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广西产何首乌的形态组织鉴定
2010年8月23日 13:59 作者:lunwenchina【摘要】 目的研究比较广西产圆茎何首乌与方茎何首乌的形态、显微特征。方法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对广西产何首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两种何首乌植物形态与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区别:圆茎何首乌小枝表面圆滑;块根横断面棱脊处可见较大的云锦状花纹,多为一轮。方茎何首乌小枝呈四方形,具纵棱,棱上具密集小乳突体;块根皮部散在多数云锦状花纹,多形成数轮或杂乱,中央木部较大,呈一木心;嫩茎表皮有高度隆起且表面平滑的大形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乳突;表皮4个棱脊处有2~3列纤维。结论根、茎形态及横切面组织特征对圆茎何首乌与方茎何首乌具有鉴别意义。
【关键词】 广西何首乌; 形态特征; 显微特征
中国植物志》记载何首乌仅有Fallopia multiflora 1 种。但1991 年发表了何首乌的一个新变种——棱枝何首乌P. multiflorum Thunb.var.angulatum S.Y.Liu[2],认为广西田阳种源从叶片和茎的形态、叶片的微形态、块根的结构上都表现出较大的特异性,并且这种变异在野生种群中就已经存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广西百色地区),也不会因为移栽而变化,基于叶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也将其单独归为一个类群[3]。此外,许多研究显示广西何首乌野生种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严寒静[5]实验结果也显示了广西何首乌野生品种遗传多样性较栽培品种丰富,可见广西何首乌不同野生居群经过长期的环境影响和自然选择,保持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1]。《
本课题组对广西大部分地区野生何首乌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采用植物分类鉴定、植物解剖、生药性状与显微鉴别、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技术,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的品种进行比较研究。本项目基本了解了广西野生何首乌资源分布及蕴藏量,初步建立了其质量评估体系,为合理评价广西野生何首乌优劣、促进其合理入药,以及制定合理的广西何首乌发展方向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研究比较了广西产圆茎何首乌与方茎何首乌形态组织,即是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何首乌药材在广西各地采集,共有14个产地的72份样品,经广西中医学院林安平副教授鉴定均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块根或地上部分,其中嫩茎形状有方(本文称方茎何首乌)的和圆(本文称圆茎何首乌)的。
1.2 仪器RM-2145型切片机(德国莱卡)、MPS-60型显微镜及Qwin图象分析系统(德国莱卡)。
2 方法与结果
对其嫩茎性状进行观察,分别取两种何首乌在显微镜下观察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2.1 植物形态及药材特征
2.1.1 圆茎何首乌桂南、桂北多产圆茎何首乌,小枝嫩茎圆滑,刚抽稍的嫩叶多为白绿色。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多具五棱瓣,大小不一。断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或紫色粉性。棱脊处可见较大的云锦状花纹(异型维管束),多为一轮,中央维管束较大,有的微呈木心。
2.1.2 方茎何首乌桂西、桂西北多产方茎何首乌,小枝呈四方形,具纵棱,棱上具密集小乳突体;刚抽稍的嫩叶上面沿叶脉及下面呈紫红色。根呈团块状、不规则纺锤形或长圆条形或扁长条形,有的具棱,大小不一。断面类白色或粉白色或深红色粉性。皮部散在多数云锦状花纹(异型维管束),多形成数轮或杂乱,中央木部较大,呈一木心。
2.2 显微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