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2013年11月04日 09:56 作者:林巧云
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林巧云
(霞浦县第六中学,福建 宁德 355100)摘 要: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这一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网络资源;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其中,听是基础,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听力训练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弱点,学生不仅对听力训练不感兴趣,而且对听力测试望而生畏。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对词意的理解,对句式的熟练程度及迅速判断的能力,甚至包括了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普遍现状
(一)高中英语听力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在高中英语听力课程中,福建省主要以人教版教材中所提供的课本听力内容和听力模拟考试试题为主。其中教材中与课文配套的听力练习的内容大多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这些听力材料语速快,难度大且没有梯度,题目形式单一,很难满足提高学生听力的要求。而听力模拟试题主要是高考题型的模拟,较少关注听觉信息输入中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很少能够按照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编写。另外,所使用的听力材料大多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磁带,语音资料过于单一,使学生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听力,且听力内容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很难与现代社会知识保持同步,其中很多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下,传统英语听力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而忽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福建省使用的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处理课本听力内容时,许多教师认为,这些课本听力所设置的题型不符合高考听力题型;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这些听力材料语速快,难度大,太费时,不适合学生使用,因而在教学中对这一部分有所忽视。即使使用这些材料,大多教师只是局限于“放音、做题、对答案”,听后只是对个别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忽视了听力技能和策略的培养。而在听高考题型的模拟试题时更是快餐式,简单的听音对答案。
听力课上,教师只是作为机械的播音师或是答案的提供者,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使得学生失去了听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测试听力,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过程处理简单化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依赖录音磁带,形式单一的听力教学‘三步曲’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反应冷漠,让学生在上听力课时会渐渐失去兴趣。
二、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借助网络资源可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声音、图像、动画与文字一体的语言情境,能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材料,适时呈现教学内容;链接教学环节;补充相关的背景语料,将听力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体会真实的语言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多个学科或领域,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教材拓宽英语听力教学的渠道,促进听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网络环境下听力课程资源的选取
1、网络听力资源
(1)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能否找到适合的教材。
(2)从这些网站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知识需求和学生的能力选取适合的课程资料,且这些资料应该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了调节课堂的气氛,也可播放一些有趣的,附简短对话的外国宝宝秀,还有像“恼人的柳丁”等诸如此类的搞笑视频,这些对话简单易懂,使学生得到放松,调节情绪、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