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反思电子技术基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014年11月27日 13:25 作者:林允筑
    反思电子技术基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林允筑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职业教育中心)
    【摘 要】对中职学生而言,眼下的电子技术课程存在课程过多、过难现象。学生出现因为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教学中
    消极的学习行为。面对这一缺爱的特殊学生群体, 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实训项目的训练, 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并将动手操作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特点 教学问题 教学现状

    3z7gF"db+kLTV*[0
    中职学校常存在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问题学生多,逆反情绪多的“四多型”学生。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容易形成缺爱、缺勇、缺信、缺敬、缺情的“五缺型”无力感动的特殊学生群体。
    眼下的电子技术课程存在课程过多、过全、过难,学科化的课程结构等现象。学生出现因为听不懂、学不会,课堂
    教学中消极的学习行为。面对这一缺爱的特殊学生群体,我们应该及时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性的策略。
    实训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独立专题进行电路的制作与调试,通过实训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实际操作技能。经过多年实践,实训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
    出来,从而推动了课堂教学,使实训课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学期,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教导处的部署,本学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

    +qM.Z%?o ~$Id O0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特点
    一体化教学法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 ; 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
    学形式一体化实施; 教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
    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同常规教学法相比,一体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
    中国论文网&|'k`o_7z,LJ
    1教学的组织者不同
    常规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者主要有理论教师、实训指导师等,其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而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组织
    者主要是一体化教师,即理论讲解与操作辅导为一人所承担。显然,一体化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其本身所具有的
    知识也是多方面的,既要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更要有丰富的课堂组织与管理经验。

    !W4q,?rI.M f0
    2教学的场所不同常规教学的场所主要有理论教室、实训车间、实验室等,
    而一体化教学的场所主要是一体化教室。一体化教室是将理论教室、实训车间、实验室合为一体,其间即包括理论教学
    用的桌椅、 黑板, 也包括实操教学用的设备、 工具、 仪器仪表,还包括现代教学手段所用的电脑、投影、音响、电子黑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所以一体化教学场所设备多,其管理较常规教学场所的管理要困难得多,特别是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使用班次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T-g? R8G7Eo5k-h0
    二、新形势下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课时压缩前提下的教学内容保证我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电类课程的课时不断压缩,但教学
    内容广而博,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诸如知识把握不足、内容讲解不到位等困难。电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初中物
    理和数学方面的基础和兴趣,由于选择中职就读的学生存在初中因为诸多因素错过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基础偏弱。因
    此,教师必须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将电路知识、模拟电子知识和数字电路知识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选,
    形成适合于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内容体系结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满足教学的要求。

    iOw$[7dl/O6Gk0
    2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过程
    成败。由于是非电类专业, 学生往往认为电学课程是“副课” ,不重要,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如何在教学
    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电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是教学人员面临的问题。在教学过
    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授日常生活中电子应用实例(音乐门铃、报警器、感应灯、电子钟等) ,讲授
    学生新型电子产品 DIY 案例, 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措施,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K+H[:o3oq2YP0
    三、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缺少新的教学方法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但
    是目前的课堂教学只是围绕电工电子教学的教材而展开,缺少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使得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能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陷入知识简单重复的尴尬地位。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既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又提高专业实践操作水平称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实际研究,结合现阶段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电工电
    子教学的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中国论文网&AkI8^E;Y
    2缺少实验教学的创新电工电子教学的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阶段
    的教学情况来看,各类高校对于电工电子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缺少相关的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还在重复着类似于高中
    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现今的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加强理论学习的认识性而设置的
    验证性的实验。如单级放大电路性能的研究、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功能验证等实验。对于此类实验来说,学生很难产生较
    高的期望,验证的结果往往也都在学生的预料之中,不会有任何的意外。这种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往往也是固定的,学
    生参与设计的情况特别少。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学生一味地依靠书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一旦出现书本上没有提及的
    情况,就会束手无策,这就明显是教学上的失误。
    中国论文网X5\/j}c"~iiT
    3缺少学生实训环节电子电工教学不同于其他理工类教学,其实训要求是比
    较高的。但是,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却缺少专门的学生实训环节,即使有也一般与实习训练合二为一。要知道实训不同于
    实习,实训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教学,在电工电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操作概念,是不能被取替的,
    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实训环节,保证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效显著,表现为 :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教学过程 ; 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并提高了教师的教案质量 ; 构建《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知识体系。路漫漫,我
    将在教学生涯中且行且思,心中有学生,怀揣梦想,追寻职业梦。
    中国论文网6D;P;tX*_5[:@z
    参考文献
    [1]王仁祥.电力新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