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罗森塔儿效应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启示

    2014年7月26日 09:42 作者:王红玲
    罗森塔儿效应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启示
    王红玲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摘要:教师的情感动力作用不可小觑,来自教师的真挚感情和殷切期望,往往是后进生成长和进步的原动力。教师在做班级中的
    后进生转化工作时,应汲取“罗森塔儿效应”给予我们的启示,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实现学生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罗森塔儿效应;后进生;教育
    罗森塔儿效应也即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
    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
    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
    尔和雅格布森在 1986 年在美国一所小学,从不同年级里抽出部
    分学生进行“测试未来发展”的测试,最后,他把一些“最佳发
    展前途者”的名单悄悄交给校长。八个月后,罗森塔儿重返学校,
    再次做智力测验,不出所料,当初名单所列学生,其智力发展都
    达到了较高水平。校长对心理学家表示敬佩,但罗森塔儿却微笑
    着并表示,这些“最佳发展前途者”并非是他们精心筛选,而是
    他们信手圈定。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为“罗森塔儿效应”。
    罗森塔儿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突出。那些受老师喜
    爱或关注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会有较大
    进步,而那些受老师忽视甚至歧视的学生有可能一蹶不振,无所
    作为。这也体现了暗示的积极作用,他人的下意识会不同程度地
    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和观念。人们倾向于不自觉地接受来自自己喜
    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与暗示。罗森塔儿效应告诉我
    们,要想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就对这个人传递积极的
    信息和期望;反之,向一个人传递的是消极的信息和期望,则会
    令他自暴自弃,逐渐放弃努力。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班级里的学生个个都优秀,但是,“十
    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这是正常现象。在每个班级中,
    都会有被称之为差生或后进生的学生,有的学习差,有的纪律性
    差,有的思想品德差,有的几个方面都差。由于后进生在不同程
    度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弱点,多数情况下,同学们不太乐
    意主动与他们接触,甚至有的教师也对他们漠然处之或视而不
    见,使这些本来就处在集体边缘的群体备受冷落和忽视,天长日
    久,越发加剧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以及综合素质的下降。
    作为教育者,不仅热爱班级中的优等生,更应该密切关注那
    些差生、后进生。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
    等待。”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对待学生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和
    方法。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很多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
    觉中运用这种期待效应——罗森塔儿效应。
    一、对症下药——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做什么事情,方向对了,才会越来越接近目标。对待后进生
    转化工作,首先要摸清学生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作为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待表现不好或犯错的学生,切忌不分青
    红皂白就训斥一通。 就象医生治病一样, 不经病情诊断就开药方,
    不但治不了病,还有可能贻误或恶化病情。因此,老师必须及时
    准确地发现学生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学生
    予以帮助。
    首先,对需要重点帮助教育的学生,必须细致观察其在学校
    的日常表现,对他的学习生活做必要的记录,有助于发现产生问
    题的征兆;其次,逐渐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或成长环境,因为不
    良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人际关系交往,往往是诱使学生产生问题的
    主要因素;第三,与后进生的接触应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教师只
    有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陈述,学生才会有被理解、被尊重、
    被信任的感觉,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二、以真诚的爱心启迪后进生的心灵
    有位班主任曾说过:“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感,没有
    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流于形式,不能停留
    在言语上,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更应
    如此。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很容易把教师当作他的第二位
    母亲或父亲,这时候,教师理应满腔热情,把每个学生看作自己
    的孩子,以真心和爱心对待他们。教师的爱,是启迪后进生心扉
    的钥匙,是促进后进生奋进的动力,也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
    的催化剂。 实践证明, 情感的交融是实施教育的良好基础和开端。
    没有了爱的教育是没有苍白无力的,也必定是失败的教育。
    三、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把握好教育时机
    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时,总希望自己的工作早日出现成效,然
    而,教师如若忽视了最佳的教育时机,一味地强调教育动机,往
    往会事与愿违。教育有时候就象烹饪,需要看“火候”,后进生
    的转化工作必须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
    间,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方能受到恰如其分的教育效果。所谓
    恰当的教育时机,是指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和感化的时机,这通
    常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关,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
    识,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
    四、育人要有耐心,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有的是
    表示要痛改前非,但过段时间又犯同样的错误;有的是已经改正
    错误,但自尊心难以树立起来,自卑感严重。对待这种反复现象,
    教师要沉着、冷静、耐心和信心。
    首先,教师要分析后进生出现反复的原因,及时地疏导教育
    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应尽
    量帮助学生消除外界因素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教师要
    善于从学生的变化中看到学生的优点或进步的方面,并及时给以
    肯定和鼓励。当然,作为教育者,在批评后进生时,一定要做到
    粗中有细、严里有情、不揭伤疤、不算老帐、不伤自尊心。
    教育的基础植根于真挚的情感,而教育方法则是一种艺术。
    教师只有真正地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后进
    生,付出真挚的爱心和贴切的关心,并巧妙地运用科学的行之有
    效的教育方法,脚踏实地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的辛勤
    付出总会换来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任小艾. 我的班主任工作[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2]王秋艳,李光奎.“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对班主任工作的
    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刘红伟,高长江.探究罗森塔尔效应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
    用[J].考试周刊,2009,(7).
    [4]杨震.“罗森塔尔效应”与“赏识教育法”[J].现代家教,
    2002,(5).
    [5]马小茹.素质教育与“罗森塔尔效应”[J].教育科学论坛,
    1999,(6).
    作者简介:
    王红玲,女,1972年出生,河南获嘉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
    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教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