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依赖性皮炎;糖皮质激素;面部
d0z8m,[ c(N_,X0中国论文网{R5d,Z Thc.g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导致的依赖性且又有特定临床表现的皮肤病[1],其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用由中药甘草提炼的复方甘草酸苷结合左西替利嗪片、羟基氯喹和本院配制的外用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8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论文网*h/}Fq4eF;a(z'?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0u_e*q
a8VL'bs
_ 对象与方法
中国论文网!c,JCRi;d中国论文网%q5Z:b3D*[)Z-I 1.对象 58例患者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男8例,女50例,年龄18~50岁,平均32.8岁。其中30例面部皮损表现为痤疮样或毛囊炎样丘疹。
1C'NE pd)I
e5kK07H"G9x `N!WqHbL0 2.入选和排除标准
}qF]vT+Sy.J0中国论文网T^D%|-@v9?7W (1)入选标准[2] ①有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史;②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水肿(少数为脓疮),还可出现脱屑、皮肤菲薄、毛细血管扩张等改变;③自觉局部有灼热、灼痛或瘙痒和疼痛,以及紧绷感,遇热(阳光照射等)或用刺激性药物、洗涤剂使皮损加重;④重新使用激素制剂后皮损可减轻或暂时缓解,停用激素制剂后皮损复发。
中国论文网2g)dr ~ vO1t!T中国论文网 rK.K'x%GN+H~ (2)排除标准 患者如同时患有心、肝、肾、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视网膜疾病,高血压,低钾血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不在此组病例选择范围。
中国论文网
S&|]+Xq/IIT
Mq#U!s`@3^{ Ex.{ K0 3.治疗方法
中国论文网j0H pM0J3r6}-YCp;L]mA `,b:xdI
O0 (1)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给予心理辅导,说明外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停用后病情会反跳,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由于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对外界各种理化因子的刺激十分敏感,如阳光照射、化学物质、冷热等,可使面部重新出现皮损或皮损加重。因此,提醒患者在治疗中尽量避免刺激,尤其是避免热刺激、光刺激。
+^8twm@g {q2]2k0Px.Y\
IW~0 (2)停用激素类制剂 停用激素类制剂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①对于连续使用小于3个月或间歇使用3~6个月者,立即停用。②对于连续用激素类药物超过3个月者或间歇使用超过半年者,缓慢撤药,改为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早晚各1次,2周后停用。
2R-e+T'l}v9hn0中国论文网9Uf`@oPS:Z+QY/ksq:^ (3)药物治疗 ①系统用药:所有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30~40 ml+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2~4周;口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5 mg/d,2~4周。同时根据病情选用羟基氯喹口服0.3~0.4 g/d。②局部对症处理: 根据患者皮肤的敏感程度选用3%硼酸湿敷或离子喷雾器冷喷面部,以患者自觉无刺激为度;或外用我院配制的维生素E乳膏。
I~~g0|8w0中国论文网6P)sOk"O!ObD's 4.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好转为30%≤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未改善。治疗前、治疗后4、8周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压、电解质及眼科检查。痊愈+显效合计为有效。
3z!\#Y%n-bI-g%B1D w0!X&Q6^,|};_sO0 结 果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L]+o5]^^IwFvTG0 治疗4周后痊愈8例,显效2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63.79%(37/58),治疗8周后痊愈20例,显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2.76%(48/58)。治疗期间,10例患者服用羟基氯喹有嗜睡现象,不影响治疗。治疗8周后,实验室检查、血压及眼科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l0w.fh w&i2j4T5b"j0讨 论
中国论文网2qU!x4f vU$?Bd&^+H'c{q|O
iK6b0 近年来,由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广泛及不规则应用或滥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包括变态和非变态反应两个方面。由于长期外用激素,一方面,激素发挥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重因其他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另一方面,激素本身可以诱导某些炎症因子的表达,特别是停药后1~2 周内更为明显,导致面部皮肤炎症的反复并逐渐加重, 从而产生对外用激素的依赖。目前在治疗上包括戒断激素,对多种炎性及非炎性皮损进行相应处理、控制感染、降低皮肤敏感性及对皮肤的保湿和屏障维护等。
中国论文网n2_ ~$Kv7v ]-^'m
yD uIsVKF&o f0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三帖皂苷,其苷结构与促肾上腺皮炎激素相似,有较强的ACTH活性,并能稳定细胞膜,抗炎症递质,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功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它既有激素样作用,又无激素的副作用,同时能逐渐减缓对激素的依赖,其本身还具备抗炎、抗过敏作用。又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良效[4]。左西替利嗪片为第三代抗组胺药,属于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其它的抗变态反应机制。有文献[5]报道采用羟基氯喹0.3~0.4 g/d口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良效。其机制为减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补体的活性,从而降低补体依赖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它还有一定的抗炎、抗组织胺、抗5?羟色胺和抗前列腺素作用。本组58例患者,经过包括心理、对症处理、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对面部有光敏的病例加用羟基氯喹等综合治疗,4、8周有效率分别达到63.79%,82.76%,取得较好疗效。证明上述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中国论文网4WR/f$?Y?"Jt1?wNK8^+C0kj0【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1RIx i.~:I` [1]顾 恒.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7,40(1):5.
aw6OFRh3I2a0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rkIJ5X%@A [2]陆洪光.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0):682-684.
中国论文网*c%g
}x _中国论文网\Ddf}4I [3]房武宁,徐 澎,任建军,等.舒肤特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67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4):284.
中国论文网`"P
o*qxl${TJ+V1\7S4N%P1|0 [4]黄发清,鲁昌宇,方 静,等.美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7):加3.
中国论文网`O7y-PJ-szSgFY中国论文网E9J-X\-q(N5q{,i] [5]李秉煦,林孝华,邵笑红.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1):6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