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 DHS 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5年12月11日 09:34 作者:姜世峰 许生领 马子君 鲁 木
    DHS  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姜世峰 许生领 马子君 鲁 木
    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骨科,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 年 9 月至 2011 年 4
    月收治 28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 12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 71.2 岁(64~85 岁);右髋骨折 13 例,左髋骨折 15 例。
    按照 Tronzo- Evans 分型:I 型 6 例,Ⅱ型 11 例,Ⅲ型 8 例,Ⅳ型 3 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6~18 个月,平均 8.3 月,
    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 3.2~6.5 个月,平均 4.1 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螺钉切出;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HS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完善围
    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25-0240-01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占髋部骨折 65 %
    [1] ,常
    合并有骨质疏松及其他内科疾病,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卧床时
    间长,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褥疮
    等,严重的可引起死亡。为使患者及早活动,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和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
    固定是合理的选择。自 2007 年 9 月至 2011 年 4 月应用动力
    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8 例,取得良
    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8 例患者中,其中男 12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
    71.2 岁(64~85 岁);右髋骨折 13 例,左髋骨折 15 例。按
    照 Tronzo- Evans 分型:I 型 6 例,Ⅱ型 11 例,Ⅲ型 8 例,
    Ⅳ型 3 例。受伤原因:跌伤、摔伤 16 例,车祸伤 9 例,其
    他伤 3 例。合并症:高血压患者 14 例,糖尿病患者 8 例,
    有脑血管病史 6 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5 例,慢性肾功能
    不全 2 例,肝硬化 1 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即行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制动,以减轻疼痛和消
    除创伤反应。常规作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拍摄伤侧股
    骨上段髋正、侧位片,了解骨折块形状及骨折块的位置;常
    规应用抗凝剂及扩血管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积极治疗高
    压、糖尿病等内科基础疾病,排除手术禁忌症,待病人情况
    稳定后及时行手术治疗。
    1.2.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手术床上。
    首先在 C 型臂 X 线机透视下牵引闭合复位,满意后维持患
    肢于外展、内旋位,并将患侧髋部垫高 10°~15°。将 1 枚
    克氏针置于患髋前方,前后位 X 线透视下移动克氏针,使针
    与股骨颈轴线方向一致,其投影位于股骨颈中下 1 /3 交界
    处,以克氏针与股外侧交点为手术切口上界标志,作股外侧
    切口。切开阔筋膜及股外侧肌,显露大转子及其下方 10cm
    长的股骨外侧骨面,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对于个别股骨小转
    子附近内后侧的大骨块可在复位后用较长的皮质骨螺钉先
    固定,以便尽可能恢复内侧股骨皮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
    大转子顶点下方 2~3cm,在外侧皮质前后中点钻孔,在股骨
    颈前从股骨外侧骨面前沿股骨矩及颈插入导针使导针紧贴
    股骨颈,此针可作前倾角参考,于钻孔处在股骨颈干角定位
    器导引下和插入导针平行打入导针,这样导针可有合适的前
    倾角和颈干角。C 型臂 X 线机下确认导针满意后,测量髋螺
    钉的长度,使其植入后位于头下 0.5~1cm。沿导针完成扩髓
    及攻丝,置入髋螺钉后,钢板置于股骨外侧,分别置入皮质
    骨螺钉,拧紧髋螺钉尾端螺帽,完成加压。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积极处理并存的其他系统疾病,常规应用抗生素
    5~7 天,继续抗凝治疗 3 天,引流量<50ml 时拔除引流管。
    患肢外展 15°~20°,“丁”字鞋固定。术后第 1 天患者即
    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练及踝关节伸屈活动,以防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第 2 天即坐起;术后第 3 周起鼓励患者在
    家人陪护下扶拐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对不稳定性骨折和粉
    碎性骨折者或伴有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应推
    后,需 8 - 12 周后照 x 线片有骨痂后才能负重行走。
    2  治疗结果
    本组 28 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 6~18 个月,平均
    8.3 个月。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
    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愈合时间为 3.2-6.5
    个月,平均 4.1 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螺钉切出;出现
    髋内翻畸形 1 例,余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按上述疗效
    评定标准,本组手术治疗患者优 18 例,良 7 例,差 3 例,
    优良率为 89.2%。
    3  讨论
    DHS 是通过较粗的拉力螺钉及带套筒的侧方钢板将股骨
    头颈与股骨干固定为一体,既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又有
    静力和动力加压及张力作用。套筒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
    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直接传导至骨而非内固定物,
    可以使骨折沿滑动的股骨颈螺钉移动而嵌压,从而使骨折移
    定并且使断端有应力刺激促进骨愈合。器械简单有效、操作
    方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因此采用 DHS 用于内固定
    为目前治疗转子间骨折公认的办法
    [2] 。同时 DHS 用于稳定型
    转子间骨折能有效承受负重载荷,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此
    外,DHS 固定损伤小、定位准确、稳定性好,135°的钉板结
    构符合股骨颈粗隆中骨小梁排列顺序,使骨折剪力转为轴向
    力,符合生物物理要求,钉头部螺纹对固定的转子间骨折有
    自锁作用,抗弯能力强,钉板不易发生脱节,有利于骨折愈
    合,尤其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此外,DHS 的侧板近端有一套筒,可以使螺钉在套筒内
    有一定程度的滑动,以适应骨折愈合时难以避免的塌陷[3]。
    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老年人早期离床和减少因骨折
    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DHS 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技术成熟、
    创伤小的优点,仍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当前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4] 。
    参考文献
    [1]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0.
    [2]沈洪兴.骨创伤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24(4):243-247.
    [3]HaidukewGch GJ,Bery DJ.salvage of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chanter hip fractures[J].Clin
    orthop,2003,4(12):184-188.
    [4]张保中,邱贵兴.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
    华创伤杂志,2005,21(8):582-584.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