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思维点拨
2013年11月20日 10:18 作者:郑志芳
语文课堂的思维点拨
郑志芳
(九江外国语学校,江西 九江 332000)
摘 要: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与各学科均有联系,丰富精彩的内容往往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语文课堂本应当是个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们也都在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现在的语文课中,总是出现许许多多的新颖的展示形式,教师们可谓煞费苦心,然而教学的效果却总有优劣之分。有的语文课堂活泼、自由,学生活跃,教师轻松,气氛融洽;而有的课堂却沉闷、压抑,学生胆怯,教师焦虑,人人如履薄冰。为什么付出的努力却有大相径庭的效果?我认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关键应在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维点拨;思维拓展首先,教师们应针对教材精心设计“争鸣式”问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与教师、作者之间产生摩擦与碰撞,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指导学生去寻找问题、发现疑惑,再通过课堂争论的方式,多角度地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设疑、议疑、析疑、解疑。此中的难点是学生如何愿意去主动去寻找并发现课文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在提问之前,最好先引导学生自己找寻疑惑或是文章的关键,指导学生设计问题,可从文章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语言修辞、主旨内涵风格特色等多种角度着手。让学生明白,哪怕是最细小的、看似不值一提的问题,也可能有其价值所在,让学生乐于去研究文本,探寻文本的价值。对寻找到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应给予热情的鼓励,调动学生“挑刺”的积极性,做到以“挑刺”为乐,要相信学生的眼光,他们的发现一定能让你大开眼界。另外,教师也要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前提下,抓住重点,设计有可争论之处的问题和值得争论的问题。根据教材特点设计问题,如从作品的空白处、模糊处或矛盾处设疑,一般这些地方学生比较容易忽视,而它往往含蓄的信息比较多,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很大。这样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之余很有效地查漏补缺,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