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2016年7月08日 08:49 作者:杨绍杰 张文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杨绍杰 张文娟 张家口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文章摘要】
    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改革逐步从封
    闭定向走向多元开放,从低层次向高
    层次培养转移,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
    教育逐步分离,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
    趋于一体化。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地
    方高师院校面临很多困境 :定位不明
    确,盲目提高办学层次 ;教师教育队
    伍分散、薄弱 ;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
    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多种培养模式中
    徘徊 ;实践教学面临新挑战。为了走
    出困境,各地方高师院校应该根据校
    情有所为有所不为 :明确定位,突出
    特色 ;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特别
    要尝试兼职队伍建设 ;有效处理好学
    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选择适宜的人
    才培养模式 ;开创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困境;
    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开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开,作为
    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校教师教育成为人们
    关注的一大热点。从政府到高校都在从多
    个层面积极思考与实施教师教育改革,以
    使高校的教师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着的社会
    需求。譬如,政府推出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的
    政策 ;有些省份提出在高校中建立教师教
    育基地的计划 ;一些高校通过建立教师教
    育学院等措施改组了培养师范生的组织结
    构 ;各高校在教师教育课程及培养方式改
    革方面也做了许多积极探索。由于高校教
    师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中小学教
    育,因此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成为高校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我们
    还应看到,影响现代高校教师教育发展与
    改革过程的因素不可能是单一的。在众多
    因素中,高等教育制度及其特点不容忽视。
    换句话说,高等教育制度与教师教育发展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中面
    临的困境 :
    1 定位不明确,盲目提高办学层次。
    在教师教育转型期,一些地方师范教
    育机构盲目攀比,办学定位不明确,过快扩
    大办学规模,忽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主要表现为 :一是盲目升格。为了提
    高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一大批中
    师被撤销,一部分中师升格为师专,一部
    分中师改为普通中学,中师资源几乎流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
    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杨绍杰 张文娟 张家口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殆尽。二是盲目综合化。为了体现师范教
    育的开放性,不再强调师范教育的单独体
    系,许多师专、师院纷纷扩展为综合性学
    校,极大地削弱了师范教育。师范院校综
    合化初衷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
    实际上适得其反。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急于
    扩大非师范专业,甚至非师范专业的数量
    超过了师范专业,忙于升格,企图挤入高
    校名牌。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
    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
    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结果舍本
    求末,削弱了师范专业。这些师范院校教
    师教育转型的目的不明确,与提高师资质
    量的要求背道而驰,没有在转型过程中真
    正转变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在专业
    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上相应地进行
    调整,没有真正地利用综合学科的资源来
    加强教师教育。
    2 教师教育队伍薄弱、分散
    地方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是我国教师
    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师教育转型时期,大
    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没
    有真正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还在以一种
    观望的态度在看部属院校和重点师范院校
    的改革。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影响,
    现有的教师教育队伍大多数还保持着原有
    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真正深入基础教
    育,了解基础教育还做得远远不够。教师教
    育队伍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知识结构体
    系、教学方法方面都难以胜任新时期基础
    教育改革的要求,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
    显得十分薄弱。而且地方师范院校各专业
    学院从事学科教学法教学的教师主要集中
    在各专业院系,资源十分分散。
    3 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矛盾依然存
    在,地方高师院校在多种培养模式中
    徘徊
    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逐步分离
    是新的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但
    是如何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选
    择哪一种培养模式依然是摆在各地方师
    范院校面前的难题。虽然有些高水平的师
    范大学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也提出了不同的教师教育改革模式,但毕
    竟各校校情不一样,各地方师范院校难以
    照抄照搬,任何一种模式的实行都必须建
    立在很多相关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开
    展。有些地方师范院校也希望有所为,但
    是如果选择改革幅度较小的交叉型教学
    模式,延长实习时间,加大教师教育课程
    比例,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这样
    势必会缩减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
    程,影响到整个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
    大调整。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学生就是四
    年的学期年限,如何协调好这些矛盾,如
    何在三类课程比例中找到一种平衡,如何
    选择适宜的改革模式,是摆在地方师范院
    校面前的难题。
    4 实践教学面临新挑战
    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的目的是促进
    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的实际执教能力,
    实践教学在这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
    上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习理念单一 ( 主要
    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学生熟悉教学工
    作 )、模式单调 ( 主要就是将学生派往中
    小学,进入实际岗位 ),对未来教师实践能
    力培养所起的作用不够大。 《教育部关于
    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明
    确提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
    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
    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高师院校要
    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
    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该意见
    的提出对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的实践
    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实
    习支教工作,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
    系,真正提高师范生的执教能力,是每个
    师范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我国在社
    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地
    区差异,因此由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向开
    放、非定向的教师教育的转变过程将是复
    杂、多样的。正如有研究者在分析目前我国
    的师范教育已经发展到后师范教育时代所
    认为的那样 :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有关教师培养和培训话语的多元性
    共存。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话语的并存,封
    闭体系和开放体系话语的并存,师范生和
    师资生话语的并存,学术性和专业性以及
    师范性话语的并存。这些体系的并存是由
    我国不同地区对教师不同的需求决定的。
    但不管如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以及高等教育的转型已经为教师教育由封
    闭、定向走向开放、非定向提供了基础,改
    变只是有快有慢或早或迟。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 . 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
    建的再思考 [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3).
    [2] 王建磐 . 中国教师教育 :现状、
    问题与趋势 [J]. 教师教育研究,
    2004(5).
    [3] 幺加利,王静 . 论高等师范院校
    的改革路向 [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4).
    [4] 顾明远 .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
    思 [J]. 教师教育研究,2006(6).
    [5] 刘旭,白解红 . 我国教师教育转型
    期师范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略论 [J].
    教师教育研究,2006(3).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