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 OTN 组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2018年7月27日 10:59 作者:刘紫健
      要:OTN 组网技术可以增强业务扩展能力和网络监控性能,满足实时控制、智能分析、动态计算等功能。随着电力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OTN 组网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基于此,文章简要说明了 OTN 组网技术的概况和特点,重点对 OTN 组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OTN 技术;电力通信;组网模式;应用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5)10-0185-01.
      0 引言
      随着电力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多业务传送需求,光传送网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在电力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1]。OTN 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作为通信基础,具有较强的运维能力和保护能力,并且传输速率较快。因此,OTN 组网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满足实时控制、智能分析、动态计算等功能。
      1 OTN 组网技术概述与特点
      OTN 又称 OTH,是新一代光传输技术[2],其具有数字传输的容量大和成本低等优点,并且解决了业务调度不足问题,增加了实时控制、智能分析、动态计算等功能。在 IP业务的超大带宽以及超长距离通信时,OTN 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是未来传输网的发展方向。光域方面,OTN 将光域分为传送、光复用、信道三个层面,支持光层运维和管理功能,并且对带内和带外两层进行管理控制。电域方面,OTN 技术可以确定外故障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管理监视和波分复用功能,可以传送 10G、40G 等业务,支持级联监视功能。
      作为超大容量组网技术,OTN 技术具有明确的节点和链路,能够实现在电域和光域的波长交叉调度,具有大颗粒宽带传输特点,具备交叉能力和业务保护能力的超大容量传输网络,大颗粒宽带业务可以确保速率在 10Gb/s 以上传输。OTN 组网技术的核心层采用通道混传技术,构建成Mesh网络架构[3]。
      接入层采用电交叉,构建出环形结构,环网下挂在核心层网络,方便业务的开展以及调度。
      2 OTN 组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2.1 组网模式的应用研究
      如图 1 所示,OTN 组网在核心层借助大颗粒宽带传输进行交叉调度,通过以太网物理接口实现业务承载。通过优先级调度和带宽管理工作后,接入层以物理接口方式将数据传送至核心层设备,核心层将其封装并进行网络配置以及管理。接入层可以灵活接入各种业务,实现多种业务在同一波道的传输,提升利用率。OTN 组网可以承载各种数据业务,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扩容需求[4],具备交叉能力和业务保护能力,能够为将来电力通信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图 1 OTN 组网模式
      2.2 OTN 应用研究
      电力通信网络中将超大量的业务数据汇聚到中心IDC,因此,在 OTN 应用中,需要进行分层建设,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根据变电站地理位置建立核心层网络架构,各个地区供电局为接入点,接入到核心层网络。OTN 组网技术的核心层采用通道混传技术,构建成 Mesh 网络架构。接入层采用电交叉,构建出环形结构,环网下挂在核心层网络,方便业务的开展以及调度。
      3 结语
      OTN可以解决业务调度不足问题,同时增加了实时控制、智能分析、动态计算等功能。在光域方面,OTN 技术支持光层运维和管理功能,并且可对带内和带外两层进行管理控制;在电域方面,OTN技术又具有良好的管理监视和波分复用功能。
      OTN 组网技术的核心层采用通道混传技术,构建成 Mesh 网络架构;接入层采用电交叉,构建出环形结构,环网下挂在接入层网络,这些功能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扩容需求,具备交叉能力和业务保护能力,为将来电力通信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雁斌, 邓泽荣.广东联通本地 OTN 规划原则与设计思路[J]. 邮电通信技术, 2012(3):55-57.
      [2] 王晔,苗臣冠.新一代传送网 OTN[J]. 通信技术, 2009, 42(5):152-154.
      [3] 刘玉洁, 肖峻,丁炽武,等.OTN 最新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9(6):1- 3.
      [4] 张国新,李昀,叶春.OTN技术与组网应用[J]. 光通信技术.2010(4):15- 17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