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质量评估实证研究在中国——一项基于口译质量评估实证性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
2018年6月29日 12:44 作者:黄靓【摘要】本文以15年来发表于国内与翻译学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上的口译质量评估论文为依据,考察口译质量评估实证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对目标文献逐一分析,文章指出国内口译质量评估实证性研究的特点为:注重与口译教学互动, 注重与口译使用者的互动,实验操作趋于科学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验性研究数量过少,实验设计欠完善,研究对象太单一。
【关键词】口译质量评估实证性研究;文献计量研究;特点;问题
1.引言
口译的质量评估一直是困扰译界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迅猛发展,口译活动日益职业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外的交流日趋频繁, 也带动了国内口译活动及其研究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口译实践、培训质量的科学界定与客观评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学术性翻译杂志上看到口译研究的文章。但是却很少看到关于口译质量评估的文章。即便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期, 然而大都只是基于译员的经验而进行的一些对个人口译实践的反思。应当说中国译界是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的。
2. 口译质量评估的定义
2.1口译质量评估
一般指对口译活动质量高低、优劣的衡量。然而构成翻译质量的成分很复杂, 既指译语产出、传输的质量,也包括现场的公众反映及由此达成的交际效果。且不同的评估目的、评估模式还会改变评估的成分比例,使“翻译质量”或专指译员的翻译能力, 或倾向公众对服务的反馈,或两者兼备。
2.2质量评估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