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紧缩词概念合成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2015年11月24日 10:15 作者:曹晓燕
    紧缩词概念合成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曹晓燕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出现,新的词语也随之层 出不穷。其中,紧缩词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新词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紧缩词的类型,用概念合成理论来解释紧缩词的构成这种语言现象,并且从语
    义学角度对此类英汉紧缩词进行语义建构探讨。这一语言现象并不是两个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和静态结合,而是两个概念的动
    态结合,其意义有着复杂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 紧缩词 ;  概念合成 ;  认知语义学
    1.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词比比皆是,其中以紧缩
    词最为常见。这类词以其简洁生动、准确创新而备受青睐。
    它们在形式上非常简单,但有着特别复杂的意义建构过程。
    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 G. Fauconnier 在 80 年代中期提出了心
    里空间理论,试图展现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模式。心理空间
    理论在Fauconnier 和另一著名语言学家 M. Turner 以及其它
    语言学家们的探索研究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到 90 年代中期形
    成概念整合理论。这篇文章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
    成理论分析紧缩词这类合成词的语义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
    说明旧的概念在认知过程中以动态整合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新
    概念以表达新的思想、催发新的观点。
    2.概念合成理论
    2.1 心里空间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 Gilles Fauconnier 在
    其著作《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中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
    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系统地考察了
    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其目的
    是解释语言现象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这一理论认为,词语并不
    直接指称实物本身,而是词语提供的语言信息促使说话人在
    指称结构中建立相应成分来对应世界上的实体(Fauconnier
    1994)。(陆佳英,肖运初 2006)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
    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信息概念包
    (conceptual packet) 。一个心理空间部分地包含了说话人所感
    知、记忆和想象场景中的实体和关系。心理空间包括表征话
    语实体的成分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框架,说话人构建心理空间
    是为了把话语引起的信息分隔成一系列简单的认知模式,空
    间之间的连接显示了两个空间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复杂的
    场景可由一系列心理空间和其之间的连接表现出来。心理空
    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
    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
    2.2 概念合成理论
    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 和 Mark Turner
    (1998)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
    的认知模式----概念合成 (conceptual blending )。所谓的概念
    整合是指对两个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
    意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复合概念结构(张云秋,王馥芳
    2003),其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
    整合成新的空间。它的典型特征是采用四个空间模式:其中
    两个称为输入空间(input spaces); 另外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代表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概念结构,这是两个输入空
    间所共享的更抽象的空间;第四个空间是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概念在这里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结构和新概念。
    2.3 概念合成的过程
    概念合成包括三个过程:组合(composition),完善
    (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过程。组合过程比较直
    接,即已有的概念从两个输入空间进入合成空间,融合两个
    源空间的成分。完善过程则是进入合成空间的成分根据特定
    的语言环境和认知背景形成新的独创概念。新概念与环境和
    现存的合成空间相互作用,达到理解此概念的目的,这就是
    最后的扩展过程。经过这三个过程,旧的概念形成新的概念,
    一方面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语言,增强
    语言的创造性,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概念合成理论在分析紧缩词意义中的应用
    3.1 紧缩词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青睐简洁明了的表
    达方式。近年来,紧缩词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顾名思义,紧缩词是指那些由两个词、复合词或词组简略一
    部分,紧缩后构成的词。汉语通常用压缩语素法来构成紧缩
    词,如:博导、劳保、劳模、私企、外企、公关、娱记、影视、
    超市、计生办等。英语中,紧缩词主要有两种构成方法:
    (1) 第一个词的词首和第二个词的词尾合并,如:
    coopetition(合作竞争) =cooperative + competition ,motel(汽
    车旅馆)=motor + hotel, brunch(早午餐)=breakfast + lunch
    等。
    (2) 两个词相同的部分省略合成一个新词,如:modem(调
    制解调器/ 猫)=modulator + demodulator,smog(烟雾)=smoke + fog,codec (编译码器) =coder + decoder 等。
    另外还有几种构成方法:
    (1) 一个单词加另一个词的后部分 radiogram(无线电报)
    = radio + telegram, netizen(网民)= net + citizen
    (2) 一 个 词 的 前 部 分 加 另 一 个 词 email( 电 子 邮
    件)=electronic + mail,autoindustry(汽车工业) = automobile +
    industry
    (3) 两个词的词首部分组合 telex(用户电报) = teleprinter
    + exchange,
    gox(气态氧) = gaseous + oxygen (张丽娟,张宏萍 2003)
    3.2 紧缩词的概念合成
    如前所述,概念合成理论包括建立心里空间网络,其拥
    有四个相互映现的心里空间。所谓映现,就是一个空间里的
    存在物与另一个空间里的存在物对应起来。这四个空间包括
    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概念合成经
    过三个过程:组合,完善和扩展过程。下面以紧缩词 email
    为例来阐述紧缩词的概念合成和空间整合过程。Email(电子
    邮件)是由 electronic(电子的)和 mail(邮件)这两个词紧缩成分
    后合并而成的。这里的一个输入空间是由“邮件”激发的传
    统信件邮递空间,包括邮递员,邮政编码,交通运输系统,邮
    箱,写信人,收信人等;另一个输入空间是由“电子”激发
    的现代网络传输空间,包括电脑,网址,网络传输,信息内容,
    发出信息者,收到信息者等。因此在类属空间中就形成这样
    一幅情景:一个人写下了他想说的话并借助一种方式把写下
    的这些内容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这就形成了两个输入空间所
    共享的类属空间。合成空间则通过结合两个空间输入的因素
    形成独创内容。在合成空间中,各种输入内容在一个人身上
    融合起来,即他要通过电子网络来达到传递信件的目的,这
    被称为“组合”过程。在接下来的“完善”过程中,这些内
    容激活了长期储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关于邮件的信息模式,电
    子传输网络被赋予传统邮件的特征,相关的模式框架不断填
    充在合成空间中。最后,在“扩展”过程中,丰富的想像力
    以及我们的认知背景帮助我们更加确切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意
    义。这样,意义建构过程完成,新的概念就产生了。
    4.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汉紧缩词
    概念合成理论指出概念合成并不是词语语义简单组合而
    成的,而是涉及词语表达所激活的框架内容(Fauconnier &
    Mark 1998)。比如就紧缩词而言,一个紧缩词中激活了它所
    包含的两个或几个词的框架内容,并且形成了新的框架结构。
    而这些概念结构所激活的框架内容可以扩展并围绕中心概念
    展开联想,中心概念根据不同的语境与不同的词语搭配,激活
    不同的框架内容,从而在合成空间中被激活的模式不断完善,
    出现了源输入空间中所没有的结构联系,形成了更加丰富的
    概念结构。这样,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认知范围也相应扩
    大。例如,劳保是劳动保障的紧缩形式,这个概念结构可以
    扩展出更多的新的概念结构如劳模,劳改。国企,私企,外
    企也是概念结构扩展的典型例子。
    英语紧缩词也是一样。以“Chinglish”为例,Chinglish 意
    为汉式英语,是 Chinese 和 English 的紧缩词,而其对应的
    扩展词有:Fringlish (法式英语) = French + English , Hinglish
    (印地式英语) =Hindi + English 等。另外还有其它的概念扩展
    方式:如 smog 又扩展为 smogless (无烟雾的) ; smogout (烟雾
    蔽天的情况) ;smogbound (烟雾笼罩的)。
    5. 结语
    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符号系统,它是变化发展的。随着社
    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新的词语也相应产生。紧缩词
    是新词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因其形式简单、表达准确、
    语言简洁而备受青睐。本文主要以 Mark Turn 和 Gilles
    Fauconnier 的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英汉紧缩词的产生及其语
    义特点,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此类语言现象中旧的概
    念如何整合形成新概念以指派新范畴、表达新思想。现有的
    紧缩词已为数不少且大有加速出现之势,因此,对于紧缩词
    的研究有益于了解语言的发展和掌握新的词汇,具有极大的
    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Fauconnier, G & Turner, M. 1998.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 Cognitive Science (2).
    [3] [ 英 ]  杰弗里 .N. 利奇, 1987 ,《语义学》 [M] 。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4] 刘正光, 2003 ,关于 N + N  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研究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1) 。
    [5] 陆佳英、肖运初, 2006 ,新词概念合成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J] 。《外语研究》( 5 )。
    [6] 王寅, 2001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M] 。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7] 张辉、李佐文, 2001 , 从 “ red pencils 和 ” “ fake guns”
    谈起 : 形名组合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J] 。《外语研究》 (2) 。
    [8] 张丽娟、张宏萍, 2003 ,浅谈英语紧缩词 [J] 。《哈尔滨学
    院学报》( 2 )。
    [9] 张云秋、王馥芳, 2003 ,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
    熟语化 [J] 。《世界汉语教学》( 3 )。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