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结构分析
2015年2月05日 09:27 作者:张 瑞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结构分析
张 瑞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平陆县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300
【文章摘要】
文章首先就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概念作出说明,而后进一步对于其设计和实现的基本原则作出剖析,最后进一步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构成角度出发,对其主要构件以及相应的功能展开讨论,对于更深一步加强对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认识有着积极价值。
【关键词】
电能量;采集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最终需要通过面向整个社会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电力能源并且回收相应的电费资金加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电能量在消费端消费状况的测度以及相关数据的采集,成为整个电力营销工作的核心技术环节,其能否有效展开,对于完整电力工作体系的构建而言意义重大。
1 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实现原则
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即着重于面向电能量在各个消费终端的消费状况数据采集,并且传输至各级数据节点,用以实现电费和计费和结算等相关工作的自动化系统。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电网商业化运行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推动电力企业在经济角度实现更为完善的市场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之下,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多个方面的支持,其中包括具有数字功能的电能计量表以及相应的电力通信网络等。而如此众多的设备和资源,想要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下实现一定的功能,必须遵守某些必要的原则。总结而言,需要遵从的原则有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1.1 标准化
电力系统想要实现进步与发展,必然需要吸收多方面的技术与设备,使多方面的技术融入到电能量采集的自动化平台环境中。并且进一步需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必要考量,避免出现当前技术与未来技术的不兼容,造成在未来实现扩展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浪费问题。这些客观需求, 都要求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具备标准化。标准化不仅仅能够支持更为广泛的技术引入,并且也能保证该系统保持良好的弹性,支持未来的发展。当前在我国的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IEC61970 系列标准,以及其定义的公共信息模型CIM 和组件接口规范CIS 等,是主要工作于该领域中的标准,为整个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定义了基础发展框架。
1.2 集成化
集成化本身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表现,并且伴随国家电网公司“SG186 工程”、“三集五大”、“硬件集中、软件集成” 等相关的主要思想涌现在电力工作环境中,一体化的战略成为了电力环境下的主要方向。集成化对应的从客观上要求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实现平台化特征,即通过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实现对于多个功能单元组件的集成,切实将不同的组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容纳到一个统一的集成体系中,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信息的整合利用。
2 电能量采集系统结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