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首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3年1月21日 10:26 作者:lunwenchina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目攻克了四大世界级难题,形成了五大创新,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曹耀峰作为特等奖项目代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中国石化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峰作为特等奖项目代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
同时,中国石化还有“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调控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应力强水敏深层井筒稳定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攻克了四大世界级难题,形成了五大创新,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大创举,对国家天然气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的理论、技术、标准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中国石化在四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已探明储量4122亿立方米,该勘探成果于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中国石化启动了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全面开展了普光气田开发建设,毅然挑战特大型、超深、复杂山地高含硫气田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的主供气源。
开发普光气田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超深高含硫气田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复杂,投资风险高,必须攻克少井高产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二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腐蚀性极强,普通钢材几小时就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必须攻克腐蚀防护技术难题;三是天然气高含硫化氢和有机硫,必须攻克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和硫黄安全储运的难题;四是硫化氢浓度高达1500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必须攻克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难题。
经过近7年的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工程建设者攻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石油人努力探索的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实现了普光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创新形成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成果,并在普光气田实现了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