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北师大版第四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2014年12月15日 10:41 作者:赵珞辰
    北师大版第四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赵珞辰
    (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

    *GAHYu G0
    【摘 要】百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
    中国论文网I[e1Hb1E f7B
    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
    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
    中国论文网 ORKm aSH;k6DQ
    【关键词】百分数 小学数学 实际 生活
    中国论文网:C8p!n_ N8B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方案和修订教材,均已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百分数是保留的原有内容。
    中国论文网*t9f'e3DM r7B0`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百
    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
    零散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

    2kP Xy/v SBm0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结合本
    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中国论文网L1Wr(YP;cX
    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中国论文网Zi4{)a] I w@'P(_L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论文网1N j%sm0s7u%hC%qF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中国论文网7?[`4A:J3FY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
    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
    中国论文网+lg1u$w'O6P2k P3] Wu
    1、尊重教材、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材的预设,主要指教师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
    图 : 编写者按一定的方式(形式、内容)出现给同学的学习资料,是对学习的一种预设。张梅玲指出,教材的结构,对
    同学来说,就是学习的知识结构 ; 教材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而同学的认知结构又影响到问题
    的解决和问题解决中战略的使用 ; 教师的公开课教案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外在的知识结构。可见,教师对教学进行预设,首先要通过与教材和编写者的对话,将教材的预设(知识结
    构)外在化、具体化。
    中国论文网&N/m,FT5LyX~9u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
    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同学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笼统、 实际与理论、 感性与理性以和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余文森)可见,上述的“生活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 ,但是简单化了。因为,根据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我们把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 (3)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 (4)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 (如, 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等) 创设的教学情境; (6) 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等等。教师对第4、5、6三种情境,似乎认为那些不是情境,而偏好于其他3种。
    中国论文网~W p Apv
    3、循循善诱,适时启发
    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给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自己寻找
    问题的答案。

    a0Su#W b(_!N){H}$z0
    五、学法古人云 : “授之以鱼,受用一时,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
    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
    学法的指导。

    (]h;Wc,y1F a,r0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
    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
    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AFRb+M-@0Py0B0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
    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最后我又分成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让
    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的总结,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学习
    认识百分数的回顾与展望。让学生感受到 : 在上年级和上学期我们认识、学习的基础,今天我们又认识了百分数,今后
    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 : 数学中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开采。只要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
    察和认识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
    中国论文网 My,A+bW t+[%U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式
    对于多角度理解,教材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联系,并通过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
    等形式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 。可以说,小学数学第4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 “依靠简单重复
    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b^o9U)x%N0W\Ex0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对于反思习惯,教材通过多种层次的活动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在每学期都安排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鼓励学生进行阶段总结。在整理与复习、总复习中,不仅仅是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练习巩固,特意设计了“回顾整理” “回顾与交流”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回顾学习过程、梳理学习内容,体现学生的成长足迹。
    同时,教材在每学期都安排了“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 ,旨在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他们处在形象思维向笼统思维过渡的阶段,除了通过形象、直观、具体的情境培养
    形象思维外,我们更不能忽视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认知抵触和数学问题的情境,因为后三种情境是培养同学笼统思维
    能力的主要途径。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