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计算机论文
  • 一种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

    2015年1月09日 13:19 作者:韩 波 章荣丽

    一种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中国论文网FLG'?;J5R0V&Gh

    韩 波 章荣丽 陕西省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中国论文网&{^;a U E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基金项目(11SKY005); 商洛学院基金项目(10SKY016) 中国论文网.e:U:Q uDL(hvR.|

    【文章摘要】 中国论文网(Ded6k#D.F+M;^

    从基本认知出发,提出了一种多视觉的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方法,将系统需求描述从三个角度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 最后对这种多视觉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方法进行了评价。

    { n`-R{t0

    【关键词】中国论文网o}?\lh1?'b4kG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过程模型; 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

    "Z:n}_~ SV0

    0 引言中国论文网Hhpo'bG&gxa[

    系统开发由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等一系列活动组成,而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需求分析不当,整个系统开发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尤其是系统功能需求的获取更是重中之重, 功能需求的获取不但非常困难、极易出错,而且要和用户经常沟通交流,如何准确的从系统功能需求描述中获取系统的需求是项目获取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在系统开发中,一般采用面对面沟通来获取需求,这样往往会因为个人理解不一样而出现偏差,为了能够准确获取系统需求,我们希望将系统需求描述从不同角度转换成各种模型,形成一种多视觉的需求模型,从中抽象出系统真正的功能需求。中国论文网%Gm~!d'O7xb

    从系统需求描述所包含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来全方位描述系统功能需求信息。因此,本文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将该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先转换为过程模型,再基于过程模型,将需求描述转换为其他需求模型,最终建立一种多视觉的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模型。从中抽象出图书管理系统真正的功能需求。

    y ~ G R CY]0

    1 系统功能需求描述中国论文网_ x@0KRSKC)Q

    对于图书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的功能需求描述如下:

    'Y8I ~f},V j]3\0

    (1)登录者根据身份不同可进入不同页面,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

    /x$t&@ d1h/P|0

    (2)可实现书籍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

    x([4Z!Il {f'E'a0

    (3)可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中国论文网^6?VP`z

    (4)可实现借书,还书,预订书籍,续借,查询书籍,过期处理和书籍丢失后的处理。中国论文网3r*k@7P3P ~7g7c7[5s

    (5)可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自动借还书功能的实现。中国论文网vu x9lDp qi*mV"R7iZ

    2 系统功能需求建模过程

    *Q-D.l*I:ks} e1e0

    为了从需求描述中准确获取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从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和交互模型三个角度来分别对系统的需求描述进行建模,通过这三种角度模型的建立,从中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确切的功能需求。

    +o g7]Kx9kTv0

    2.1 过程模型的建立中国论文网:C^ uMpjd

    我们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的理解,对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描述有了全局的把握,再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在转换过程中,利用UML 建模中的活动图来将需求描述转换为过程模型,与过程模型相关的有活动状态、活动, 中国论文网 s5A c G%t8E Gr$iK

    图3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交互模型

    E3^E(L_'Gs-~\0

    图1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过程模型

    R;l N5m5^i(zu^"l0 图2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对象转换模型

    在整个需求描述中先找到活动起点,活动终点,从起点到终点间再识别出活动。对于简单的需求描述,可以使用单个过程模型,如果需求描述过于复杂,可分层,采用逐步细化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构建其过程模型。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描述,可构建其还书功能过程模型如图1 所示。中国论文网 R1_ {j+au

    2.2 对象转换模型的建立

    9I6z6K:a/W;X0

    在系统需求描述中,存在着对象的一些动态变化,可以通过构建对象转换模型来描述这种动态变化。对象转换模型可以利用UML 中的状态图来建模,与对象转换模型相关的有状态、状态迁移和事件这几个关键要素,对象转换模型的构建可从需求描述中先找到起始状态和结束状态, 再通过事件的激发慢慢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外一个状态。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我们可构建其还书功能对象转换模型如图2 所示。

    8_$B#x3Q;Q Zq/M3F0

    2.3 交互模型的建立中国论文网PZH)_9D

    在系统需求描述中,除了对象的一些动态变化外,还存在着很多的参与对象, 对象与对象之间往往有很多交互,为了将对象间的交互关系体现出来,可以建立对象间的交互模型。对象间的交互模型可以通过UML 中的时序图来建模。与交互模型相关的要素有对象、生命线和消息。在构建交互模型时,先要找到模型中相关的对象,再识别对象与对象间所存在的通信消息,最后再标识出消息所发生的先后顺序。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可构建其还书功能交互模型如图3 所示。中国论文网8P q&t8J6R!n#U[

    3 系统需求建模评价中国论文网 w)V%r kH"yR n0k@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模型设计,为了验证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建模的效果,我们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通过调查的方式来客观评价这种多视觉需求建模的可用性和满意度。

    G$d$EW2t4B[qM ^0

    我们从抽取10 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在限定时间内要求其将图书管理系统某一方面的需求描述转化为三个角度的功能需求模型,并在最后要求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 所示。中国论文网 JpM1t*w,Ed7@

    表1 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可用性评价结果中国论文网i]g2c t G9H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种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是确实可行的, 可以帮助我们从需求描述中准确获取系统的功能需求。

    mz2n G^6R1GI;j0

    4 结束语中国论文网7G PAX*}d$d-t

    从图书管理系统出发,提出了一种多视觉的从系统需求描述到功能需求模型转化的策略,并通过调查的方式验证了这种多视觉功能需求建模的方法是确实可行的,可以大大提高功能需求获取的效率。中国论文网y,c _g)V2\4KW*d!aa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f4hdz [

    [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第5 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hLAf7J'Zo:g0

    [2] (英)萨默维尔, 软件工程(第9 版)[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w ]Kok)m"zaI9C0

    [3] 李代平, 软件工程(第三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B9V;sn}H!ae0

    [4] 刁成嘉,UML 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X-bd9ZeJ0

    [5]( 美) 福勒,UML 精粹: 标准对象建模语言简明指南(第3 版)[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中国论文网"AJ!DQ f3Y E.T t

    [6] 王先国,UML 统一建模实用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G"V`FMg,M&V0

    [7] 肖岗, 张广泉,UML 在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 年01 期中国论文网 } Z gnE(X4F3N

    [8] 周莹, 张宇华,UML 及其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04 年04 期中国论文网"P'X;{ [\n

    [9] 申凯, 王娟, 统一建模语言UML 的研究[J], 软件导刊,2007 年19 期中国论文网DMmeE-dW"J@0N

    [10] 张毅, 基于UML 图书管理系统的建模与设计[J], 电脑学习,2011 年02 期

    E0V _bG)R0

    [11] 曲维娟,UML 中各种图形工具的科学选择与灵活应用[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02 期

    jF8oi:b\X0

    【作者简介】

    Xj z;n:kr ce2?0

    韩波(1978 - ),性别(男),陕西省商洛市人,讲师,硕士。

    :T.G"X?Ab9[b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