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临床意义
3cYnM(w5B ^GH0 十二指肠液由胰腺外分泌液、胆汁、十二指肠分泌液以及胃液组成。其主要成分①胰外分泌液;正常人每天分泌量约l 500ml,无色透明碱性液体内含I%~2%的有机物,如胰蛋白酶、麋蛋白酶、脂肪酶、胶原蛋白酶及各种脂酶等:还有 I%的无机物,为Na+,HCO3-。胰液外分泌受谜走神经及激素的调控。促胰液素主要促使胰导管组织分泌富含HCOa-的电解质溶液,促胰酶素则主要刺激酶的分泌,应用这两种激素可以进行胰腺功能测定。②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后排入毛细管。经胆管系统入胆囊,储存、浓缩,成人每日分泌 500~l 000ml,pH7.1~7.5,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磷脂、胆固醇、胆红素及电解质等。③十二指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但其活力较胰酶为弱。pH为7.6。
xk\4k*u%q4n0 一、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的应用范围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5Uv(E^ t 1.凡右肋下部疼痛、消化功能紊乱、原因不明低热、疑有肝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或在肝吸虫流行区高度怀疑有感染,而大便3次常规检查末发现虫卵者。
中国论文网#K!A
h8L
|)p!rZ 2.严重胆道感染而又不能胜任手术者,可用此法引流治疗。
!tR k`axT0 3.胆囊切除术后疑有胆总管及胆道系统有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时。
中国论文网Y$c.C;DJ N 4.怀疑伤寒带菌者。
.oZF6Yy4c#K0 5.进行胰酶泌素.胰泌素试验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
_$iqQd0 6.怀疑肿瘤行细胞学检查,以协助明确诊断。
D'py I8xZ0 7.用于低张十二指肠X线造影。
中国论文网f}Zb9sQ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采集
中国论文网:c(o'ZX7]4k,~)L (一)患者准备
中国论文网|O7j%W \D 1.检查前夕晚餐后禁食、禁饮。
中国论文网$K)c]h m4wz 2.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与方法。
中国论文网.SI,YR5kc-u&q (二)采集方法
8[G3@jJ0 将灭菌的十二指肠引流管经口咽下,先抽空胃液,并以温水灌洗胃腔,抽尽洗液,病人取右卧位,垫高臀部,再缓缓送进引流管,以免引流管头端在胃内迂回,需 30~60min,当第2标记(约56cm)达到切牙后,再送进少许,边送边抽,当抽出淡黄色清晰、碱性液体时,表示引流管尖头己进入十二指肠。当引流管进到第3标记(约75cm)达切牙时,固定引流管,让液体自然流出,此液即为D液,应使其流尽或抽尽,收集于标记D胆汁瓶中。
中国论文网6{.g*uH'q7PupO D 液流毕,由管口徐徐注入温热的硫酸镁溶液(330g/L)50~100ml,用止血钳夹住管口,促使Oddi括约肌松弛。10rain后放开止血钳,先用注射器轻轻抽取,引导液体自然流出,把首先流出的硫酸镁溶液弃去。当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时即为胆总管胆汁(A胆汁).一般流量为10~20ml,收集于A胆汁瓶中。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H;fWG
LX4@AP9P1Z 继续引流,应流出棕褐色黏稠液体,是为胆囊胆汁(B胆汁),一般量为30~60mi,胆囊有病变时可影响B胆汁量。
.Lgy"T@5aF0 再继续引流,当流出柠檬黄色稀薄液体时即为肝胆管胆汁(c胆汁),以后不再变色,当c胆汁流出量足够检查时即可终止引流。将引流管拔出,A、B、C、D胆汁均需送检。
中国论文网;P5Q
x\/w9@ G D 三、一般性状检查
中国论文网U
{+e%t
A (一)胆汁流出状况的临床意义
+^| E+^Qb%E0F0 1.胆汁排出障碍
中国论文网1QE\
sQ%p$| (1)无任何胆汁排出,可能是结石、肿瘤所致胆总管梗阻之故;刺激强度不够也可无胆汁排出。
中国论文网w,mVq5Gd3P\~s(] (2)无浓稠深褐色的B胆汁排出,可因胆囊管梗阻、胆囊收缩不良或已做过胆囊摘除手术之故。
5`F)^\V.X0 (3)B胆汁量增多及颜色呈褐绿色或暗黑色改变,前者常因Oddi括约肌松弛、胆囊运动功能过强所致;后者常因胆道扩张伴有感染引起。B胆汁间断流出多见于胆管炎、胆管运动障碍。
phUb|%Ay8x0 2.胆汁黏稠度异常常提示胆囊液淤积如结石;排出稀薄的胆汁,多因慢性胆囊炎而浓缩功能低下所致。
中国论文网aNWC1e1j;]g
b 3.胆汁浑浊排出浑浊的胆汁,多因胆盐沉淀所致,若混有酸性胃液可使胆汁沉淀形成卵黄状浑浊物,加入100g/LNaOH溶液即可变清,如加入后仍不透明并有较多的白色团絮状物,常因十二指肠炎、胆道炎症时胆汁中含白细胞或上皮细胞所致。
中国论文网1M2on]0pf%m-{ 4.引流液中出现颗粒引流液中出现颗粒状沉淀物或有胆砂(暗褐色沙粒状物,有黏土样手感)提示有胆石症.可做胆石化学分析,以判断胆石性质。中国人以胆红素结石为多,将其水洗后置载玻片上,加入2滴硝酸则可呈绿色反应。胆固醇钙性结石为淡黄色,似砂。多见于B胆汁中。如在C胆汁出现胆砂,则可疑肝内结石。
中国论文网a3E"zl2j~v4TWh5.引流液颜色引流液中如带血色,应考虑由十二指肠炎或胃溃疡所致;有肉眼所见血液,则为 Vater壶腹溃疡性癌或肝内出血流入胆管的有力指征。有污秽陈旧血块又高度浑浊时,应疑为胆囊癌。白色胆汁见于胆囊水肿,是胆汁酸显著减少,黏液增多所致。如排出后立即显绿色或黑褐色浓厚黏稠者.常为胆道扩张伴感染或胆石症,为胆汁淤积所致。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D{4?
a!UYo^ 四、显微镜检查
V \Cc~N)^L0 十二指肠液含胰蛋白酶,它可以迅速消化引流液中的细胞,因此,采集标本后应立即镜检,不能立即送检时,可于做细胞学检查的容器内加40%甲醛以固定细胞,按每10ml引流液加6~8滴甲醛之比例即可。
8u*X pvG0 1.上皮细胞I~epithelial cell)十二指肠炎时,细胞增多、膨胀、具折光性,呈玻璃样及淀粉样变性·是被覆于胆总管、胆囊及肝胆管黏膜的上皮细胞脱落所致。胆道炎症常有成堆上皮细胞出现于灰白色团絮状物中,并可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黏液等。
h,{;|hVA0 2.白细胞(1eukoeyte)在十二指肠炎和胆道感染时可大量出现,常被染成淡黄色。慢性或病毒性肝胆病人,经染色后可见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胆石症及急性肝炎等。A、B、C胆汁中均可见白细胞增多。
CM[$g~Wp0 3.红细胞在_卜二指肠、肝、胆、胰等出血性炎症、消化性溃疡、结石或癌症时,红细胞可增多。血性标本细胞学检查对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及胰头癌的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中国论文网y?a_| (二)结晶
中国论文网kq"Jsn
k2}-Z*k@H 1.胆固醇结晶胆石症时常大量出现,尤以B胆汁多见时,可能为胆固醇性胆结石。
中国论文网D3W yMI(j 2.胆红素结晶多见于胆结石,若伴红细胞存在,则胆结石可能性更大。有时胆固醇结晶与胆红素结晶同时出现,提示有混合性胆结石的可能。若见灰黑色的细颗粒状无定形结晶,可加氢氧化钠鉴别,如全部溶解,则为胆盐结晶。
DQxU+~D+VP'r~0 在寄生虫感染患者的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尤其是B胆汁中可以检出寄生虫体或虫卵,如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蛔虫卵、钩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等。肝吸虫患者在胆汁中查出虫卵的机会远较粪便为高。
发表论文网站 中国论文网)uV}3v ?#^(R,yb 在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中,主要见到的是革兰阴性杆菌,但混合感染亦不少见。
中国论文网/}(t~-Z'wr\ 五、促胰酶素 促胰液素试验
1z
f5x1A)AI@$g0 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主要是针对胰腺外分泌功能所进行的检查是利用给刺激物后引起胰腺外分泌活动,由分泌物内容的变化来估计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时不给患者硫酸镁.不引起胆汁分泌,而注射促胰液素与促胰酶素,前者引起富含电解质和HCO3"的大量胰液分泌,后者引起富含酶的黏稠胰液分泌。然后测定胰液的流出量、HCO3。与酶(淀粉酶等)的排出量,用以评价胰外分泌功能。
5~)S&GA{4eO^([0 胰液流出量:70~230ml/h;最高碳酸氢盐浓度:70~125mmol/L;淀粉酶排出量:880~7400Somogyl U/kg体重。
中国论文网1`~5o-xj)f;aj P)A,F%D 1.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时可见异常低下,急性胰腺炎时诊断意义不大·胰腺癌时因胰导管受压胰液流出量常减少,尤以大面积胰头癌时减少更为显著。
CaF1]:O'q0Ap0 2.胰腺囊性纤维性变时胰液流出量、HCO3"浓度及淀粉酶排出量均减少。
{mbb G3N.Y ?'Q0 3.血色病患者分泌容量显著增加,但HCO3低于正常。
发表论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