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2015年8月18日 09:31 作者:白姣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DGZ(G
B+~@N2ygV S0白姣 齐齐哈尔大学
8d{[F6Dz8c0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内隐学习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利弊探究。项目号:2012002。中国论文网"W0n$ckgA
摘要:内隐学习这一理论是当今教育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内隐学习理论诠释的是无意识的学习心理,对以理性思
[,XH3q&G$N3Q.L0维为中心的“学习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另一个层面揭开了人类学习的本质。与此同时内隐学习法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学、语言学中国论文网7sg8MZB+X k'Q
习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内隐学习的概念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内隐教教学法在大学语法教学领域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中国论文网"B%f-AHp h![Q*u
关键词:内隐学习理论:大学语法;教学启示
-y!v%{7Yi!p0一、内隐学习的产生中国论文网I8vfX(t9p W
内隐学习理论在产生之初对心理学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中国论文网;L%IdRpXg7z@]F
是上个世纪末心理学界以及认知心理学领域才开始关注这一理
g6v$Lk?0V5kg5TJ0论,以至于如今成为最受关注和最为热门的课题。内隐学习法在
G!LY SbG0产生之初未被关注其原因是雷伯提出的内隐学习概念以及其研
@.H!knN
A0究成果涉及到无意识问题,因此极少有人去模拟他的实验进行验中国论文网P-O)[7`t1BhHo
证。但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尤其在内隐记忆的
V0H#C6m~1k0研究的影响推动下,人们对内隐学习的研究兴趣也不断激增。另
1JhX9yNIC%@'c0一方面内隐学习的许多实验结果,存在很大争议,近年来许多研
$z$s4?c4K7M(U8Z0b%b0究人员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提供了广泛的证据,但还是有一部分中国论文网.HD Q?,C7z`
研究者持强烈的反对意见,这就激发研究者进一步提供更有力的中国论文网0U${#ga7FY3H\i(Im2S
证据证明观点,因而也进一步的完善了内隐学习的理论。
rj8a,r._n,ST0二、内隐学习的概念中国论文网'^9Be(y*{
从广义方面讲,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在我们日常
{Xr e4\"B;U0的生活当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一中国论文网;Y;jV3nFG7r
般技能的习得等等。但是,对于内隐学习做出一个令人满意地定
G`-J].N2R0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更不用说单纯的用几个实验来证明他的寻中国论文网#@m9d!COK
在和正确性了。费兰斯在《内隐学习导论》一书中举出了几个证
)K WW9S#vr
aO0明内隐学习法的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P)la&\4\(\C0(一)巴利和丹尼斯等人为,内隐学习是人们无意识地学到中国论文网r`0o_^-un
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刺激环境的结构,却很难表述这个学习的结
p@8{M'E]$l0果。
[,W;qvo5a0(二)克里斯曼等人认为,内隐学习可以被定义为一些知识
1m ?V ruM+^x0是无意识学习获得的,并且能够无意识的影响行为。
8Tc9]BCm.}0O0(三)塞格提出,内隐学习以偶然的方式发生,无需运用意
X h)ljBO&h'a%Nx0识的假设检验策略,无需获得足够的有意识的知识就可以提高被
jHF1dy^7E0试者在测验中的成绩,也不涉及先前已有表征的激活而且遗忘症
%|w PV:O&gD
l+`U,Q0患者也保存完好。
M9h3RgR:Fj$E0综合上述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提出:内隐学习是指个体在没有中国论文网tj[`b-D1I~lh$u
i]
意识到到环境刺激结构存在的情况下,个体表现出了学习后操作
I_(K.@
nXlI)~0行为的改善,即个体无意识的获得了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还中国论文网!j
ED$n$x%Ck
X
有研究者将内隐学习概括为“自动的”“不易察觉的”“对复杂
Nv&y@3nH0规律敏感的”学习。中国论文网d1|c%o$?C"sHEXJh
三、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法教学的运用
"j
zGxQ_0现阶段语法教学大体上采用两种形式,以形式为中心的明示中国论文网
k,iM9^3j5?
性语法教学法,另一种是以意义为中心的暗示语法教学法。
d"LB u6a{0明示教学法是教师以语言的形式进行诠释讲解,然后对学生中国论文网*E:e(n*xu,?H
进行引导,进行一定语境的练习,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学习是经过
&DjAVpy-d B0教师的讲解而习得的。例如语法中的翻译法,认知法其强调的都中国论文网+?-E8}0W iGC
是明示教学。与其相对的是暗示性的语法教学,其强调的是引导
8Aa2A*uF0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以及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推论出
_%S
dp)][@b!pf0语言的规则,例如,听说法、直接法、交际法、自然法都是强调中国论文网;f WUK$rx
语法暗示教学。前者诠释的是外显教学,后者诠释的是内隐学习中国论文网!i+_,Ht\1S
法教学。
*rlnfuD)j0Krashen(1982)提出,语法并应该进入课堂活动,因为语法中国论文网Lo/v2L7K3tI3^
起到的是边缘性的作用,语法形式的学习对于习得来说并不十分中国论文网s9m
o;D0B2?2CA.h
可靠。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内隐教学的重要性。
0K9`6_wVGi1s0但是反过来说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使用内隐教学法中国论文网"i1U2|;M {*Q
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内隐学习的过程比较长,而且不适合水平低中国论文网 AG6sq*[7aI
的初学者,因此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效
,`"M#sY-`;p X&WK)arF0果。曾有研究者采取了在三种学习模式比较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效
caq M4u$\t#X0果。随意学习者学习一些实例,语法学习者学习语法规则,结构
-jU(H/t3E t5@ eh0学习者学习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运用。结构学习者将内隐性学习
RNPXK ]x&It:{/[0与外显性学习结合起来,结果最后一组学习者学习的最慢,但他中国论文网%q E m]w
们即能准确的陈述出语法规则,又可以将陈述出的语法规则运用
} If+|
B*D`8N0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其实用的效果非常的好。
P
Aj|SigF0四、内隐学习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中国论文网C}a.q!qW\w
近年来随着内隐教学的研究者的不断努力,许多新的成果不中国论文网
I,P(~1h5W3`l
断地涌现,从而证明了这种无意识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准确的把握中国论文网,Pi`'R1t#q(R5a*m@
外显教学模式所无法把握的,没有显著规则的变量之间的微妙关中国论文网 BN8r
IyY.s
系,例如人类学习语言,人类的语言是极其复杂的,学习这种高中国论文网tO#NsvC xk
度复杂的语言,相对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方式的学习效
-v I:q'a8V0果更好。因此说内应学习法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运用存在着极
#B D-}/p8V'U4AQ0大的潜力。中国论文网"Nt pcFDI
例如儿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母语的语法法则,但却可以在任中国论文网MAe[~
何场合将母语以不同形式的自如运用,并且可以非常准确的辨别中国论文网 Y}q:r5J1J
出合乎语法的形式,这就是内隐学习法发挥作用的显著效果。我中国论文网&x/l&GS.^N6a#P7A
OO
们可以流利自如的运用母语,是由于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多频
Csh{GZw:wm2xO$?0次的应用的缘故。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大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国论文网.Qn0~Nq z@ N
过程中, 教师应该重视起语言的输入, 即引导学习者尽量大量的、
;fcBWa%|%s0多频次、多形式的与语法和词汇多多的接触,通过反反复复诸多中国论文网ZH(Tm
i
词的接触从而自如熟练的掌握语法的法则。
!t['[b/Z6XQ4g8a0因而教师在课堂上,以及在课下都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蕴
d9~p!`5W&d*@q0含语法规则的资料,例如:报纸、杂志、散文、诗歌、小说等等。中国论文网F7CkQ1d#k q
还可以建议学生多接触音频资料,例如:电影、广播、广告。通
e/weA2[|$E8\0过对音频资料的接触,通过对手势,表情、以及图片的了解可以中国论文网-rpS%I.K\X5b"Bb"e
更加深入的理解语言。同时教师海英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在课余时
W P6KA\7n8f0间增加英语书籍的阅读量以及收听量。在这种自然的高频次的接
0j5u ]p}u:j0触中,将会提升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了解,并且可以培养出学习
*a"Y0W&_!B_*eO u8R8VY0之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创造出良好的语境状态,对运用中国论文网2Ox TxIp\3ab s.Q
内隐性学习法学习英语语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论文网3c$gk-V:q@
Cr
结语中国论文网l
BRivpY
本文笔者简要的对内隐学习法的产生,以及内隐学习的概念中国论文网2R-d}_5b5xKSOd:M
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对内隐学习法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所产生
wfBjA4E"lR/h0的显著效果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内隐学习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
O P5D~h2p FS4}0启示进行了诠释,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点点借鉴。中国论文网v9Hx|7`#E
参考文献:
O0KLYpE0[1]张玉婷,赵璐.基于内隐学习机制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中国论文网$wD.LvHf"l
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中国论文网9`E!}b3ea7~CM;s[
[2]郭秀艳著.内隐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中国论文网'^9i9WGAy]8k
版.
t2mj}Ec9P8I)UZ0[3]黄汉升主编,林大津,黄远振副主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
\n&EiFL[2h7K0法与途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0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