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工学论文
  • 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2017年2月27日 09:31 作者:蒋帅

    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DGZ(G B+~@N2ygV S0

    蒋帅

    8d{[F6Dz8c0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 天津 300300中国论文网"W0n$ckgA

    摘要:桥梁灌注桩施工各个环节均非常重要,一时不慎则会引起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只有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科学施工,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

    [,XH3q&G$N3Q.L0

    施工最终质量。中国论文网7sg8MZB+X k'Q

    关键词:道路桥梁; 灌注桩施工技术 ;研究中国论文网"B%f-AHp h![Q*u

    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施工工期短、

    -y!v%{7Yi!p0

    难度小以及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中国论文网I8vfX(t9p W

    所以为了保证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合适的钻孔中国论文网;L%IdRpXg7z@]F

    方式,对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并加强对灌注桩施工过程的质量

    g6v$Lk?0V5kg5TJ0

    控制,从而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

    G!LYSb G0

    一、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H!knN A0

    1、 施工前期准备中国论文网P-O)[7`t1BhHo

    在道路桥梁工程正式施工之前, 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先精确测量桩位,

    V0H#C6m~1k0

    桩位的测量是整个灌注桩施工过程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其测量的精确

    1JhX9yNI C%@'c0

    程度对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需要对道

    $z$s4?c4K7M(U8Z0b%b0

    路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准确估算,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精确定位每一个中国论文网.HDQ?,C7z`

    施工桩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与灌注桩相关的施工图纸是基础,同时中国论文网0U${#ga7FY3H\i(I m2S

    配合最先进的技术装备, 其中能用到的技术装备有水准仪以及经纬仪等,

    rj8a,r._n,ST0

    精确定位桩孔的中心以及标高,最后在该位置竖立木桩作为标志。在实际中国论文网'^9Be(y*{

    的施工过程当中,横纵轴线直接决定了桩的位置,如果发现桩位存在误差,

    {Xre4\"B;U0

    那么必须立刻对其实施复检,一定要保证误差范围在50mm 内,若确定误中国论文网;Y;jV3nF G7r

    差超过了这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则必须及时对其实施二次定位以便及时纠

    G`-J].N2R0

    正误差。另外一个需要准备的工序就是护筒的埋设, 它是后续环节得以实中国论文网#@m9d!COK

    施的基础,所以护筒埋设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的施工质量。

    )KWW9S#vr aO0

    2、泥浆的配制技术

    |P)la&\4\(\C0

    对于灌注桩施工技术而言, 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首先制备好泥浆,只中国论文网r`0o_^-un

    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万无一失,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在具

    p@8{M'E]$l0

    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按照有关的程

    [,W;qvo5a0

    序把添加剂、水以及黏土等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而制备出质量优良的泥浆材

    1m?Vr uM+^x0

    料, 测定泥浆材料的粘度以及比重等一些重要的参数, 并将这些参数严

    8T c9]BCm.}0O0

    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比如说黏度为28-30;胶体率要大于或等于95%。

    Xh)ljBO&h'a%Nx0

    所有这些前期环节都准备完成之后,现场操作人员还需要对灌注桩实施造

    jHF1dy^7E0

    浆,该环节同样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而对于泥浆而言,必须综

    %|wPV:O&gD l+`U,Q0

    合考虑周围环境,实现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对泥浆的粘度进行调节。

    M9h3RgR:Fj$E0

    若泥浆过厚,就是使得钻机工作效率显著降低,进而拖延施工进度,若泥中国论文网tj[`b-D1I~lh$u i ]

    浆过薄,那么其保护钻头的作用就大打折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护筒内的

    I_(K.@ nXlI)~0

    泥浆一定要高出水位1.5m,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泥浆可以顺着槽流中国论文网!j ED$n$x%Ck X

    到里面。

    Nv&y@3nH0

    3、钻孔以及清孔施工技术中国论文网d1|c%o$?C"sHEXJh

    在钻机安装完成后进行钻孔施工操作,这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

    "j zGxQ_0

    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控工作。具体施中国论文网 k,iM9^3j5?

    工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层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钻头和钻孔方式。比如,

    d"LB u6a{0

    土层结构较为坚硬,则建议选用大冲程冲击钻孔进行施工操作,或者极大中国论文网*E:e(n*xu,?H

    钻孔冲击力;对于软土地层而言,则建议选用小冲程冲击钻孔进行施工操

    &DjAVpy-dB0

    作,以确保施工质量。钻孔施工操作过程中,常采用的是灌注桩反潜工艺,中国论文网+?-E8}0WiG C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先爆破,以免钻进过程中钻头受损。钻孔操

    8Aa2A*uF0

    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清孔,尤其是孔底的残渣以及泥浆等杂质,需进行彻

    _%S dp)][@b!pf0

    底清楚;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泥浆的密度、含砂率以及黏度。在路桥工程中国论文网;f WUK$rx

    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时,应当及时进行清孔,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清除沉渣,中国论文网!i+_,Ht\1S

    最大限度地减小孔底的沉淀厚度,以免桩底存留过厚而对桩基承载能力造

    *rlnfuD)j0

    成不利影响。在成孔完成后,让钻杆转而不进尺供浆对孔底进行冲洗排渣,中国论文网Lo/v2L7K3tI3^

    确保沉渣厚度比规范要求或者设计的厚度小一些,泥浆比重应当严格控制中国论文网s9m o;D0B2?2CA.h

    在1.1 范围之内。二次清孔施工过程中,即钢筋笼、导管下放以后,在导

    0K9`6_wV Gi1s0

    管口处需加闷盖,同时注入适量的高压泥浆进行清孔,以确保沉渣厚度控中国论文网"i1U2|;M {*Q

    制在设计范围之内。清孔完成后,泥浆性能:含砂率不超过4%,相对密度中国论文网 A G6s q*[7aI

    控制在1.05~1.2 之内,黏度控制在17~20 Pas 内。在清孔操作过程中,

    ,`"M#sY-`;p X&WK)arF0

    需保证操作的连续性、适当性,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沉淀过厚,造成坍孔

    caq M4u$\t#X0

    问题。

    -jU(H/t3E t5@ eh0

    4、钢筋笼与水下灌注施工技术

    RNPXK]x&It:{/[0

    道路桥梁工程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当选用合适的钢筋材料制作钢筋中国论文网%qEm]w

    笼,然后下放钢筋笼。在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 If+| B*D`8N0

    确保下放施工作业的匀速性。下放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阻碍,则需对位置进

    P Aj| SigF0

    行适当的调整,慢慢地试探着下放,切勿强行下放,以免造成孔壁受损、中国论文网C}a.q!qW\w

    或者导致钢筋笼变形。道路路桥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导管法实施中国论文网 I,P(~1h5W3`l

    水下混凝土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坍落度必须控制在20中国论文网,Pi`'R1t#q(R5a*m@

    ±2 cm 内;用Φ300 mm 规格的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导管中国论文网 BN8r IyY.s

    接头没有漏水,而且密封圈也要完好无损。在此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应中国论文网tO#NsvCxk

    当控制在18~22 cm 内,多采用碎石,初凝时间以6~8 h 为宜,级配单应

    -v I:q'a8V0

    在混凝土浇筑时随车附带。混凝土材料经罐车送至施工现场以后,用吊车、

    #B D-}/p8V'U4AQ0

    吊储料斗运灌注。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灌注施工操作的连续性,砼灌注中国论文网"NtpcFDI

    之前需先计算首批砼的用量,其中包括埋置深度、填充导管底部需要当首中国论文网MAe[~

    批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灌注砼从砼运输车溜槽灌注。灌注时每车混凝土灌中国论文网 Y }q:r5J1J

    注完成时,都要测量孔内的砼面位置,及时对导管埋深进行调整。导管埋中国论文网&x/l&GS.^N6a#P7A OO

    深在4~6 m 之间,灌注快要结束时,需对砼的灌入量进行核对,以确定

    Csh{GZw:wm2xO$?0

    灌注高度。中国论文网.Qn0~Nq z@N

    5、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灌注

    ;fcBWa%|%s0

    (1)导管安装中国论文网ZH(Tm i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旋丝扣导管,同时还必须保证

    !t['[b/Z6XQ4g8a0

    导管内壁顺直光滑,且具有一定的厚实度。在安装导管之前,应加强对导

    d9~p!`5W&d*@q0

    管质量的检测,保证导管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应进行导管的试拼。中国论文网F7CkQ1d#k q

    同时还应根据工作的平台,并结合钻孔的孔深,合理确定导管的长度,在

    e/weA2[|$E8\0

    安装导管时,未避免导管碰触钢筋笼,导管应竖直、轻放,导管下放之后,中国论文网-rpS%I.K\X5b"Bb"e

    应先到达钻孔孔底,然后将到导管提起,使其处在桩位中,并严格控制道

    W P6KA\7n8f0

    导管和孔底的距离,一般在0.25~0.4m 范围之内。

    0j5u ]p}u:j0

    (2)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a"Y0W&_!B _*eOu8R8VY0

    导管直径φ300mm。浇筑时根据混凝土面深度和导管总长正确拆卸导中国论文网2OxTxIp\3abs.Q

    管,拆管前检测混凝土面深度,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2~6m。开始浇中国论文网3c$gk-V:q@ Cr

    筑前,先检查孔底沉渣厚度,不合要求时再次清孔。灌注首批混凝土前要中国论文网l BRivpY

    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放入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方量不少于1m3。中国论文网2R-d}_5b5xKSOd:M

    在确认首批混凝土储存量足够时,方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自重排除导

    wfBjA4E"lR/h0

    管内积水,并连续完成首灌。灌注首批混凝土使导管底面埋入混凝土中的

    O P5D~h2pFS4}0

    深度不少于0.8m。灌注过程中,随时探测桩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中国论文网v9Hx|7`#E

    埋置深度,做好记录,为正确指挥提升导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导

    O0KLYpE0

    管底口始终埋入混凝土顶面不小于0.8m。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中国论文网$wD.LvHf"l

    高以上加灌一定高度,高度控制>0.5m 内。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中国论文网9`E!}b3ea7~CM;s[

    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少,超压力降低。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适当减中国论文网'^9i9WGAy ]8k

    小导管埋深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

    t2mj}Ec9P8I)UZ0

    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

    \n&EiFL[2h7K0

    (3)破桩头及其桩基检测

    &G)|1FT&^8S-f$R C0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破桩头施工。破桩头采用空压机配风中国论文网 dr;d*Tv xXl"Ge

    镐,施工时从外向内,并不得损伤钢筋,防止将桩头劈裂。待混凝土浇筑中国论文网c^"e"rqf'g

    7d 以后或达到强度的70%,即可进行小应变无损探伤检测,其检测结果Ⅰ中国论文网J1j U|I {

    类桩达到95%以上,彻底杜绝Ⅲ类桩。中国论文网h+I.~"IM

    总之,灌注桩施工技术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它可

    y{g/D{a/K0

    以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必

    ^"`v5J$Q] v}s!U0

    须抓住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改善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

    8pd?E4dmn0Z0

    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

    r3d"uMY0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VO*h0Si VB5m+P2[

    [1]金谋.试论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04:175~176.中国论文网%]0[ K:l-j2@"c:G X

    [2]李亮宾.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06:69~71.中国论文网DMu|`

    [3] 邹建新. 桥梁灌注桩施工探讨[J]. 江西建材,2014(05):168-169.

    h"Ga1qH ? jo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