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关系
2015年10月10日 08:51 作者:臧菁 曾心泉
论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关系中国论文网Q A(Y5ZZvRA l%~
臧菁 曾心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sp-V?'g0摘要:隐私权在我国已经获得广泛的承认,但其与个人信息资料权的关系却是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中国论文网?+i&nB4[/e\Hu{
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对相应权利的保护,还可以解决由于二者界限不清产生的
%O8c1N |y.R'm0矛盾与冲突,并为将来的《人格权法》等相关立法工作提供便利。中国论文网nSUo{e1eK
关键词:个人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中国论文网,K(d,q8b|^7^
一、概念的对比
1y"A7zzY;YgU[)T0(一)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中国论文网;^zA\8s0Y|O
隐私权概念诞生于 1890 年的美国,青年学者布兰代斯和沃
n;sm
M2Mk0伦在其《论隐私权》一文中将隐私界定为一种“免受外界干扰的、中国论文网%J xG(S(i
M ~
独处的”权利,文章表明: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有被赋予决定自中国论文网oqVfA
m(A
qi
己的事情不公之于众的权利,有不受他人干涉搅扰的权利。 [1]即
2_ nAqmOR+` \@Z+w
klq0隐私权包含私密性和独处性。“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
?)WMC3T!Y^}0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 知悉、
&_"?P*Xh4Ak0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
:P)fQ d
CB%\1l0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中国论文网kt/Vj7FdFb
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决定权。” [2]隐私权应包含如下特征:
%l|Jp5R01.隐私权是独立的人格权。隐私权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独立
["h3t:J"r8y2F0的人格权, 并且也区别于姓名权、 肖像权及名誉权等具体人格权。
J,vrEuG.A0因此, 隐私权具有独立的地位, 对隐私权的保护具有独立的价值。中国论文网e)y4^)[
cP^$\7kM_
2.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专属于自然人的权中国论文网%Hao.sOM{Cf[
s
利,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特征,这也中国论文网9C"fk$dN&]/I
是隐私权作为“独处的权利”这一理论的前提条件。
7]-Ln#{.l4h;u03.隐私权的内容包括四方面:隐私保有、隐私维护、隐私支中国论文网)uxKoe^S\]
配和隐私利用。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具体的人格权,必然具有中国论文网!{U_5H@?
s5T
其他一般人格权一样的占有、维护、使用、支配的权能。中国论文网l6r5kk)R7E-{
(二)个人信息资料权概念的确定中国论文网 At;v @R;~
“个人信息资料”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反映个体特征的中国论文网c1ey"g'g:@5Q*mIW
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它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
~1J;l)W/x`:E0健康等各方面信息的资料。 [3]互联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
`@I(n
Xq/k-k1jF0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的搜集、储存和交流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
x![4]4dg%`+V`w,s0组成部分。政府、各类商业机构都在大量搜集和储存个人信息,
f:M5j(y}$Y0因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重要,在法律上形成个人信息资料
-P,d?!T`E Qg`v:a0权。个人信息资料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信息的支配和
D-KK~ ^_0自主决定,个人信息权的内容包括个人对信息被收集、利用等的
/AR8W6h^VyU0知情权,以及自己利用或者授权他人利用的决定权等内容。” [4]中国论文网Y2M6K0@P;V
F3Xs
即便对于可以公开且必须公开的个人信息,个人应当也有一定的中国论文网YyW+Ik%R{r
控制权。中国论文网.Qidum
二、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关联
[y@*}
?3k3Z6?0首先,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主体均为自然人。隐私权中国论文网
qc%An1u
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的私生活免受搅扰与其私密性,而法人所享
v\ v{KAA Xb"Z.AA0有的商业秘密则是以财产权的形式加以保护的,所以法人不享有
1D;O:d6zQ0隐私权。同样,个人信息权主体也只限于自然人。因为个人信息中国论文网9w,EU4_3fHN [D^2V(gw
是指自然人的个人状况、家庭信息、个人信用等足以识别该人的中国论文网9^8tgQr
信息,即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特定的某人。
F7H2lHjC)d3a
y9|0其次,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均体现了个人对其私人生活的自中国论文网*WmN!O0MGMr
主决定权。 基于隐私和个人信息都是专属于自然人的权利, 因此,
]7O JI
WHSf.l0个人有权决定把其隐私和个人信息公之于众或是深深掩藏,这项
,Y'beXr0权能同时也彰显了个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中国论文网|T/UNo
第三,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保护可能会出现调整对象的交中国论文网*LmRs2}-p ]wJ
叉。 一般人格权具有权利生成功能, 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中国论文网a3q%b8?lk
一般人格权也会不断丰富,具体人格权的表现形式也会因此而扩中国论文网.b.M5V+fzs[H)PH7B
张,因此容易产生调整对象交叉的情况。此外,个人信息权与隐
,H|~Z.H-f
\'o-k0私权还可能与其他诸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具体人格权发
U/s!]+[-W:c#SN#E#k~0生重叠。但这并不能作为否认其独立性的理由,在法律实践中出中国论文网~'EODN[ b(n
现此类现象时,完全可以通过权利竞合理论解决。中国论文网bViL.zp
三、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h)pv+g_%n;G
v0(一)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内涵不一致
M$j
z+c c0从内涵上看,个人隐私是隐蔽的、秘密的;而在特定某人的
z+DM+~g.Bu
e0个人信息资料中,既包含不便于他人知道的私人信息也包含了已
%G)a:d(s8Zv$|kQ0经公开的或是必须公开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vX,M"D6z0而必须公开的信息。
z.?!Xx g
xZ{,`0(二)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外延不一致中国论文网 @"\"_)cM"m)|
从外延上来看,隐私不仅包括信息隐私、空间隐私,还包括中国论文网0tf mR&|k_H
生活安宁等其他方面;而个人信息资料主要表现为资讯类内容。
'}z3d#hsl+H+M0(三)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调整侧重有所不同中国论文网
b*s)Uc.a'n
从权利保护的角度来看,对隐私的保护重点在于确定侵权、
,o d.?l4]i0以及侵权损害赔偿;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重在平衡信息流转过程
n7E;~R(]
_N#V4~0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协调信息主体的控制力与社会对信息的使用
d
~;r V$G#C0力。中国论文网U;D0j/hF
h7o%d;e-L
(四)个人信息资料权与隐私权的救济方式也有差别中国论文网!N,~w[}#d
对隐私权的保护应注重事后救济,而对个人信息资料权的保中国论文网v)H ui@u+Dm
护则以预防为主。因为个人信息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还有可能中国论文网AF [
gb4G
p/r
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而隐私权更多地是涉及个人的私权。中国论文网
I)w3j:pT&tR
正是这一原因,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能跨越了私权的保护而涉及中国论文网6B'l kp2j7w2@S+Nid
公共利益。中国论文网#V/Y7v3N'|(v9j(r
因此,笔者认为个人信息资料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并与
(V7Tqm/pTJwC0隐私权相区别,两者互不包含,是相互独立的两项权利。
t"K&Q'["b_-Uf^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M"ctX%G
[1]See Samuel D·Warren&Louis D·Brandeis,“The Right to中国论文网#N3@4U/egu]
Privacy”,4Harv·L·Rev·,1890,p·193.
E'a@S,t2u-a R0[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 2004 年版,
2z8m#h rw_ lTozp0第 12 页.中国论文网5Yr_g*Q"I
[3]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载《法学家》2012年,中国论文网pZ/K5h"~^
第1期.
]H2Eao\Q)_8[0[4]王利明.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中国论文网uT{b/?-n a/l)]Vi'w
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载《现代法学》2013年7月,第4期.中国论文网'H#o!gi0c#W
作者简介:
{ AD(WCW'q0臧菁,女,1989年12月出生,吉林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0ToO?k0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学。中国论文网7z.K+]W.}
曾心泉,男,1986年11月出生,江西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
(ZC]u*U+PIt0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