,一个好的形式能够增强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譬如在教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周期性”之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首先,你们注意过机械手表上分针端点的运动迹象么?你们知道如何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么?其次,演示上节课通过正弦线画正弦函数图像,并将函数图像继续延伸,展示正弦函数的多个周期图像。前一种情境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自然和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引入课程,第二种设计是利用上节课正弦线画正弦函数图像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图像之特征。中国论文网%q5Z:b3D*[)Z-I

    二、启发诱导

    1C'NEpd)I e5kK0

    所谓诱导启发就是通过一个案例逐渐启发学生运用新的思维或者方法去自己探索和学习,即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当学生出一种好奇的心理,急切的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式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就是所谓的“愤”,而教师又能够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好的思考解决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启”。这里面讲的意思就是教师能够在学生对于一个知识产生好奇心,处于亟待解决的矛盾心理的时候予以启发诱导,让学生们更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7H"G9x `N!WqHbL0

    例如对于数列一章,有一种能够满足递推关系an+1=pan+q(p,q是常数,且p不等于1,q不等于0)的数列,即非等差也非等比数列,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将其分为几个小问题启发学生:

    }q F]vT+Sy.J0

    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能项公式如何?怎样用递推式表示?中国论文网T^D%|-@v9?7W

    ②已知a1=2,an+1=2an,谁能求通项?中国论文网2g)dr~ vO1t!T

    ③已知a1=2,an+1-1=2(an-1), 求通项?中国论文网rK.K'x%GN+H~

    ④已知a1=2, an+1=2an-1, 求通项?中国论文网 S&|]+Xq/IIT

    ⑤已知a1=2, an+1=3an+1, 求通项?

    Mq#U!s`@3^{ Ex.{K0

    三、变式探究中国论文网j0H pM0J3r6}-YCp;L

    所谓的变式就是对同一事物非本质特征的一种变幻形式。这种变换形式就是对同一事物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表现,让人们能够更为客观的对这样一种事物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而在数学教学当中,变换的方式是经常需要用到的,它能够改变一些陈旧的方式,力求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变式是一种变化,它主要发生在同一概念当中,,是相对于正例概念而言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形式方面的变化,是对一个概念或者内容的外在变化。变式探究主要是教师们对一些数学的概念、例题等等不断变化和改变呈现的方式,借此来引导学生们对于一个问题的分析、观察、研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能够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对于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比如对于“一动圆M与圆 :A外切,与圆B内切,求动圆M圆心M的轨迹方程。”一题,在讲解之后,可将此题目变为:

    ]m A`,b:xdI O0

    ①已知圆A与圆B,若动圆M同时与圆A和圆B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什么?

    +^8twm@g {q2]2k0

    ②已知圆A与圆B, 若动圆M同时与圆A和圆B相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什么?

    Px.Y\ IW~0

    ③已知圆A与圆B, 若动圆M与圆A和圆B一个内切,一个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又是什么?

    2R-e+T'l}v9hn0

    对于①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定义法求轨迹的过程;对于③则是为了使得学生进一步熟悉定义法的原则,这种变式转换是通过常规题来进行探索,对学生来说既有兴趣也有挑战性。中国论文网9Uf`@oPS:Z+QY/k sq:^

    四、反思提高

    I~~g0|8w0

    “反思提高”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一定的总结思考,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优点,并富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缺点进行改正,找到更为合适的方式或者方法。此外,“反思提高”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进行提拔,引发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者知识点的不断深入思考,不断研究分析,积极培养他们探索的能力。中国论文网6P)sOk"O!ObD's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应该是多元的,互动的,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积极的总结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或方法来达到这样的效果。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之下,新课改的高中数学教学一定会买上一个新台阶。

    3z!\#Y%n-bI-g%B1D w0

    参考文献:

    !X&Q6^,|};_s O0

    [1]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中国论文网'L]+o5]^^I
        [2]
    刘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wFv TG0     [3]
    马延宏.高等职业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3,(04)
    ?:l0w.fh w&i2j4T5b"j0     [4]
    徐西林.提升成人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教学策略[J].成人高教学刊,2005,(03)
    中国论文网2qU!x4f vU$?Bd&^

     

    +H'c{q|O iK6b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