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游戏公平吗》案例及分析

    2014年12月17日 14:23 作者:李思瑗
    《游戏公平吗》案例及分析
    李思瑗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22)
    中国论文网d j+Ez'xm
    【目标阐述】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教材提出的具体学习任务 :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中国论文网~O5eN6[hk|.U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
    大小 ; ②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 ③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建立随机观念 ; ④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
    问题的能力。
    中国论文网+{F eQ5dMe
    (2)数学思考目标 :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
    活动过程,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中国论文网.}6l-P)gX
    (3)问题解决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究相结合,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
    定性,初步建立随机观念。

    1o/d*g*Ew@'R4y0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发展“用数学”的
    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
    中国论文网U(W#c,~*hz6h"D:~
    【案例过程】一、活动引入[ 师 ] : 在平常的比赛中,比如足球赛或篮球赛,裁判一
    般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比赛双方的场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 生 ] : 掷硬币的方式。这样是为了保持比赛的公平性
    [ 师 ] : 很好。其实,我们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有趣的游戏以及它们的游戏规则, 可是, 是不是每个游戏都很公平呢?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通过亲手做试验, 研究 “游戏公平吗” ? (板书)

    3e8Y R\#M{(N?0
    【评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比赛都很熟悉,而对于裁判利用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场地这个事实也非常清楚。通过
    生活化的事例,引发学生对游戏规则的思考。

    %peO#AOb)\H z4VW0
    二、自主探究
    1.  游戏一 :
    转动转盘,谁得分高,谁赢。 (在课前,请学生准备好的两个转盘,除了表盘显示区域不同,而其他完全相同)
    出示游戏规则 :

    1lQ$nA*? O!B|0
    1. 甲自由转动转盘 A,同时乙转动转盘 B。
    2. 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
    3. 如果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
    4. 转动10次转盘,记录每次得分的结果,得分高的人为胜者。

    +Y+s I?1jX0
    【要求】
    (1)两人为一组进行游戏 ;
    (2)以表格形式记录每次游戏结果 ;
    【评析】通过学生之间的活动,除了得到最后的输赢结果外,还应引发他们对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转盘本身问题的
    思考。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显。而第二个问题的出现,起到了趁热打铁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X]5{r"\kW H Q5y
    2.  游戏二 :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 2, 3, 4,
    5,6。任意掷出小正方体后,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 ;
    若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乙获胜。
    中国论文网#L'FG}u3BG
    【研讨】分组研究,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规则。
    【反馈】大家对于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进行评价。
    【评析】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到“游戏是否公平”的结论,但也很自然地会对“为什么不公平”产生疑问。为了
    使得对“不公平”和“可能性大小”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要求学生从游戏设计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独立探究
    和小组合作的结合方式,更能体现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逐步建立随机观念。

    $p2IyT H[0LO$v:^e|0
    3.  小组合作探究 :
    (1) 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事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2) 游戏1,对于转盘 A, “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什么事件?“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对于转
    盘 B, “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什么事件?“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
    (3) 游戏2, “朝上的数字不是6”是什么事件?
    【评析】学生已经经历了活动,并对游戏和生活中一系列事件做了思考。问题串对前面做了总结,也对以前所学的知
    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即将出现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做了铺垫。
    中国论文网6aX1WfS
    4. 大组交流 :
    [ 问 ] : 对于刚才所讨论的不同类型的事件,请你试着用数学语言,或者数字,来描述 :
    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到1之间的数来表
    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D;{z:`*l0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答案有可能和书本上的不同,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肯定。同时也鼓励他们
    对答案的合理性进行思考。这也是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中国论文网JCx m|!{]
    三、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对于生活中的游戏,你能对它们的公平性进行初步的思考吗?
    中国论文网B-G%q,f8G*vo
    【分析反思】本课的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体验性的特点,因此
    我注重让学生亲自从事试验,引导学生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
    性。组织活动由浅入深,通过“自学规则——大胆猜想——试验验证——分析数据——修改规则——自己设计新游戏规
    则”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逐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和感受 : 游戏公
    平就是指游戏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 : 真知来源于实践,要用事实来说话。试验起到了验
    证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课,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关系,彼此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
    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间,以提高合作效能。本课的一系列活动,都
    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
    学习中学会合作,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总之,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发展 “用数学” 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作者简介:李思瑗,性别女,年龄33,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培训部主任。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