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2013年11月20日 10:36 作者:李 雯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李 雯
(南京市秣陵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学习与了解西方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并且我们要学会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才能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去认识他语言的变异,以及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吸收对方的文化信息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探究了英语教学中一些“文化错位”的现象。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一、词汇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一)颜色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词义都具有概括性,颜色词也不例外。汉语中“红”就包含了无数种有细微差别的颜色。“大红、粉红、橘红、品红、肉红、水红、桃红、腥红、血红、嫣红”等几十种颜色都属于红的范围。不同语言间的颜色词有各自不同的颜色意义,因此在英汉对译中有时就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等值词。如black tea(红茶,汉语不叫“黑茶”),可是红糖却是brown sugar(而不是red sugar,化学上叫“黄糖”),brown bread(黑面包),black cloth(青布,不一定是“黑布”),purple wine(红葡萄酒,不是“紫色酒”,blue films(黄色电影不是蓝色电影),green-eyed(眼红,不是眼发绿),而with red eyes则指眼睛哭得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