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犯罪的研究与防治对策
苏永华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地方,应当是一个文明和谐的殿堂。
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犯罪和发生在校园里针对学生的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_7S3~{#h*B0
一、校园犯罪的新特点
近年来,校园犯罪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危害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司法机关调查到的
情况看,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
⒈ 犯罪数量不断上升据江苏某县法院统计,1998年该县法院共审理187件刑事案件,其中中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的案件66件,占案件总数的35.2%。1999年1至9月份,审判的135件案件中,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的案件55件,上升为案件总数的40.7%。统计中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相当一部属于学生犯罪。这些学生,既包括在校生,也包括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因违法犯罪而被开除的学生。
中国论文网+t8ZS$PQO
⒉ 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该法院1998年以来审理的121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案件48件,所占比例最大。强奸案25件,居于第二位。后
面分别是聚众斗殴和寻衅滋事案17件、抢劫14件、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案13件。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这些基本上都
是针对人身和财产的犯罪。
M0m;}d.e |-HS!\0
⒊ 犯罪组织形式日益复杂近年来,校园犯罪成人化色彩增加。有组织犯罪增多,尤其是团伙犯罪和共同犯罪比例直线上升。有的学校甚至产生了学生帮会,学生中也有“老大” 。广西南宁某学院就有三个较大规模的帮会,其中数十名自费中专生今年4月份就将在斗殴中将一青年打死。在盗窃、抢劫、强奸、聚众斗殴等犯罪中,3人以上结伙进行的共同犯罪案件为数甚多。
6M'h
z9Sf!n8ST*? E0
⒋ 犯罪危害性加大
有不少校园犯罪的犯罪手段相当残忍,社会危害性很大,尤其表现在一些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中。如1998年
1月19日发生在合肥的杀人抢劫案,4名犯罪分子为了“弄几个钱花花” ,竟然残忍地将被害人陈某杀害,其中除1人是社
会青年外,其他3人均是在校学生。1998年12月5日,浙江省温岭市两名只有分别16岁和17岁的少女用水果刀将女学生杨眉杀死,且杀人后无动于衷,理由仅仅是杀人者的男友对被害人有好感。
4QY wc(C,T0
二、校园犯罪的主要原因
校园犯罪的增加,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分析产生校园犯罪的主要原因,才能作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产生校园犯罪的主要原因有 :
r5p9f{1dS"y|Q0
⒈ 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校园犯罪的主体,犯罪有其
自身的重要根源。由于学生有好友、好胜和好动的心理,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一旦和不良青少年为伍就很可能下水。
也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而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安心学习,经常旷课,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从而走上邪路。有的学生贪图享受,羡慕别人的高消费,于是不该伸手时却伸手,导致盗窃犯罪成为各类校园犯罪之首。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发展到抢劫学生和其他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