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T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
2018年5月03日 08:55 作者:郝胜春摘要:关注工程质量是房地产企业追求品牌和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从实际住宅项目入手,分析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使建设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管理,为其他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 施工阶段 质量管理
0. 引言
房地产公司推出的产品是居住建筑物及其配套,企业在追求规模化发展及高周转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工程质量。优质产品,不仅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更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与各方利益密切相关。质量管理各阶段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而这些质量控制均是通过质量组织、管理职责、工作流程等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的。
DMT项目位于漳州市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滨大道以南,招银高速以西,一期总用地面积24478.88m2,容积率2.10,计容建筑面积51311.91m2,不计容1137.56m2,地下建筑面积11290.10m2,绿地率为40%。项目由七栋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和一栋商业店面裙楼组成,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
2. 项目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施工过程缺乏质量管理计划
不同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质量标准不同,且不同施工队伍施工水平不同,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监理分项验收标准与施工方不统一,导致工程经常出现返工返修再复验,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方对建设方的质量标准不清晰,工程部没有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批,导致在不同施工区段施工质量差异性大。
2.2建设单位材料报验管理流程粗略
总包材料进场后未经监理和工程部检验就擅自使用[1],部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于工程;对于甲供材料,经采购部门审核确认合格后在工程上使用,但在现场工程部发现不合格后,施工方以采购部门已审核通过为由拒绝停止施工,造成质量隐患。就材料报验流程,无论是总包材料还是甲供材料,缺乏细化的并且可以实施的材料验收管理流程。施工方对于进场材料报验流程不明确,不清楚哪些材料需要报验。
2.3 缺乏质量关键控制点保证措施
对于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技术方案;较常出现施工未经报验擅自对隐蔽工程进行隐蔽,造成返工检查,比如墙柱钢筋工程;现场未做好成品保护,前期优质施工的成果最终白费。施工方对于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确认存在差异,工程部的质量关键点控制措施可执行性欠缺。施工方对质量关键点确认存在严重经验主义,关键点检查时只有施工方自检记录而未获监理与建设单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