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法习得偏误研究

    2015年8月18日 09:33 作者:廖靳竹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法习得偏误研究
    D3X`3o ]B0廖靳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k Y E2HG0摘要:在韩国高中配合当地本土汉语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有关语法方面很有特点的偏误。这些问题经常看似简单但
    _J+R^&B0是做到有理有据解释清楚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国外汉语教学与现代汉语规范不完全相符;
    9K6A o+Tc5y4q0有些是由于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于目的语的负迁移引起的;还有一些是由于现代汉语以外的一些特殊现象。本文探究偏误产
    &byo*rS Y-m0生原因,并针对于这些偏误应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I^o]}PNC MG0关键词:语法;偏误;教学对策中国论文网2V,u`@V)xu
    我们知道:汉语庞大的语法体系给学习者带来了方便的同
    ^+O:A g/l5Vf:Ut0时,也给学习者带来很多的困难和疑惑。首先,语法体系庞大且中国论文网 c4h+b/`!h]N)H
    精深,是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再有,语法是从众多的语
    ,n+l2J/g!~0言单位里抽象出来的规则,并不断发展变化,所以必然存在或出中国论文网+to'Zr#mms6Gy9s
    现语法体系以外的特殊现象,这就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疑惑和困中国论文网'B[:gs"U"x Zb
    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偏误能够及时纠正并解
    !QG:]T.n.D;HO0o0释。中国论文网4egC;o[*F
    一、常见偏误中国论文网Z a)|f5gJd
    (一)关于“上”和“去”的区别的偏误中国论文网\eC0N5e
    我所在的学校汉语课选用的教材大真大学孔子学院指定教中国论文网t7Ku*N)_:aHP
    材《中国语》,教材中有一句话:“你去哪儿?”因为“上”作中国论文网@(gSH7Vm(g|HTT
    动词时,有一个义项为“ 去、到”,与“去”的意思相同。因此
    0Xk j7\,e_'Cyc0有个别学生认为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例如:“你去哪儿?”等同
    *?C;Y+d1v"ev0于“你上哪儿?”,这没问题,然后又举例:“我到公园去。”中国论文网pf;H4@ Zv)ehh
    等同于“我到公园上。”,说到这儿,问题就出现了。中国论文网[yM.VW!^A b I[
    *我到公园上。中国论文网4a:e P'WM/]$` j
    我去公园。/我上公园。中国论文网6E$dPQ*YV
    (二)关于“有”和“没有”的区别的偏误
    :[1s(p^0x0课上学生总是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例如:中国论文网.l\'X\-_ Nsc_-{9H
    A:你有弟弟吗?中国论文网2Sz.An[8LP
    *B:不有。
    m g A$qQ|0B:没有。中国论文网 k;dLP,j)c*_ Oa
    A:你去过中国吗?中国论文网 v@utnEIf6|Yt
    *B:有/有去过。中国论文网 Kj,IZ8`9E1Z e
    *B:不有。中国论文网%c*Mh}+X$@Im
    B:去过。/没/没有(去过)。中国论文网@4W;DRx"Db
    这组对话中的回答有两处错误。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都不中国论文网{;tH2B)z/Gfv!^T
    对。肯定回答中,应该直接用动词肯定:“去过。” 否定回答中国论文网Hr_j,G1V1h
    中,又不应该直接用动词“不”否定。
    aKV4{SR&JB0(三)关于动词重叠运用的偏误
    )f N9V[ Y x"}0关于动词的重叠问题,多数语法书上或者教师在讲解时常常
    'yb ?z*?;~?0会解释说: “动词重叠表示轻微或少量”。所以在学生的练习中,中国论文网h3Ck#kf Z}$i
    这样的偏误就在所难免了:
    T JkivYa0*我想看看一本书。
    Fq J3H-jd|5X,R0*他正在想想这个问题。中国论文网r{+L8LM"p5zM)BS
    这些问题经常看似简单但是做到有理有据解释清楚却不是
    ]1@f+a@+aZ5A0一件容易事。学生也常常搞不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严格按照中国论文网oxU:fnVV vp
    了汉语语法规则造的句子,为什么还是不对那。后面我们会给解中国论文网7Y5g&V \$N
    释这个偏误产生的原因。中国论文网D |8iy l$aA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
    ?5I/D#D@c~w0(一)关于“上”和“去”的区别的偏误产生原因中国论文网8NO6s$vqWU
    学生往往没用弄懂“上”和“去”这两个词在句法成分上的
    F xt/`}+a8G0差异。
    ,uQ0}+q5pMA%_`0KA01.“上”作动词且表示“去、到”的意思时与动词“去”有中国论文网!y@I&U\NLJ!K
    时可以互换,即都作及物动词其后接表地点的名词、代词等宾语
    rB9\:PO!F ~0时可互换,其他情况不能互换。互换时,“上”更口语化,句末
    [T Q{l%k%v*V0还可以带有趋向动词“去”,如:“你上哪儿去?”中国论文网&?R4MwN!C%M&p/AT$fJ
    而“去”却是书面语。
    su;G:e1S0例如:*我上做饭。
    9S3sz.k)z9_X#^.?7K0我去做饭。
    )D:R&K&})`/x;]0(2)、“上”不能单独做趋向动词,“上”表趋向时,要
    4Agr7s%qjHwf0与“来、去”等合用,如“上来、上去”。而“去”可以单独做
    [Rs|I6j9HB/[0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中国论文网`$h:t.vFC.W(od/{
    例如:*我到教室上。
    7nW _8@T0我到教室去。/我去教室。中国论文网@bN PW&n
    (二)关于“有”和“没有”的回答的偏误产生原因中国论文网q n)o:g5T f_-~ z
    从词性上看,学生没有真正弄懂“有”“没有”的词性。“有”中国论文网 p5`b0B/|+|%\y`
    是动词,“没有”有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因此“没、没有”可
    \W s3uU]0用在动词前,对话中, “去过/没去过/没有去过”是正确的;“有”
    :s6ch2]lU u0不能用在动词前,所以“有/有去过”不正确。
    1a%aP'h-poJ)]-G*xr0从词义上看,学生往往对二者的词义不是彻底理解。“有”
    (G:l+IKL p F0有“领属、拥有”义,在这个意义上,其否定才是“没有”,所中国论文网7O [&n n,{)J/EMV
    以可见不是所有的“有”都用“没有”否定。而且“没有”还可
    K.EE.s1ct)`W,H0以对已然的否定。“有”不与其对应。要表示已然发生的事表示
    qI$?y V\7^0肯定就用“动词+时态助词”就可以了。
    F6C5EZ*D0(三)关于动词重叠运用的偏误
    [gU8sHA0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在用重叠动词造句
    0@-~ x2\1eF#Y0时,经常出现各种偏误,其实出现这种偏误的原因主要应该归因中国论文网{8e!nS He\uv:^1^
    于老师。因为虽然这类动词重叠句学生按照了教师和语法书上的中国论文网+RH1li1kX.{/h"q
    讲解造,但是还是不对。原因在于一些老师在讲解动词重叠时,中国论文网 f%YO6X GX
    除了讲明白意思外,还应该讲解到其运用上的限制,比如动词重
    )H:kb nfO&@:WC+r0叠之后所带宾语必须是特指的, 其后面不能有带 “着”“了”“过”,中国论文网]8l"P8tc&m F3A
    其前面也不能和表示正在进行的词语搭配。中国论文网Q s.upuq2Y
    三、教学对策中国论文网%gs8dT1w
    (一)关于“上”和“去”的区别偏误的教学策略
    C7s$P"Qx0首先,教师应该对于学生能造出这样的句子给予充分地肯中国论文网A"Ao Tx*M:S
    定,表扬其敢于说出这样的句子,保护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Wc"ke.VJf0然后再对其偏误予以纠正,并进行讲解。对于这个有点复杂的语中国论文网1Xl1o-O [1d i^
    法点,我们不宜用太多的术语,防止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我觉得这个
    y~(qmYIM IU0偏误可以采用公式法, 即我们将这种语法现象公式化, 帮助学生记忆,
    E q PM:R d${g6W0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地点/疑问代词+(去)”、“去+地点/疑中国论文网 _-AVfR
    问代词”。“上去”。这样公式化后,有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中国论文网 TI+GJ?[K+Z
    (二)关于“有”和“没有”的回答偏误的教学策略中国论文网,o${x\8Ip+Y
    在讲授此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帮助学生理解应该
    f8YwoyTb0如何回答。 找 3-5 组问句, 例如:“他有钱吗?”“你有问题吗?”
    d]fU)b@m:Z'~ uD0“你喜欢看电影吗?”“你累吗?”中国论文网$`6{2CBo0]x w
    等等。中国论文网`4d#_7[ w'yuoyr
    (三)关于动词重叠运用的偏误的教学策略
    7b4~Hq4V:t3[0通过分析动词重叠学生出现的偏误,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
    ;YT s sKG2~0过程中角色的重要性。在讲授动词重叠问题时,应该先讲明动词中国论文网:w Ro? LrR:w|
    重叠所代表的意思,即:“轻微或少量”
    &k P-K^Y9~0然后我们应该利用情景法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造句。中国论文网JAi8z$P)[ _&~
    接着可以利用一些特殊限制条件即:动词重叠后宾语必须是
    5s5[eRC0特指,后面不能有带“着”“了”“过”,其前面也不能和表示中国论文网oi@|jcM)f
    进行的词语搭配 让学生造句。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造成的句子
    \Uq@b7o`(aQ0一定是错误的,然后教师可以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详细讲解偏误中国论文网P(w%W;H}xD
    形成的原因,以及动词重叠应有的一些限制性条件。
    F:I,] hCZ,^0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详细讲解动词重叠的限制条件造出正确
    $g&A;d5B h'N;C2IM0的句子。
    E.X'JJ;a7Ls1a Ra0结语:其实,不管怎么教语法,作为教师必须心里有语法,中国论文网?j_Qt"tBQ
    熟练掌握汉语语法。“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
    _f4Rno0定要注意尽量减少语法术语的使用,以防学生的反感,并且对不
    k)\4kko&Z8u0同的学习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把握好每个语法点。注意
    0w|s+[:iC6t9S0语法现象之间、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教学。
    (L&\[Y0P8r7z3LB2VgUq%j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mTX,?*[2wI2h IG
    [1]李晓琪.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中国论文网 `0^ hA.m-`T S
    2010年第1期.中国论文网/mng6V"~
    [2]龙青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重点和难点[J].汉语学习,1990中国论文网z `0]FE6ri)z
    年第3期.中国论文网(F-_h%w e*KJ
    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tG3P+p5b%sz
    廖靳竹,女,1987年出生,黑龙江省鸡西市,硕士,从事汉中国论文网E oJ1Gj |r&R\
    语国际教育专业工作。中国论文网-`X+J2t9O.M*t
    > 才智 /207
    XL@[O B0创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