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壶构思理念和创作的分析
2015年10月12日 13:32 作者:范海燕
关于紫砂壶构思理念和创作的分析
Nd{)Y$B SxK$^)\H5k]0范海燕 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
.LZY!gs$vR0摘要:紫砂茶具和紫砂工艺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认可。紫砂壶无需釉彩的雕琢,细腻、典雅、有光泽。紫砂壶的形态各
H jN8w,U0异源于工艺师精湛的烧制技艺和天马行空的创意。紫砂壶的制作不仅仅是一门生存的手艺,更是一门艺术,它浓缩了工艺师们的创意
3rS e;[8]
jn$q0和心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创新与追求。
,]? M`VV%uc0关键词:紫砂壶;创新;艺术;追求
\(n,\6E$[{iKn0在陶瓷器具中,紫砂壶和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现今为众人所熟
(xe:}F ^#o]9N0知,它是公认的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个紫砂壶可以反映
/cO(Y"{f9bP0出工艺师的文化素养、制作水平和艺术境界。紫砂壶在中国的传
sRao
R3h^d~
[A4e0承已经有 2400 年的历史,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着无法比拟中国论文网H2LI'tF/D j
的历史文化价值。加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雕琢,紫砂壶将会具中国论文网l:ewR}lj
V
有更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例如:将书画与紫砂壶巧妙的结
,~ I8_$xy3QA0合,整个壶的品味和价值就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紫砂壶的中国论文网bkc.V8\h;aVw*{r
创作者而言,不仅要掌握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还要学习更多文化中国论文网bDA{1v5fe%h
艺术方面的技能,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 要善于思考、
_~r7i%\0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灵感。这样才能使高超的技艺与完美的
t|-h4GlV A&pd1q0灵感相结合,为人们创造出新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品。所谓水涨船中国论文网8ObI{Y%f~4gT
高,经过千年的传承,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和艺术水平已经得到了
3@4_M
cv0充分的打磨和提高,当代紫砂壶的艺术内涵也要满足收藏家和鉴
rV'h&P8bIp n0赏家的审美要求。然而要创作出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的成功作品,
&m%J St$M0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论文网%L
Z-w*]3\3{
一、创作艺术家的理性中国论文网*T-TVxW/~ f:l6s{ K
创作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集思广益,融会贯通,
p{K"bl&T#}N0进一步加深对紫砂壶从艺术形态到内涵寓意的造诣。要将单纯的中国论文网*tP_khz
制造工艺赋予新的精神含义, 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 鉴赏品。中国论文网 J u'o:T0_3p.c+~`0wu
制壶艺术家们必须具备高素质、高水准、缜密严谨的思维及中国论文网/~ N`%MwJM/V.f
构思能力。这样在茶壶的造型上才能展现出高品位的姿态,茶壶
&b'Aw!S$R%V i
K0才能更具收藏价值。同时制壶艺术家也要灵活的运用其他艺术门
-|;Q0folpt0类的手艺,像书画、雕刻、金石等方面的技艺。还要有很强的观中国论文网#@q)@g0f W:] t{]
察能力,能善于抓住大自然中超凡脱俗的景和物。在古今成名的
,@PS`gom8b0大师中不乏能巧用自然景物的人,例如:清代陈鸣远蚕桑壶;现中国论文网b_Lf+W&n
代的牡丹壶、桃花壶、南瓜壶、寿桃壶等。
$a
]p
D2ww]qx@V
F0二、创作艺术家的感性中国论文网$nx%i~8Gf
XS
任何一门成功的艺术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感性。一件成型的艺术中国论文网bcB!BHcp,q
品不仅包含了艺术家极具智慧的创意也体现了艺术家的精神寄托
/N7h(us!W!~\.Y9l|0和精神信仰。紫砂壶界的国之瑰宝“中华龙壶”,中华龙壶造型圆
0d(c{(@g
h~ b7M0润,寓意圆满。壶盖为天龙含珠的造型,珠子上边刻有“和”字,中国论文网x3[d+sI^ M-D%D
y
寓意中华和平、和谐。中华龙壶的诞生也刷新了中国紫砂名壶的家中国论文网`6e#`8m6gh-qC5V
谱,成为了第 587 位家族成员。更为难得的是中华龙壶的创作是在中国论文网\c#f(p/H*E6d
季汉生先生感受到大陆台湾分裂加剧时,历经十年才将其打造成
*ll(B#b5gJ:uVP0功。中华龙壶可以同时泡两种不同的茶水,象征一国两制。一个小中国论文网$f'I4X:Cy!qfH
小的茶壶向人们传递着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理念,引
5G
x7zN@~f&h-L:C0用季汉生先生的话来说 “此壶能让人在品茶间常思祖国和平统一。”
2B-Y2|%a `0渐渐的中华龙壶成为了一种和平信物,2013 年 6 月陆籍侨领参访
Q+irSp#LT/b0团圆满的完成了“欧洲华侨华人两岸中华文化之旅”,参访团向台中国论文网GT9D[AJ
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季汉生赠送和平信物“中华龙壶”。中国论文网'C'] ]t!t
C-[/R
三、创作艺术家的学习与继承中国论文网 i'L.\#G?Ulw
创作艺术家要在学习和继承前人高超技艺和艺术的基础上,中国论文网n q\h_
加深对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继承传
dd.tk{ w0统到推陈出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共存的关系,要具备扎实
{&d.^,W(o6^@m
?6l0的基本功、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面后,敢于创新,敢于中国论文网9{P5JMM]:P(G7CDfQ
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中国论文网l0KB#sF"XOdY|
四、创作艺术家在创新上的实例
"El2j3a$i)j,^ L#|0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艺术创新离不开创作艺术家对生活
6y:{P*aK0的体验和对大自然的观察。蒋蓉大师是我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
.hY4]5? ]y'p0女工艺美术师,她擅长将植物、花果等元素加工创新后融入到紫
$X%Ts Z,T{Q0砂壶中。出自她手的壶色彩绚丽、造型生动逼真,是她独特的紫
%I!d4V3QdyK3fP0砂壶创作艺术风格。像她的代表作“荷花壶”,其底色米黄,花
'O-bw
g6kP
[2t(lz'C,U,M0脉为朱红色,荷叶、荷梗、青蛙均为绿色,壶底的红菱、白耦鲜
#XEf!iFNB0艳夺目,给人以很好的视觉冲击。又如吕尧臣大师的 “雨花石壶”,中国论文网I
N ~(ck bgYf
该壶呈棕栗色,在壶面、壶盖以及壶柄上散布者 15 颗雨花石,中国论文网?i3?%Rg"@J
加上壶底的三颗总共有 18 颗雨花石。这些雨花石晶莹剔透,大
3N,r6Gdbrm%c0小不一的分布在壶上,犹如天上的银河星星点点。这些石头又像
M,i:N2Y.{^+J0女娲的补天石,吕尧臣大师将这些平凡的雨花石晋升到古人对生
/li1aBd*O O0命的思考,对宇宙现象的敬畏。这个历史性的灵感与创作,足以
1J3n.PMD7l3e0让许多收藏爱好者,鉴定专家拍手叫绝。
{BF2Cw8tsFK0又比如说韦钟云老师的“古贤吟月茶具”,其灵感来源于观中国论文网&]w`!F!sv
赏故宫时的千年古柏树。该茶具用土黄色调段沙泥泥片围成壶体中国论文网4{q
Lk.JZ4^8G+r@
B5U
的基本形态,运用空手堆塑的技法在壶的主体上塑出大小不一变中国论文网7M F;U Ks p
化多样的年轮纹理。盖面上用紫色的泥线嵌成纹理,起到深浅不中国论文网T\z,W_/q(W7n
一的装饰效果。中国论文网qpC"opz/Xar
而这套茶具的点睛之处就是盖点子的设计。盖点子的设计不中国论文网 e5eQ?'[
可忽视,它是整个作品的品位优劣成败的关键,它对作者创作的中国论文网,EkLu&~^t
意图、命题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优秀的壶中,纽的
9f0qg1Q&GJv
Pj6b0造型大多能体现整个壶的名题,例如:有的古壶纽中塑造了一只中国论文网8}X
K~OK _M)j}
狮子形象,它的名字便是狮灯壶;大师顾景舟上新桥,它的纽即中国论文网:cR x.yG@Tx
是桥的变型体;名师朱可心,她的纽是一只彩蝶等等。纽的制作中国论文网#B'_7P8X)Z.|(H
艺术水准往往直接关系到该壶的艺术鉴赏和身价判断,所以在制中国论文网*cv1G'^k'@W0K
作纽时要格外的用心与精细,它对作品的价值提高是尤其重要
0D]W.e%H T7t0的,因此在纽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几个方面的要求:一、必中国论文网/SZUS@+t5bB4jJ
须反映创作者技术的高水平。二、必须能代表创作者体现设计作中国论文网2t9U:])_J+CZ3?
品的命题。三、整体重量感与比例等效果必须和谐,并在于一致中国论文网#Bo{6V3D9g.a4}
性、溶合性和各方面配合上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中国论文网.x2yB$v3s#e)bK
结语
$\ u)B/KEd3c0制壶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制壶人各种品质的体现。
,q`^9jh0要进一步的把握制壶的技术和奥妙就要进行更多的实践锻炼。所
'X#x
Y-PS0K0谓熟能生巧,只有掌握好制壶的技艺,才能巧用技术将自己的灵中国论文网(J r x7}d
H
k
感展现在壶上。要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探索技巧、寻找灵感,体
]E!jpe6Y\8u0会制壶的快乐并且培养自己的情操。前人的制壶经验为我们提供中国论文网3m G%~H `'b
了宝贵的教科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
1h3\q&[y0步的改变着。在制壶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
%K.lPr"b"U'nd5d\0入现代人普遍能够接受的创意,也是一种新形势的创新。
$O|][ Nh,K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U\)dJ B8H(S
[1]陈占英.紫砂壶的创作感想[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 (02).
jz
Vt!S:pY#Q0[2]胡付照.紫砂壶艺术设计审美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
~)h8|}m'AJ.Wp0会科学版),2010(05).
]g6b.`
i$Ok!] bK0[3]韩璐.浅谈紫砂壶的艺术生命力[J].佛山陶瓷,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