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的合理配置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2018年1月10日 10:32 作者:汪晓丹[摘要] 本文论述了资源配置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条件下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解决我国资源配置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 资源配置;困境;出路
一、资源配置的内涵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社会资源。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时间、空间和数量是资源配置问题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要素,资源配置都是不完整的。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生态效益原则和综合效益。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
二、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面临的困境
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阶段,这个阶段要求经济发展逐步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这就从内因上要求资源配置必须更加有效,合理,我国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人口重负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障碍
从1989年突破11亿人口大关,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作为世界排列第一位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承受着重大的人口重荷。从资源配置方面看,人口问题主要存在于消费和就业两个方面。首先,由人口众多所决定的巨大消费总量会使生产部门具有很强的资源需求刚性,从而将限制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科技、教育等亟待发展的重点产业的资源供给。其次,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与人口问题相关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主要因为供给过剩而难以实现有效配置。
(二)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增加了资源有效配置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