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支气管镜;肺大咯血;微导管置入
中国论文网TW|(EH-c{中国论文网Mza^t*A
N'h1t$m肺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常见病因多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多数肺大咯血经积极内科常规综合止血后咯血会很快停止,但仍有不少患者的大咯血难以控制,甚至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急诊止血方法和途径是目前呼吸内科临床急救所关注的方向。我院近期采取支气管镜下B5?2C微导管置入成功急救肺大咯血2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论文网+ET(LOs+o7i1\*g/m H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kGe:yT(g z$k1J0 资料与方法
Ex.cdZ5O@P!^0中国论文网7BtNsp 1.临床资料 ①例1,男,47岁,因咳嗽、咳痰3天,大咯血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晚于家中咯鲜红色血液数碗之多(每次出血量100 ml以上),入院后予以白眉蛇毒血凝酶1 ku 肌注q 6 h;止血敏2.0 g,止血芳酸0.4 g,维生素K1 10 mg静滴qd;善宁100 μg静推后再予以善宁300 μg持续泵入,经上述处理24 h后,患者仍有咯血,遂改用垂体后叶素5 u静推,后予以垂体后叶素30 u静滴24小时维持处理。仍再次大咯血。急诊床边胸片提示右上肺结核。②例2,男,28岁,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夜间一次性咯出鲜红色血液量约500 ml,予以白眉蛇毒血凝酶1 ku 肌注q 6 h;止血敏3.0 g,止血芳酸0.3 g,维生素K1 30 mg静滴qd;善宁100 μg静推后再予以善宁300 μg持续泵入,经上述处理后,次晨患者仍有咯血,遂改用垂体后叶素5 u静推,后予垂体后叶素30 u静滴24 h维持处理,仍一再咯血。急诊胸部CT提示右上肺结核并空洞形成。
中国论文网O] qQ.re3UP?t中国论文网iFvG{? 2.操作方法
S0J)R;u%[6J{2o0Cz+y Z3O`'i-W0 (1)例1患者按照急诊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准备要求进行,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 mg,同时肌注安定10 mg,并口服可待因30 mg,术后48 h可待因30 mg tid。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血氧、呼吸变化,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先以6 mm气管镜插入,由于其工作通道在2.8 mm以上不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和影响镜下视野观察,边插入边以镜下凝血酶和肾上腺素止血,直至寻找到目标支气管,随后,观察片刻以进一步确认是否为肺内出血所在支气管管口。在继续局部镜下止血同时,迅速更换5.3 mm气管镜,沿2 mm工作通道插入导丝。见右肺上叶尖亚段支气管活动性出血,支气管镜直视下予以“凝血酶、肾上腺素”止血3次后,仍见活动性出血,遂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先下引导导丝于右肺尖亚段活动性出血部位,再沿导丝放入微球囊导管,气管镜下见球囊导管到达出血部位后,经球囊导管工作通道注入1.5 ml生理盐水,球囊完全扩张后堵住右上肺尖亚段支气管口,再观察几分钟确定出血完全停止后,退出导丝,气管镜观察仍未再见有出血后予以拔出气管镜,并固定导管于鼻梁处。记录放置时间及导管位置。术中患者无特殊情况出现,术毕安返病房。
中国论文网zj5Sm3ocl中国论文网9D7f$X)sa ~N/La,S[J (2)例2术前准备同上,为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急诊胸部CT平扫后,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见肺尖段的两个亚段同时活动性出血,先下导丝于右肺尖一亚段支气管口,后以同样方式放置第二根B5?2C型导管封堵另一活动性出血支气管口,气管镜观察两亚段均未再见有活动性出血后予以退出气管镜,并固定导管于鼻梁处。记录放置时间及两根导管位置。术后患者无特殊情况出现,术毕安返病房。
\w;^4|]3KwI07GE*m7EF3u
y7b `0 (3)术后处理与护理。2例患者在术后安返病房8 h左右,经气囊导管回抽0.7 ml液体,目的为避免球囊长时间压迫支气管黏膜,造成黏膜坏死。观察15 min后,再注入等量液体以重新固定球囊位置。术后摄床边胸片了解球囊导管是否移位。第一例,观察24 h后摄床边片,球囊无移位;第二例,观察48 h以上摄床边片,球囊无移位。同时每隔2 h,通过B5?2C型导管的注药通道回抽吸,观察有无新鲜血液从而判断肺内出血是否停止。第一例,无血性液体回抽,无需注入药物。第二例,术后数天依然有新鲜血性液体回抽到注射器中,随后采取500 u凝血酶注入,每2 h一次,直至72 h后,回抽无血性液体,停止注入凝血酶。术后仍继续针对病因治疗和全身给予止血药物的应用。
中国论文网B
lkD]6|m"k.g#ee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 e3H7j$M'i f\T 结 果
#|dE@0U,x |3u0中国论文网;tw[DPb 2例支气管镜下手术操作顺利,术时约30 min,术中出血量均在120 ml以上,第一例待球囊完全扩张时出血即刻停止。第二例术后出血即刻明显减少。第一例观察24 h顺利拔除微导管,未再出现出血。第二例48 h后拔除导管,仍见少量痰中带血并且持续3天左右,随后也完全停止。2例患者随诊半年至今未再次咯血。
c
O0G8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