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2011年5月24日 10:23 作者:马冬梅【摘要】 结合2000年至今有关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药文献,对CVA在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分型;综述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隐匿型哮喘[1]、过敏性咳嗽,是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是儿科较难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5 %~2 %,婴幼儿可达5 %左右,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约占1/4左右[2]。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的发病率和确诊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中医药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治疗小儿CVA 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CVA在祖国医学中尚无统一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中医临床医师依据各自的诊疗经验,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CVA的病因病机做出多种探索研究,得出了各自的辨证方法。本文主要就2000年以来中医对CVA 的辨证分型研究作一综述。
在传统中医古典医籍中,没有与CVA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但对咳嗽、哮喘的论述很多。与本病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虽无哮喘之名,但已有“上气”“喘鸣”等类似本病的描述。古代医家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认识病因,尚未从诸多咳嗽症状中来划分区别CVA为独立的一个疾病。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咽痒,甚者可出现胸闷、气喘等;且本病又具有慢性迁延、顽固难治及反复发作等特点。从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特点分析,医家们大多将其分属于“咳嗽”“哮病”“喘病”“痉咳”“咽源性咳嗽”等不同疾病范畴。王烈[3]认为“哮咳”虽无哮鸣之状,但咳之因与哮喘相似,并率先提出“久咳痰郁终成哮”,首倡“哮咳”病名。而晃恩祥[4]则认为,本病虽属哮喘,但以咳为主,特点似以风为本,有“风咳”之状,故暂名为“风咳”。
1987年4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在成都讨论小儿哮喘的诊断及分型标准时,首次将各地对小儿的特殊性咳嗽一病的五花八门的称呼,统一称为“过敏性咳嗽”。1992年10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将过敏性咳嗽改称为CVA,进一步明确,此种过敏性咳嗽,不仅是过敏性,而且列为哮喘的一种变异性,病名的更新是一大进步。
1传统辨证分型及治疗
盛丽先[5]将本病辨证分为5型:(1)肺虚失固、风邪久恋证,治以益肺固表,疏风宣窍,方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2)风燥伤肺、咽失濡养证,治以祛风润燥,养阴濡咽,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3)热痰恋肺、肺失清肃证,治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用清气化痰汤合桑白皮汤加减;(4)湿痰阻肺、脾失健运证,治以健脾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5)痰食互滞、胃失和降证,治以消积导滞,理气化痰,方用保和丸加减。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王东梅等[6]将CVA 分4 型论治。风寒外感型方选三拗汤加减;风热外感型用银翘麻杏汤;肝火犯肺型以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肺脾气虚型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
林扬芳[7]结合活血化瘀法将CVA分为4型。①肺热型:治以清热化痰,活血止咳。药用:桑白皮、桔梗、浙贝母、黄芩、鱼腥草、麻黄、蝉蜕、僵蚕、地龙、丹参、赤芍、桃仁、甘草。鼻塞流涕加紫苏子,呕吐痰涎加莱菔子。②肺阴虚型:治以养阴润肺,活血止咳。药用:南沙参、黄芩、川贝母、枇杷叶、北杏仁、炙麻黄、蝉蜕、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甘草。便秘加火麻仁。③肺脾气虚型:治以培土生金,活血止咳。药用: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麻黄、蝉蜕、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甘草。纳呆、大便稀溏去桃仁,加神曲、山楂。④肺肾两虚型:治以补益肺肾,活血止咳。药用: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黄芪、丹参、赤芍、炙麻黄、蝉蜕、僵蚕、地龙、甘草。同时口服酮替芬片,取得很好疗效。康立媛[8]将本病分9 型论治。风寒束肺型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以苏子降气汤加减;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风痰阻肺型治以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方用定喘汤加减;痰热壅肺型治以清热化痰、清肺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寒饮停肺型治以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肝郁气逆型治以疏肝理气、降逆止咳,方以四逆散加减;肺气虚弱型治以补益肺气、固表止咳,方用玉屏风散加减;脾气虚弱型治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肾虚不纳型治以温补肾气、固本止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共治疗98例CVA 患儿,总有效率92 %。李会霞[9]根据辨证选用以下方法治疗。(1)祛风法:药用桔梗、杏仁、蝉蜕、僵蚕、地龙。偏风寒者加麻黄、紫苏子;偏风热者加浙贝母、菊花。(2)助阳法:药用桔梗、肉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僵蚕、甘草。(3)养阴法:药用沙参、五味子、百合、玉竹、川贝母、麦冬、桔梗、桑白皮。(4)化瘀法:药用桔梗、枳壳、僵蚕、红花、桃仁、杏仁、当归。易俊忠[10]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寒咳型、热咳型、寒热夹杂型。寒咳型治以温肺止咳,药用炙麻黄、干姜、细辛、杏仁、半夏、紫苏子、僵蚕、甘草。热咳型治以清肺止咳,药用炙麻黄、生石膏、杏仁、葶苈子、青黛、细辛、甘草。寒热夹杂型治以温凉并进,药用炙麻黄、生石膏、杏仁、干姜、细辛、蝉蜕、青黛、车前子。结果总有效率9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