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实训中的安全问题及措施
2015年3月25日 09:10 作者:魏显文浅谈电工实训中的安全问题及措施
魏显文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工实训是一门要求很严格的实验技术课程,学生在实训中频繁出差错,造成较大的设备损失和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从电工实训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实训中影响安全问题的几个因素,并提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加强对安全问题的思想教育与技术防范措施,以及教师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有效安全措施。
【关键词】电工实训;安全操作;安全措施
电工实训是高等院校电类或非电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由于“电”的特殊性,给实训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平时实践环节少,实动手能力弱,带电操作既过分顾虑人身安全,又担心设备损坏,故而影响电工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怎样确保在安全实训的前提下有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电工实训中存在的安全因素
电工实训的过程中影响安全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人为操作不当或误操作、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实训室硬件不合理、设备或仪器仪表老化等几个方面。
1.学生操作不当或误操作
电工实训有标准的操作规程,每一个电路都有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图纸。如果学生不按照图纸要求和教师的指导去操作,容易导致操作不当或误操作使设备或人身遭到伤害。比如将220V交流电接到直流设备上;将380V的交流电接到市电误认成220V电压;使用测量仪器时没有做好接地,使仪器带电,学生触及设备时会受到电击等安全事故。
2.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意识
在实训中,许多学生忽略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意识的缺乏,粗心大意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发生。比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中,有些学生接线错误,不仔细检查就通电试车,致电源相间短路事故;通电试车失败后,没有仔细查找原因,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排除故障,容易造成触电事故;个别学生私自接线给手机、笔记本等充电,造成触电隐患。
3.实训室硬件老化现象
电工实训室的建设要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根据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的损害赔偿》第四条规定:学校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它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根据这一要求,电工实训采取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比如加装漏电、开路、短路、过量程等保护装置。但随着实验室长时间的运行,设备老化也是影响实验室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试验台在电压或电流旋钮损坏的情况下造成电压或者电流不匹配,或者接触器的老化造成控制电路失控等。
4.管理方法和条件不完善
电类实训在工科中是一门通用课程,做电工实训的专业班级多,仪器设备长期工作,故障发生也较多,因此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是很重要的。保证仪器设备可靠性的保障需要科学管理,设备仪器如长期不用,缩短了电容等器件的寿命,降低了设备仪器的可靠性。设备仪器长期不检修,导线绝缘层损坏,碰到金属形成通路,发生漏电等隐患。
二、针对电工实训中存在安全隐患采取的措施
1.师生树立安全思想
师生要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各类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思想上轻视和管理不妥,安全教育工作是不能忽略的。实训中每位学生都要有安全意识,教师在上课前要强调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从源头上切断用电事故的发生。
2.修订完善的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