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理工论文
  • 浅谈地质填图方法

    2014年5月06日 10:32 作者:吴博洋
    浅谈地质填图方法中国论文网/I$_zD,Di0dA3I
    吴博洋中国论文网#{(y#@T/j~[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 辽宁丹东 118008 )中国论文网{O"k~?n%?
    [摘 要]地质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现将地质填图的中国论文网 A d7i,wNI
    方法及一些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中国论文网!UO/W H@u'_(G.u7Y
    [关键词]地质填图 填图方法 地理底图
    1GdVN!^c0前言:地质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中国论文网1iQ"V`D%S)D1M
    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现将地质填图的
    plIq_Nv~0方法及一些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Q[e-~9J6Qu&Q*n01、一般程序
    LQ"AS h8{Z0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开
    8NesR ^0M N\0展正式填图工作。中国论文网A7y's:{K1ON0{
    2、基本方法
    'tk R{Mf+^0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中国论文网5G X(Ho J#X
    1:50000和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
    +_Nt.]9trr+tZ0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
    _{%M(R{%|nLE3r ?0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
    .YW~l~+a#LT7VCi0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
    Y v1OG0M#D V0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中国论文网]3M$w;d|$Kc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中国论文网8s2^ |X7t+f)z%{
    (1)、地质观测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
    :wj(k2Y;q$H0则;中国论文网 tgg3rq*L)B*t
    (2)、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中国论文网&c4JeHQ5u
    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
    Sw0RIf](r0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中国论文网3P|8AIJj
    (3)、 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
    $\ V3W~%Ab N}0地质点数的 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中国论文网0Sb!W\ ^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中国论文网 o&q;}K8f.c+`fr.q
    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 亦可)。
    o!o^ |;D@F03、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A%T{"i+s3K"sa+{0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中国论文网f[ U-A3L%Or
    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原始资料,切中国论文网&Lu,ts{[
    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的观察记录重点应该
    si1bz5?g4Pl?8e0各有侧重。中国论文网 R'S*n.lI}(t#r
    (1 )、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
    r|)a#dO q$h0①、沉积岩: 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
    GNr+h#iRV8d0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
    g9?-t?f+j A6S F0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3OI2f0m }H B/gF"O0②、变质岩: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中国论文网'j&c ]QC;?O9~
    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中国论文网8N3Y*c+r1p
    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中国论文网,xDQ iH$ix
    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中国论文网,[EK8K2p(?n!W J
    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中国论文网 l!b(br;Sli`:R?a P
    ③、侵入岩: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矿
    LgRN0l0物结构特征等。其中在描述矿物结构特征时,应先描述主要矿物,然后描述次要中国论文网%_$\4jN^ fl
    矿物,最后再描述副矿物。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要记录接触的性质、类型及产
    L(e f;~RG7u0状。中国论文网"l8\-_&ny
    (2 )、记录格式
    6w%\mR$Hr2IO0①点号;②位置;③点性;④地质描述
    *A6~5@*F3~K7Q@8j)_0a、岩性: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地层产状中国论文网{w3sE6C
    等;b、 构造:产状、规模、形态及其控矿作用;分布规律、断层性质等;c、矿化及中国论文网[ n0\"n g$^2q
    矿产特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含量等);d、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
    *AB7^&j$T,_?0围岩关系等;e、样品:编号、岩性、位置;f、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中国论文网%n4Nif1GP#ho z6\
    4、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S"@%Rr K$[#G0(1 )、地质观测研究程度中国论文网dk a&V1sS w9Zj
    ①、搞清矿区的地层层序及分布、分层标准(以实测剖面为基础)。在“段”的
    hH~{.F(Kz/b0基础上,一般应按岩性细分至层。具有填图意义的最小岩石(层)单位都需填制。中国论文网7ivW8PjWU
    矿体(层)、标志层及对找矿有意义的地层单位,如果在图上小于1毫米时,应扩
    aq YJ/zk1r H0大表示。不同变质岩相带与地层单位应分别以不同界线和不同图例表示。中国论文网 w)w8W n+k
    ②、搞清矿区各种主要构造类型的性质及产状,特别要详细研究矿区导矿、中国论文网1[P9zJPq
    控矿及容矿构造,并查明其性质、序次及产状要素。查明后期构造对矿体的破坏中国论文网%F"^0l*lIj l
    作用及破坏程度。
    4t0yxf B;E0③、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形状、产状和规中国论文网Ia!BF1H1R o
    模,查明蚀变带的分带情况;对预期有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进行检查了解,提
    GD1@3@+Pq#Qs[0出概略的品位参数 。
    r"jY ?pZ0④、搞清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和成中国论文网!S n5_J,di2}&@u!{
    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研究可能存在有隐伏岩体和矿体的地段,指
    5MS c"g |rT0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中国论文网*g fD4?f{ ]H
    ⑤、对区内发现的其它矿床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检查评价。
    &]~*w9pd8E7e7P4X0⑥、查明矿区物化探特征,并做放射性检查。
    L?vq,{3T{0(2 )、精度要求中国论文网b3lvgqT]
    ①、地质体标绘精度:在地质图上原则上填绘相应比例尺图面上直径大于中国论文网.nv(Da.a!l7n(d
    2毫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线状地质体。对于有特中国论文网}3I m$FJ(K
    殊意义的地质体,可按相应比例尺夸大表示在图上,并应真正反映其平面形态
    P;z*~u8g(U{7[0和产状。
    "jY3ne*R7Bb0②、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毫米。中国论文网z Ct0x n
    ③、观测点密度中国论文网wYbq$I"x
    a、构造简单:1:10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100—200m,每平方中国论文网[5R7N#ck-m5ZR7bv+S
    公里观测点个数为40左右;1:5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50—100m,
    $oq aM3i p0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80左右;1:2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20—中国论文网8Y N%?Vd[,}h qR
    50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160左右;1:1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中国论文网]l!v jH&y
    在10—25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320左右。中国论文网?$JC'zkBV} ^#[
    b、构造中等:1:10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100—200m,每平方
    %C8L a0oE)Q0公里观测点个数为60左右;1:5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50—100m,
    W#D-cl:l9N:@'J0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120左右;1:2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20—中国论文网:lX.Vpw3r,_7~ x?
    50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240左右;1:1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中国论文网'X6z b?u
    在10—25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480左右。中国论文网W/ikX3kY&h
    c、构造复杂:1:10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100—200m,每平方
    T8\w@.q3xB,s0公里观测点个数为80左右;1:5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50—100m,
    K!\g)K0PxbC$tV0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150左右;1:2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在20—中国论文网a'X/n6T0Q
    50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300左右;1:1000比例尺填图时,地质观测点距中国论文网y?~"rj,}(E%q-?:A
    在10—25m,每平方公里观测点个数为600左右。中国论文网Y{a7}&AI5aK ~J
    5、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4I9_s6fz3Tp C0(1)、 必须现场及时连图,不允许在室内回忆勾绘。
    _D+b`Hm0(2)、 注意地形与地质中国论文网Y xc&a2I
    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中国论文网'c+l9]$u b He
    (3)、 注意标志层的选择。
    &G1pl0q,EL'jP0(4)、 连图时要有地层的概
    r!Wr e q|m y0念。中国论文网ha%f1K(^THANs
    (5)、连接断层要注意序次。
    t#yNL_N"OJ0(6)、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断层
    G4wG0~c @4V#h0对接,而要按实际情况勾划。 (7)、花岗岩按单元勾图,复式岩体要圈出不
    \5w1kGT0同脉动次形成的岩体界线。 (8)、 大构造线在大面积内易查明,小面积中不易中国论文网 v1H#R%wh^"kU5t'd
    查明,它们往往是由若干小断层或裂隙组成的大断裂,要注意研究。
    ?8wOB4i9?%T6xG9W0(9)、 连图中国论文网 R:jK4m C P
    时不能仅凭一点之见,要联系的看问题,要有整体概念。
    0m5^9L;qy0(10)、界线不清或呈过中国论文网/A`Xk8p8eGw
    渡关系,缺乏截然界线时,在野外要力求将界线通过部位压缩到最小范围,并结中国论文网j#@ghWS4^u)k
    合岩矿鉴定及化验成果,进行确定。中国论文网7]w$g^-OD1al(u3Z@
    6、室内整理工作中国论文网W*d\4QMCa
    (1)、整理各类标本、样品,并及时登记送样。中国论文网#hec B6G6ZG ove
    (2)、检查素描图,按规定填绘花纹图例和各种代号注记,发现问题及时检
    }4GH$\Z^H7u,p0查校对。经检查修改后进行着墨。
    6LV;\aU \z3Z%Lk0(3)、文图对照,核对野外记录和图件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均需回到现场
    2z(Cu N _1t0查实、校正,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臆断修改原始编录,不允许涂抹或擦掉,只能进
    ;X Q x'So qk6SiK0行批注、补充,切忌文图不相吻合。中国论文网.Rx LKo*J/t
    (4)、为了随时进行综合研究,除利用实测剖面外;必要时可以图切剖面(适中国论文网v@MLqD2b
    用于中小比例尺)。
    X(xT"k_0(5)、认真整理野外草图,清绘野外地质清图。
    J@ vy)Y+u0(6)、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野外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提交中国论文网,veb+i Jp.n'u
    文字总结。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