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
2010年8月11日 16:32 作者:陈煊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与技能操作,加之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但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_7S3~{#h*B0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渗透 中国论文网+t8ZS$PQO
长期以来,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与技能操作,加之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其实在教育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领导纲领》中,指明:信息技术课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我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
M0m;}d.e |-HS!\0 一、从教材里面发掘其中渗透的情感
6M'h
z9Sf!n8ST*? E0 旧教材里面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点与技能操作,而对于情感的目标涉及不多。新教材在情感这点上做了大量改进,增加了对情感的教育,基本上每节课都有一个情感目标。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传统文化教育,包括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感教育,均有涉及。在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目标的教材面前,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情感,只注重技能的教学注定信息技术课堂的失败。教师非但不能忽视里面的情感教育,而且单纯的照本宣科也不可取,更要在其中挖掘情感,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去提炼。
4QY wc(C,T0 例如《安全小博士》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表面看就是一些知识点的介绍,但其实深究一下,完全可以趁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计算机道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进一步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r5p9f{1dS"y|Q0 再如《各种各样的标志》一课,如果单纯注重技能教学的话,学生只是学到如何上网保存图片并分类保存,远远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课题既为各种各样的标志,看来本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特别的消防标志、交通标志,可以说与学生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当注重这一点,技能这时候反而是辅助,作为一种工具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去认识标志,学会看交通标志或者消防标志等,然后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