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动物隐喻的中西对比研究及项目教学

    2017年5月27日 08:47 作者:贾艳春 徐鑫
    动物隐喻的中西对比研究及项目教学
    燕京理工学院/贾艳春 徐鑫
    【摘要】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英汉两种语
    言中动物隐喻存在相似和差异。本文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了
    跨文化对比分析,探讨了通过“项目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进行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动物隐喻 喻体 喻义 项目教学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
    世界,积累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Lakoff(1980)将隐喻看作是
    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动物隐喻是
    隐喻的一种,在这个隐喻过程中,人类通过动物的某些特质
    来进行理解人类的某些特征和行为。动物隐喻具有文化性。
    不同的文化中,动物隐喻的内涵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的地
    方。有共通之处是因为人类在获取知识和经验方面具有趋同
    性。有相异之处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
    背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差异会最终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西动物隐喻的差异,并探讨了围绕动物
    隐喻进行的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喻体相同,喻义相似
    因为人类生活环境的相似性,和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人
    类对于动物的认知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中西动物隐喻中有
    的动物具有类似的隐喻含义。比如,在英语中,人们会说
    “he is a fox”(他是一只狐狸),形容一个人很狡猾。在中文
    中,人们形容一个人诡计多端时,也会说“一只老狐狸”。
    这些例子表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fox”(狐狸)这种动物被
    赋予了相同的隐喻意义。
    另一种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相近的含义,那就是
    “sheep”或“lamb”(羊)。在两种语言中,羊都象征了乖巧
    温顺的性格特征。《圣经》里有“silent lamb”(沉默的羔羊
    ),而中文中有“待宰的羔羊”,“温顺的小绵羊”的说法。
    此外,在中英动物隐喻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共性的表达,如蜜
    蜂是勤劳的,小鸟总是与自由联系在一起,而蜗牛总是慢腾
    腾的,鹦鹉会学舌,天鹅姿态优雅。
    三、喻体相同,喻义相异
    因为中西方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动物隐喻方面两种语言也存在明显
    的差异。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动物“狗”。在中文和英文
    中,与“狗”相关的隐喻有着截然相反的喻义。中文中大部
    分与“狗”相关的词都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
    子”,“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等。而英文中许多
    相关的描述都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each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
    四、喻体空缺
    有些动物隐喻则是汉语或英语中特有的现象,比如“鸵
    鸟”。在英语中“ostrich”有如下的喻义:愚蠢地逃避,
    或胃口非常好。在“To bury one’s head ostrich-like in the
    sand”指的是那种刻意回避问题,而不是积极面对现实的
    人。此外还有“have the digestion of an ostrich”(胃口好如鸵
    鸟)。虽然汉语中现在也有“鸵鸟政策”一类的表达,但与其
    说这是与英语相似的地方,不如说是汉语对英语的借用。在
    汉语中,鸵鸟只是一种动物,并没有更多的附加的喻义。
    而有些动物则是仅在汉语中有特殊的隐喻意义。比如
    “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象征了长寿,人们会
    形容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的人“鹤发童颜”。许多中国人也
    喜欢以“鹤”给他们的孩子起名字,期望他们的孩子能健康
    长寿。人们也常常会在亲戚朋友过生日时送带有“鹤”和
    “松树”图案的礼物,以表示“松鹤延年”。但在英文中,
    “鹤”只是一种极普通的动物,并没有类似的喻义。
    六、动物隐喻的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将教学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
    目,把项目要求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们在老师指导
    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通过项目教学,可以极大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确定项目任务。
    任务1: 找出英语中与“勇气”,“胆小”,“贪婪”
    等相关的动物隐喻。
    任务2: 找出汉语中与“勇气”,“胆小”,“贪婪”
    等相关的动物隐喻。
    任务3: 找出英语中独具的动物隐喻。
    任务4: 找出汉语中独具的动物隐喻。
    2.搜集资料,小组准备讨论。学生们从网上,图书里搜
    集相关信息,整理后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小组作业。
    3.项目任务制作。学生在制作任务过程中,教师作为教
    学主导者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学生们顺利完
    成任务。
    4.项目展示。学生们完成任务后在课堂进行成果展示。
    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书面报告的形式,也可以
    是课堂小组陈述,或辩论会等形式。
    5.评价。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们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总结学习中存
    在的不足,并引发学生们就某个话题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
    比如: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这种相似和差异的深层原因是什
    么?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会造成哪些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陈妮.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