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理工论文
  • 直播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1月06日 10:23 作者:袁志华 陶勇华 周微 彭春凤
    摘要通过直播油菜品种比较试验,验证各品种在九江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浔油8号、德油5号是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油菜新品种,为大田生产选用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论文网nuJ#C&S L;Q1}
      关键词油菜;直播品种比较;经济性状;产量如何发表论文
    %C&K1}Ea!xH4a0  
    &KE ]p8r'W$Q%W-Ki#s0  直播油菜是一种较为省工省时、操作简便、用工分散的轻简栽培技术[1,2]。通过对九江本地的主要栽培油菜品种作对比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综合性状,以便选择出适合当地的良种[3-6],客观地评价各油菜品种在九江地区的应用价值,为该地区大田生产良种良法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如何发表论文
    5oM4rl h0  中国论文网Y)m5M%zZ8}'A&M+\
      1材料与方法中国论文网8yKr,QIiN
      中国论文网/r)nxgyI
      1.1试验材料中国论文网snd8}D(Y1kMF
      参试油菜品种共6个,分别为浙平4号、绵油11号、德油5号、中双9号、秦优7号、浔油8号。
    5k([8w!SXVM0  中国论文网l,j"m^uV;t,r6Hq'd
      1.2试验地概况中国论文网V%M yD1X8o
      试验地设在九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老八队试验基地,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排灌方便。中国论文网%p(S6l(O'DT
      中国论文网:Bi`:ZU:H
      1.3试验设计
    6~Mr}/_*V5Q0  试验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小区长8.34m,宽4.00m,沟宽0.40m,每小区12行,田间设走道,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品种为对应参试品种。中国论文网&MpON `(v6yd0w
      中国论文网+H;E9c;Mj){g j E[
      1.4试验实施中国论文网:M*~ti.{.G$ZP9_
      各品种均在2008年10月7日播种,条播,密度为15万株/hm2左右。撒施国产复合肥750kg/hm2与火土灰7 500 kg/hm2作基肥,钙镁磷肥150kg/hm2与硼肥15kg/hm2作种肥拌种,分小区条播。12月1日中耕除草1次,2009年5月12日收获。
    9VkQ]3lH0  中国论文网r ~MR8I:K2t
      2结果与分析中国论文网l8rk_%DiQ
      
    N+isBQ$H0D0  2.1生育期
    q#MeN(p%o0  从表1可以看出,6个直播油菜品种的全生育期比较一致,在213d左右,相差不超过2d。从生长性状来看,除浔油8号长势长相较有优势外,其他品种都没有明显强势特性。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Z7H:?G$@0ZK8J+x)Z T
      中国论文网4MdwZ-az3b\+M1[9C9p
      2.2产量中国论文网k*JW~"E:u'I%\q3S
      从表2可以看出,6个直播油菜品种中,小区实产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浔油8号、德油5号和浙平4号,折合产量都在2 400kg/hm2以上,其中以浔油8号产量最高。对小区产量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个直播油菜品种的实际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这 6个油菜品种在九江市均可用于直播,且可获得较高产量。中国论文网%O}"YvQ)MC1h V1~:B{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7m$X@%s,[.BmK^S
      2.3产量构成因素
    ._o}%d.a0  从表3可以看出,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角果数在118.20~159.70个,浔油8号最高,为159.70个;浙平4号最低,为118.20个。每角粒数在23.3~32.6粒,秦优7号最高,为32.6粒;浙平4号最低,为23.3粒。千粒重在3.30~4.60g,德油5号最高,为4.60g;秦优7号与浙平4号最低,为 3.30g。单株产量在9.09~17.64g,浔油8号最高为17.64g;浙平4号最低,为9.09g。
    &KvH?aRlt02.4植株性状中国论文网J V'p/Hr_
      从表3可以看出,在角果成熟期,6个油菜品种的植株高度存在着差异,其中浔油8号、秦优7号相对较高,株高达120cm以上;绵油11号相对较矮,为97.05cm。分枝部位高度也有差别,高的超过50cm,低的为30~33cm,如中双9号、德油5号,但是薹茎粗在抽薹期没有多大差异,均在2.2cm左右。从主轴长度和有效角果数来看,6个直播油菜品种主轴长度都在40cm左右;但有效角果数不同,最多的为浔油8号,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少的是浙平4号,只有118.20个。分枝数主要以一次有效分枝为主,二次有效分枝很少。一次有效分枝数在4.55~5.95个,绵油11号最少,为4.55个;中双9号最多,为5.95个。
    bf8I$i6KF0  中国论文网{&a&Z+N|Bpt
      2.5抗病(逆)性
    Wfr-@+G9E?#E0  由于苗期的连续阴雨及苗期后期的严重干旱,除中双9号表现不耐旱,其余都表现一般。2008~2009年度油菜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菌核病较往年偏低,发病率最高的是中双9号,为50%,病指为22.5%。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b{@g|*{6H
      中国论文网*\Rx;C,Z4o] K'I
      2.6品种简评中国论文网:Mb P*VTDd
      2.6.1浔油8号。平均产量2 838.43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株高123.00cm,分枝数5.60个,生育期213d。单株有效角果数159.70个,每角粒数 25.1粒,千粒重4.40g。菌核病发病率为40%,病指为15%。该品种叶色较淡,生长势强,荚果密、长且粗壮。中国论文网;l#zJ3i-K7uk0RF[
      2.6.2德油5号。平均产量2 604.02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株高101.90cm,分枝数5.10个,生育期213d。单株有效角果数132.00个,每角粒数 27.6粒,千粒重4.60g。菌核病发病率为40%,病指为7.5%。该品种叶色较淡,生长势强,荚果粗壮。
    $?M zTCF;C T!ll&k0  2.6.3浙平4号。平均产量2 428.66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3位。株高106.50cm,分枝数4.75个,生育期215d。单株有效角果数118.20个,每角粒数 23.3粒,千粒重3.30g。菌核病发病率为30%,病指为7.5%。该品种叶色浓,茎为紫红色,分枝部位较高,结荚密。
    LG ^p+`&O0  2.6.4绵油 11号。平均产量2 193.05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4位。株高97.05cm,分枝数4.55个,生育期212d。单株有效角果数147.15个,每角粒数 28.0粒,千粒重3.96g。菌核病发病率为10%,病指为10%。该品种株型较矮、紧凑,株型好,荚果较粗,茎干及荚果成熟期落色泛红色。中国论文网QE$F?Z
      2.6.5秦优7号。平均产量1 984.11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5位。株高125.25cm,分枝数5.10个,生育期214d。单株有效角果数141.05个,每角粒数 32.6粒,千粒重3.30g。菌核病发病率为10%,病指为5%。该品种叶色浓、植株纤细,分枝部位较高。中国论文网{OfrT]7xE8N
      2.6.6中双9号。平均产量 1 930.46kg/hm2,居参试品种的第6位。株高109.15cm,分枝数5.95个,生育期213d。单株有效角果数151.05个,每角粒数 23.9粒,千粒重3.60g。菌核病发病率为50%,病指为22.5%。该品种抗病性弱,植株较矮,茎干及荚果成熟期落色泛红色。中国论文网$LH;|d6L)v
      
    P@#FF$wM A,?Q0  3结论与讨论
    S#}k&c#s*IW a;R*\0  中国论文网0yI7l+W%I
      直播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8号与德油5号的生育期较短、长势与一致性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大,各项经济性状指标都较好。浔油8号、德油5号产量高、抗逆性强,是适合九江地区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但德油5号不是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中国论文网7wwUV W j7up
      由于试验按照当地生产中的直播密度栽培,产量不高。建议适当增加密度,密度控制在22.5~30.0万株/hm2,以增加一次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为重点[7],保证高产稳产。选用植株高度中等、抗倒伏的品种,以便于机收,减少劳力。中国论文网^v1AX6{s"O6\;\
      试验只对九江本地的主要栽培油菜品种做对比试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引进优良的油菜品种对其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8,9]等综合性状进行评价,以便筛选出适合九江地区的良种,为该地区大田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中国论文网 U4j,\/a};WK-X
      
    Z)Z2\ hif,A M0  4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Ub7j%kd&h-}
      
    ^ oWsp Q0  [1] 郑益生.稻板田直播油菜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173.
    :SrJLtW9q;HS"@0  [2] 冯玉珍,杜景珍.油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7(12):22-23.
    u Rr7^Wk0  [3] 刘文广,施卫红,王小燕.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4.中国论文网 e+\Q| r.\#G
      [4] 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等.河南省优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5(7):9-12.中国论文网 PAT [VCPI
      [5] 刘丽卿.双低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152-153.中国论文网#YY+o/Jz5}g-P
      [6] 何志华,夏燕.杂交油菜区域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4(S1):102-106.中国论文网/o*tuZS;U
      [7] 张锦芳,周贤琼,蒲晓斌,等.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8(4):939-941.中国论文网pZ{kKD9z Q}?
      [8] 李少钦,王俊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的综合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02(4):6-8.中国论文网!N6j4?6`E8JwL Qb,`h
      [9] 曹流俭,邢君,童存泉.优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及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2250-2251.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