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大祥区蔡锷乡某小学一次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爆发流行的因素及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况调查方法,对流感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小学2009年5月20—30日共发生乙型流感45例,总罹患率为17.86%;全校6个班都有病例发生,以一年级和四年级发病最多,罹患率分别为 31.71%和27.50%;发病最少的为五年级,罹患率为5.00%;发病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13岁;男20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 1:1.25;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全身酸痛和头痛、咽痛、腹痛腹泻等,分别为100. 00%、66.67%、37.38%和4.44%;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4份,经实验室检测全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发病原因:一是与通风有关,通风不良的班罹患率为 29.63%,通风良好的班罹患率为13.44%,两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4.95,P<0.05);二是与洗手有关,不洗手或偶尔洗手的学生罹患率为23.21%,经常洗手的学生罹患率为8.57%,两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6.91,P<0.05)。结论 学校加强教室经常通风、和教育学生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文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