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制约因素、现状和防治措施探讨
2014年5月09日 09:22 作者:薛延涛
水土流失制约因素、现状和防治措施探讨中国论文网 F/p:D+`&y!O;Y-K+q
薛延涛
7z]$?u(N0(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陕西延安 716000)
Y&C;fB1Gk4gb0[摘 要]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程度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供大家参考。中国论文网ly0r9RL)Z,i"h}1Fo$A
[关键词]水土流失 因素分析 地质背景中国论文网8tP5z.z(If"{7bX
1 前言中国论文网,x
L(S%G$vYw&UU+}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中国论文网0pT7A"_`4R(PG
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
_X1Gz&{7xDl0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中国论文网#v(Ea+vR;g
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中国论文网5b&QV.Pap
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
~@J0k!h2x0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中国论文网K6o5KZM-lO
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
OfK
s.dkD0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
3DWA'j
E2V0t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
(oA\%fn0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中国论文网 vF{0a-y
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
T`$i+`g/k+U0严重的地质灾害。
z-w+SS1~:Fh.^0一般水土流失是在自然力(水力、重力、风力、冻融)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中国论文网c
QW#O-E'V.R
渐变的过程,而城市水土流失是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具有3个突出特点:①水土
/aM[ qs3B'`0流失强度大、历时短、具有突发性和季节性的特点;②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城市中国论文网?)[~8Dv_+ue.cv%a'v
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基础设施较好,环境比价中国论文网8xD2WYNR
高。因此,一旦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也就更为严重:③涉及面广,治理难度中国论文网CW
A+`6K$y5Ft
大。城市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项目,水土流失策源地点多面广,水土流失防治中国论文网#TRCe&N-\
B3V
投入多,难度大,责任难以落实。
,\#St#L-V,gt02 水土流失程度的制约因素分析
8Z.y y9Q4gr%WOY%m0影响某一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自然
hRUGv'T|)Q0因素包括地貌因素、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而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征服自然
M sE3rIb}0和改造自然的各种活动。
1N$s
o t0?Gj5Lh02.1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MV [`L]'q@5b8n0(1)植被条件
5}4`cixe`Y0植被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的程度。植被可以减少或防止雨滴直
v9a5E/E2q[0接冲击地面,减少地面径流量,并对径流速度起控制作用;植物凋落的枯叶覆盖中国论文网"R6G/NMql1@`
地面,形成保护层,在它们腐烂分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有利中国论文网!OB`3rjn^m
于水流的分散和人渗+从而减少坡面径流量;而植被的根系纵横交错,加强土中国论文网3A1G*^I!o;?9f(Y
体的固结力。整个植物体系在水土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过程中作用十分突出,
$?SeAk(a'P$q8[0森林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巨大功效。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也很明显,据刘
uWUuk
|0秉正等的研究,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与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地面破碎程度对
h&dPM,x2}"Y1K0水土流失有明显的影响。地面越破碎,便越起伏不平,斜坡越多,地表物质的稳
"T3cm#x6z0定性降低、同时地表径流容易形成,由此加剧了水土流失。例如我国晋西北和陕中国论文网`o)Y-N2u[
北黄土高原丘陵区 地面坡碎程度相当高,水土流失情况也相当严重。如果其
H~*q/R5x"D/{0它条件不变.则水土流失量与地面破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中国论文网"ymY eecUt
(2)地质因素中国论文网)_)c0ARv,[|-PHC
地质因素主要是指土壤性状和岩性条件的差异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岩石成中国论文网U
C+r'I'R
分不同,其风化程度和风化体性状及其抗侵蚀能力也各异。如果岩石中节理裂中国论文网_8OLDv
隙发育,易形成悬崖陡壁,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而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