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初探

    2016年6月12日 13:38 作者:谢晴雪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初探
    谢晴雪 汕头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汕头 515800
    【文章摘要】
    物流管理专业是中职教育的新兴
    专业,其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
    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
    较好的效果。本文基于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教育学
    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及现代物流
    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
    而初步探究更加适应学生接受能力
    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兴趣教学;案例教学;
    技能训练 ;现场教学 ;教学方法
    1 物流管理教学的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是职业学校起步较晚
    的专业 , 近几年来,由于物流管理在社会
    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教
    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
    睐。
    《物流管理》专业涵盖了现代物流基
    础、物流技术与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仓储作业实务、运输作业实务、物流物流
    企业管理实务、流通加工操作、电子商务
    基础、国际货代与通关等多课程的内容。
    理论性较强,需要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才
    能掌握这些知识提升知识。
    然而,当前中职教育的学生通常是
    初中学习成绩较一般,考不上好高中的学
    生,其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有些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接受知识的
    能力非常有限。专业属性特征与学生接受
    能力特点形成尖锐矛盾。
    传统的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方式
    主要采取“讲、学、考”的模式,教师作为课
    堂的绝对主体进行“自我说教”,课堂教学
    注重理论灌输,重点进行物流学概论和方
    法的讲解,而通过案例分析、课题研究、企
    业调查等方式的运用却很少,导致学生对
    该课程理解难度增加。采用传统的以教师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知识单向流动 , 往往
    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感到枯燥
    乏味,缺乏学习积极性,掌握知识生搬硬
    套,因而教学效果较差,很难提高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
    不适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
    2 新型教学方法初探
    中职物流管理
    专业教学方法初探
    谢晴雪 汕头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汕头 515800
    本人自 2011 年以来在物流管理专业
    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采取交互式教
    学方法,适时引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主动
    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开展合作交流,强化
    讨论互动,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对
    此做一些初浅探讨 :
    2.1 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课堂教
    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如何使得的同学们在
    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就需要
    专业教师是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学习
    的兴趣点,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物流管理专业涵
    盖的课程内容宽管,理论性较强,在教学
    过程中 , 通常需要讲解枯燥无味的物流概
    念、物流操作流程、物流运输、物流信息系
    统理论知识等 ,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原
    理、操作流程 , 而且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
    激发其主动参与教学。概念、原理在实际
    生活中应用有很多的例子 , 把握这种教学
    方法将很受学生的欢迎。
    2.2 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
    目标要求及知识结构特点 , 精心设计若干
    实际案例 , 由浅入深 ,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将知识和能力分别融入案例中进行讨
    论分析的新型教学方法。任课教师指导学
    生去分析案例的思路及知识点 , 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 变传统的被
    动接收知识点为现在的主动去查找所需
    知识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学习相
    关知识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合理、有效地在物流管理中运用
    案例教学 , 任课教师应当注意精心选编具
    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案例,并设计好讨论
    问题,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加以引导总结,
    确保组织过程顺利,主题思路清晰。
    2.3 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巩固提高
    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环
    节 , 几乎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充分利用
    技能训练课时强化理论学习 , 不仅可以巩
    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 还可以加深对技能训
    练项目的理解。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 , 不
    能只教学生如何操作 , 而不教为什么这么
    做 , 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操作过程也采
    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 不能灵活运用。例如 ,
    在库存管理实训项目中 , 不能仅仅让学生
    记住公式 : 期末库存额 = 期初库存额 + 本
    期购入入库额 - 本期销售出库额 ( 不同类
    型商品库存额是不一样的 ), 而应该根据企
    业的物资重要程度情况 , 联系市场供求状
    况和与供应商距离远近 , 分析不同的商品
    库存量是不一样的 , 安全库存量、警戒库
    存量也是不一样的。这样 , 在训练过程中
    不仅巩固了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知识 , 还
    使学生把市场实际需求的情况和理论的物
    流配送、市场营销结合起来 , 加深对库存
    的分类管理的理解 , 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怎么做,提高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应变能力。
    2.4 现场教学法化解课堂疑难
    通过与相关单位联系 , 建立合作关
    系 , 带领学生到设备现场进行教学。现场
    教学中 , 直接接触实物设备 , 调动了学生
    的兴趣 , 对设备有了直观了解 , 加深印象 ,
    能够较好地理解设备的构造、用途和大型
    系统的工作过程 , 了解系统正常工作时的
    运行参数 , 有效地和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了
    起来。例如 , 在讲解物流配送设施及其使
    用时 , 带领学生到我校叉车实训基地和澄
    海宝奥物流中心进行现场教学 , 在叉车实
    训场所 , 学生了解了叉车的构造、工作过
    程、运行参数、特性和功能、类型和作用。
    通过现场教学 , 对物流设备有直观认识 ,
    许多课堂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实地
    教学中迎刃而解。
    3 教学效果及展望
    笔者在 2011 年以来物流专业的物流
    管理基础教学中进行了新型教学方法的
    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
    兴趣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团
    队合作的精神明显提高,思考能力和实践
    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从学习的兴趣点出
    发,调动学生全程参与 ;从具体案例入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以技能训练为牵
    引,重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注重现场教
    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的着力点在于
    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获得知识,增强主动
    学习动机,促进群体思考,摆脱标准答案
    的局限,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物流活动的
    差距,以提升学生进行科学探讨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樊 新 华 . 五 年 制 高 职《物 流 管
    理》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 科技信
    息 ,2010 年 32 期
    [2] 王洁、张二勋、鲁晓庆 . 如何提高
    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 [J]. 科技
    信息 ,2013 年 20 期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