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特点
2016年6月06日 16:31 作者:沈春雷把关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特点
沈春雷[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北京100192)
摘要:社交网络与平台的普及,诞生出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新闻信息集散地,这也对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挑战。于是催生了网络新闻信息的把关人。本文结合网络新闻信息的特点,浅略分析下网络新闻信息的把关人在信息转换中的角色以及他们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新闻信息;把关人;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现在的新闻信息也逐渐开始在网络的传播过程中趋于成熟和大众化。但是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它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角色就是把关人。
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
网络新闻传播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和发展的新闻传播渠道。它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快捷、便利、迅速和广泛。这使得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到达受众的面前,让受众更方便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另外,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这就让新闻的报道更加迅速和直接。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报刊等媒体渠道,网络新闻的传播具有放大效应,广大的新闻参与者能够实现新闻的相关性联系以及多层次传播。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网络新闻的传播还具有资源丰富、信息全面的优势。
但是并不是网络新闻就不存在弱点,因为面对现今技术的快速更替,国家在新闻信息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管上面已严重滞后,所以这会导致网络新闻在和传播过程中出现“望文生义”、“偷梁换柱”的情况,最终导致受众蒙受经济等损失。在全民热衷于网络新闻时,信息的真实性就成为主导人们舆论方向的“指挥棍”,很容易人为制造网路暴力,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再者,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开放性,所以色情、暴力充斥网络世界,这对于自制力和判断力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是有影响的。所以这就是网络把关人必须存在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原因。
二、把关人在新闻传播中角色转换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出把关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那就是“由显性转为隐形,由台前转至幕后”。传统的新闻信息把关人在新闻采集、制作、传播、服务过程中全面掌控,层层把关。不同的人,职责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为新闻信息服务的。在信息真实度、专业性以及对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后的舆论行为进行提前控制和干预。另外,在传统新闻不同的领域负责把关的人不同,比如在经济、军事、政治等重要的专业新闻的素材采集和加工中,把关人肯定是不同的,这样可以保证新闻信息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使受众不必蒙受错误信息造成的损失。
但是,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传统的“把关人”就被“雪藏”在幕后,而网络把关人更多就是网站的编辑。他们对于网络新闻的收集和加工更多是在原有新闻信息的基础之上,往往就缺乏一点专业性和深度。而且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调整舆论方向。但是并不是把关人就不存在,因为只要受众要获得信息,就必须进入一个网站,一个媒体平台。所以那些把关人就在那里面,只是变得隐性了,更“神秘”了。
三、把关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特点
(一) 把关的程序相应减少
相比与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而言,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在把关程序上大大减少。传统的新闻在经历漫长的发展中已经在工作分工上做得非常细化,比如对于一则新闻,涉及到信息的采集、信息加工、新闻传播、新闻服务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对应着不同的把关人,即为了保证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流畅和准确。但是网络新闻的把关人在新闻环节上却少了许多,基本上就只有一个网络编辑存在,比如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新浪新闻网站,他们的工作人员就只有少数几个。但还是将新浪新闻运作下来。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具广泛性、不会受地域或时间约束,这就是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