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经济论文
  • 文化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2014年2月13日 15:20 作者:邱夏
    文化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cI0sc)h.~:o3T0邱夏中国论文网S)o \ zEb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论文网m%|;o n i}1A r)E;LS%Lu
    【摘要】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文章试图探讨文化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基于对浙江、中国论文网#ln@y%cL!SS*[a
    上海两地的87 个科研团队的实证调查,结果发现:(1)官僚型文化不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2)支撑型文化有利于团
    4m!v pa-k0G2s Xx(j0队创造力的产生;(3)创新型文化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4)创新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高于支撑型文化。中国论文网9jzf,| @6V6[@!i
    【关键词】文化差异;团队创造力;文化类型
    )i&dXj*s|1QZ`5gZ0【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49-03
    *u j'G{6BuD sr:~u{-@c0科学的日新月异使得当今社会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创造力,中国论文网Y~*f)[PF0\!|
    然而,个人的创新能力总是有限的,高水平的创造性大多是多
    *\;dPuaE/bg0人合作的成果,因此,团队成为现今最流行的工作模式之一。由
    9kP/j3C6Pdw fg/H-g0于团队有着个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培中国论文网c{6d{ G lM
    养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由此使得团队创造力成为创新领域的
    pO X6^t&o%_p}$Q0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们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团队创造力产生的
    `Jo"c+B \W%L0过程以及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因素方面。中国论文网)hBGQw2wN
    早期对影响团队创造力因素的影响较多关注于团队成员中国论文网!t` |1@9mkt U
    个体特征,如领导风格、成员人格特征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推
    W6j&dIB,n0进,学者们发现团队创造力并不仅仅是个体创造力的叠加,因
    "z#I^2reX z0而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团队层面的特征。如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2lY&T a H(@ \x0能产生更高的创造性成果?团队成员的互动程度会不会对团队中国论文网1N}W@ N9WY
    创造力产生影响?多样化团队更能激发团队创造力还是一致性中国论文网{!c0Bk D
    团队更好?然而,一个植根于每一个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因中国论文网9]\'cI6E
    素———文化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较为鲜见,本文试图丰富文化
    _~,mwsOh0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章从不同组织文化类型出
    A xu?J7mN J+Z0发,具体分析以下问题:(1)团队文化的类型;(2)不同类型文化中国论文网r#FvX$KG
    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3)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_^OK7XG0一、理论与假设
    9b*FI1V!gf#L+gG0(一)团队文化类型中国论文网b$Ko'LN$n'x9o
    团队文化由于范围较大,目前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但
    G3uT$g#Vi.R j0是理论界较为认可的定义是:伴随团队形成过程而发展起来中国论文网aV1U5k g%EQ
    的,根植于团队所有成员价值观、信仰或期望之中的一种社会
    'h${x5\xe:E/i0结构。已有研究发现,文化通过影响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和信仰中国论文网5[h;B ]6i-C;[S
    来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但是,Petrock 也指出,团队成员的价
    FQ WwF1u2|0值观并不会随着随意变更的文化而简单改变,所以说,团队文
    8q(m#z9q {T4S/RE0化永远不能被强制更改。也就是说,人们应该遵循文化变化的中国论文网 A XZ ~,P
    规律来管理文化,这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实际上,不同团中国论文网 W7OQJ#@*A-oov-g4f
    队的创造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多的是由团队所呈现的文化类
    z`xN3E X5g-K0型所造成的,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差别的具体表现称之中国论文网T'i(r}h1Z|W"j
    为文化差异。
    K`og Y6[pLd+N0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团队文化进行了归类,如张钢据Jung
    Zi5g|6A$g^'e0的精神分析模型,界定了四种团队文化类型:一是秩序型文化,中国论文网)| L8Hf'D2|;r
    强调团队内的秩序,领导的权威;二是效果型文化,这种文化注中国论文网tAhdH#gY z(W
    重团队所具有的竞争力,团队目标以及顾客的要求;三是创新中国论文网3TB"@e0a
    型文化,注重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四是参与中国论文网z"~t x)i{
    型文化,参与型文化则侧重于营造团队的归属感,注重团队成中国论文网2{ Yv#T+r%Uf
    员的参与。Wallach 从团队重视、应用文化的程度出发,清楚地
    c4o}9n,].`ykS0定义了三类可测量的团队文化类型:一是官僚型文化,这种文中国论文网#[AZ:wnM!dw(dT2V
    化以控制力和组织权利为基础,团队结构、权责清晰有序;二是中国论文网-z;r$A*iyv9z
    支撑型文化,这种文化类型最大的特点是团队适应性强,团队
    ~ E Cu|LO*u~0成员彼此信任,灵活性大;三是创新型文化,呈现这种文化类型
    [.l7_Z-v:[%B&h t0的团队往往重视成员的挑战精神,允许成员冒险,同时极为关
    C2N!s}$d3EqA-S0注外界的风险和变化。本文主要借鉴Wallach 的分类,分析文化
    |F3x0VE0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6k:x l*ZD _8h0(二)团队创造力中国论文网3x+d:rSz K7I ]
    虽然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团队创造力(group
    kP.kYWR:^0creativity)的研究,但至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团队创造力的概
    -x(x~7Z)P0念。从已有研究来看,理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
    JQH,ju'zi @r^b0基于个体创造力的定义,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团队创造力
    ;R |-^{1[ fWE0根源于个体创造力。如Pirola 等指出,团队创造力是团队成员团中国论文网NW%J1V3n&y1^
    队个体创造力的函数;另一种是基于团体特征的定义,如Amabile
    *Iu iUu.s`Yr1__0指出团队创造力是一种产生于团队内部并能推进创新的观
    K&S^sx*W0点。Drazin 等认为团队创造力是经由团队成员之间一系列复杂
    $De Ln ]7|0的创造互动的过程。
    %Bt1Mu8R e0本研究主要研究文化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而文化属
    tL8Uq_!zs7i.n0于团体层面,因而本文采用团队层面的团队创造力概念。结合中国论文网q2s Y6B mb
    West(2002)所作出的定义,本研究将团队创造力定义为:在一
    V O9Ole#u0定环境下,经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将知识、经验和技能转化中国论文网w7Q4aN P4HLhh2H
    成产品、工艺、服务等的整体特性。
    6A%M?{on0(三)团队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国论文网\+F v(I$UI\'W$yR%CX+O
    团队文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团队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Z7UknR`&r7x0来对团队创造力产生影响。存在于团队中的关系和交往有效地
    )u W'J.X$L7z&[9Z0刺激了每个成员所掌握的资源的融合,从而促进团队产生更高
    $[ O,e t}$X q9L/S7M(I0的创造力。事实上,团队创造力的迸发和提高,实质上是文化驱中国论文网.h{~/q:}!u5wF
    动行为。团队文化类型决定了团队在创新过程的态度和行为。中国论文网!a'v P+Wn I_
    本研究从学习理论和创新理论出发,认为文化差异对团队创造中国论文网!|6w(s$h so,w9vx1Im
    力产生影响,不同的团队文化类型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是不同中国论文网_r%C3t`-M'p7h4o+y
    的。本文的整体分析框架如图1 所示。中国论文网%dq*P]d3u9xp
    图1 研究模型中国论文网H7I6}td w
    1.官僚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呈官僚型文化风格的中国论文网Qxkf[D5LP vz k
    团队中,团队领导者做出决策后,往往通过垂直的上下级关系
    $`&v KlZr;Z\TP?0将决策传递给团队成员。虽然决策能够迅速传递给整个团队,
    T1f4k~/KC0CU$~%g&u0但是,由于团队成员没有权力对上级决策提出异议,决策的执中国论文网i[UbWA"C
    行力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呈官僚型文化风格的团队的结构比较
    {[%d{;H` x0僵化、教条,灵活性不足,加之冗长、复杂的信息决策程序,所中国论文网fv|yB
    以,当团队进行创新时,虽然信息传递速度较快,但是团队成员
    @]-Hgmr4J)z2]B0并不是完全认同上级决策。另外,团队成员由于习惯遵从制度
    V+rEv z0化的工作方式,日常工作中对创新也缺乏积极性。所以说,官僚中国论文网G;Q#~o5lB#c(D^
    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产生有阻碍作用。据此,我们提出本研
    k)J7vO5R^;Fv r0究的第一个假设:中国论文网+Qb's`PG
    H1:官僚型文化不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
    U ki!w8QKoOF02.支撑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支撑型团队文化产生
    ?\ ]0p}.z2q0于团队成员之间频繁的交流和支持的过程中。当团队成员能够
    4Y"Q#WQq+tf y0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他们往往会更关注决策的正面影响。支中国论文网R%fH,?c!q
    撑型团队文化强调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要求营造一个平等、中国论文网/~qi"y6x
    开放的团队环境,保证团队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中国论文网#Ecco.?u
    从而提高团队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呈支撑型文化的团队的组
    X ~'b;\u"l ^0织结构具有分权的特点,团队成员有权参与团队决策,从而有中国论文网Dr)F1w"GAN8~V s)B
    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资源转化的效中国论文网E7Ve6d~
    率,进而提高资源柔性。此外,在支撑型文化的团队中,成员不仅中国论文网&f4V%V [k\
    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够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中国论文网3n!w$x1~.c"`0G x
    交流更好地利用他人掌握的资源,进一步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中国论文网-[!qk-@!Gsd1L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
    U'A.SQ!Sh0H2:支撑型文化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中国论文网-d*]5W/RC0s
    3.创新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创新型团队文化希望
    R M8M8weFoj0营造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为导向的环境。在创新型文化团
    pF$i Lj[-`U0队中,成员们认同挑战、风险和创造力,勇敢尝试变革和勇于面
    Za,d^.Z5^0对挑战是团队希望看到的。创新型团队文化中的成员享受外界
    'w-xp&B1BlB+l)Fa0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对外界变化的反应相对于其他文
    W1H`v eQp4ym7G0化类型中的人更为迅速,因此,化解危机的速度也很快。这种文中国论文网$w F#X_Q J
    化类型中的员工会比较容易理解团队领导作出的创新决定,并
    4yX)P JX0会积极投身其中。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第三个和
    "|L Q],Q'r0第四个假设:
    H+D6~3I2^+i7U~0H3:创新型文化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中国论文网?!K\{s q9w O
    H4:创新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高于支撑型文化。中国论文网_6O\j y+m#jUv#TQh~!N
    二、研究方法中国论文网!eU RGy
    (一)样本统计描述
    'B8k5ZE5~{"@A)F0本研究的问卷对浙江、上海两地的103 个科研团队的实证中国论文网x#V8Q.];_%H
    调查,共发放问卷553 份,收回475 份。删掉重复作答、答题不符
    Q4_/N&{:x ~^] pIn0合规范等无效问卷后,共得到87 个有效团队的问卷,共442份。中国论文网^ i,Bp1y.x;ff~Y\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表明,员工年龄以25~35 岁(45.94%)和
    d S[ ?0u025 岁以下(30.03%)为主;员工专业背景为:理科29.8%,工科中国论文网y@m:Q%Az5v7R.V
    26.3%,文科19.7%,商科15.7%,法律3.4%,艺术3.2%,医科中国论文网7qE!Fp/d2j-T!\
    1.9%;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11.3%,大专22.7%,本科中国论文网2o/Y hN^pI
    46.1%,硕士17.2% ,博士2.7%。中国论文网/d ?*p4h,Q+q u
    (二)变量的测量
    1h6jU5i/^0团队文化类型的测量采用Wallach(1983)的组织文化量
    6M W7bt`k*}0表,经过因素分析,将团队文化区分为官僚型文化、支撑型文化中国论文网q0u'\-D\?0w
    以及创新型文化三个构面。经预测试后,正式施测问卷共有15
    B*A d8] V|R:vE)Yw0个题项。量表采用5 点Likert 式量表测量,量尺从“完全不同中国论文网`,i[Y4W
    意”到“完全同意”,分别用数字“1”到“5”代表。分值越高表明被中国论文网L,N4~J P J
    调查者越赞同测量项目的观点。中国论文网7PP v j'GQ.O\qB
    团队创造力采用Amabile(1997)的相关研究成果,共8 个
    'x4OIR*]_SY(T{%U0题项,具体如“本团队的工作富有原创性”、“本团队经常提出各
    Unuk%}-e:XH0种新点子”等。量表采用5 点Likert 式量表测量,量尺从“完全
    vj/ujG N0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用数字“1”到“5”代表。分值越高表
    z E^OO6l0明被调查者越赞同测量项目的观点。中国论文网Hu)x-h~m&HB
    (三)数据检验中国论文网oKE!H7B[pE
    1.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根据Harman 单因素检验和CFA中国论文网6}p}.E(ZLY
    检验来检验问卷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其中,Harman 单因素
    (~:iRl;?6Bav.\0检验得出问卷的总体解释率达69.533%,说明问卷不存在共同
    5a(x2Hlp4S0方法偏差;同样,将问卷全部题项纳入同一个潜变量模型中,用
    !_^8sTb4Zy8^0CFA 方法得出:CMIN/DF=4.871,RMSEA=0.091,GFI=0.511,IFI=
    8j h8^@Be00.598,NFI=0.513,CFI=0.578,RFI=0.521;将题项纳入每个变量
    @wK8Q [0自身的因子进行分析得到:CMIN/DF=1.926,RMSEA=0.047,中国论文网rM8R|:Ghdu
    GFI=0.816,IFI=0.905,NFI=0.827,CFI=0.921,RFI=0.813。由以上中国论文网 K+x%SAr+s
    分析同样可知问卷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中国论文网5xW+B!|P
    2.问卷的信度分析:用SPSS20.0 进行量表信度分析,结果中国论文网 R]Fv,l{P*J
    见表1。问卷的克隆巴哈系数达到了可接受水平,表明问卷具有
    -c+U8n!Vd7Ux-yiX0良好的信度。中国论文网-[+E}'U w|6v
    表1 量表因素构成及其信度
    OEtg6q k;\03. 效度分析:团队文化的KMO 值为0.825,解释度是中国论文网8\)p k6[pX F&N,n/R
    71.301%;团队创造力的KMO 值为0.930,解释度是63.437%。中国论文网-Vd;mje s)Te
    三、假设检验中国论文网5b2jM^VE
    团队文化和团队创造力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
    [?,]8YA#u [ h5Ve0所示。中国论文网8}du0u Nt&Ax%EZ(E z
    表2 文化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国论文网] [/n.FR,HYQck
    从表2 中可以知道,官僚型文化与团队创造力负向相关
    x(hM S#H0(r=-0.194;p<0.01),支撑型文化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r=中国论文网~V?(_/E"b%[
    0.316;p<0.01), 创新型文化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r=中国论文网g;?@5p.C$rl+S
    0.389;p<0.001),且创新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大于支撑
    M%TsS+S ];Q0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系数较大),所得出的结果与本研中国论文网'|RgPYzf9zMxM_
    究的设想相同,即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 全部得到验证。
    mJ%j5B*Y&v0四、讨论中国论文网R%iTo,WTt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官僚型文化、支撑型文化以及创新型文
    b#`&j B*PY)G0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此说明团队文化差异与团队创造力
    2jf.Z)Ts*Sk y0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1)官僚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
    1O&o G:N ix&j2C#m0有负向影响,不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2)支撑型文化与团队中国论文网/hC$rl~3{
    创造力正向相关,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3)创新型文化与中国论文网b7~T3B|'z]l
    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4)创新型中国论文网K-W:k;}(@ T2Ha1MAZA
    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大于支撑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国论文网~0bUAp3RgS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官僚型文化的团队中,团队的任务中国论文网"p5OQ6G d G[
    和工作由决策层决定,然后直接下达给团队成员执行,团队成中国论文网 @h~!m0m%M#Z,[ u4A
    员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且成员习惯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们害中国论文网\&vE\g
    怕改变,更谈不上主动创新,也因此不可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创
    %AQ a q*LL%s0造力,甚至可能对团队创造力的产生有阻碍作用。(2)支撑型文中国论文网)F[#Z;X7^8o
    化的团队中,团队内成员交往积极、成员与领导者之间互动也中国论文网 |O.z'g.z'x { h
    比较频繁,整个团队内部沟通顺畅。Kivimak(i 2000)认为,团队
    _3` c bji0内部的交流和学习决定了团队创新的好坏。Annouk 和Lievens
    2f&l6~8sE!G2z:F;x0(1999)认为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够为团队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中国论文网_ o K:MN h H0y4D
    和资源,从而促进团队创造力的产生。(3)创新型文化属于压力中国论文网 yp,L0z7z
    承受型文化,这样的团队愿意承受环境压力,并能在压力中寻
    ;FD1o?ge0求创新。正如Van de Ven(1986)指出,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因中国论文网s&^o![A@7k
    素一样,对团队创造力有着重要影响。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国论文网%Wg4A@?j'fZeWr
    创新型文化团队中成员能迅速调整工作方式。另外,这种团队
    7\&u$Cn3`IUpI4m0中的成员理解并能积极执行领导层临时的创新决定。因此,我
    1E$Vc1e J0det*kw0们认为创新型文化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
    /ON3|@ e e7}_4Tp0本研究存在一些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条件限制,研究样本中国论文网 h:v6`3en\
    仅局限在浙江、上海两地。以这两地的团队代表整体还是很不
    M\0^#AS\%^,i0够的。建议未来扩大团队选取范围;其次,本研究仅分析了文化中国论文网 v7f(F1z/Q7iQ7[
    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直接效应,并没有解释文化差异对团队创
    L{]:Fz'I P0造力的影响机制,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加入相应的中介、调节变中国论文网q_1K'Uc{3M'A] ng
    量,深入探讨文化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国论文网WT}yhz"XY#T w*~
    五、结论
    :{'Xs}(l:q0不同的团队在创造力上的不同表现,说到底是由团队文化中国论文网}(efoa/cu;N
    的巨大差异造成的。本研究证明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对团队创造
    [-I x t.^(] T!QA:M0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结论对提高团队创造力指明了一个方
    W\'@V'Cf ~f:F7cO!d0向,同时也丰富了团队创造力的相关理论研究。只有将文化融
    S;cBE:B0入团队当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团队创造力,增强竞争能力。但在
    H*i d*t.qG0营造团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每种文化类型之间并没有
    \$o*Rvu usRyKj0绝对的界限,现实的文化系统大多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只不中国论文网,bF2g.ws5u
    过某一文化类型占优势而已。因而,从提高创造力出发,团队应
    G+F!z-v(^ g-a6M&Y0该综合支撑型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从实际出发,平衡二者的关中国论文网%PgZ9{/P(MT
    系,构建适合本团队的文化类型。中国论文网J3V%blgaJ
    【参考文献】
    s SQ/v:}9r"BL0[1] 张钢,倪旭东.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对团队创新的影响[J].心理学报,
    5G,qP2y/N)N02007,39(5):926-933.中国论文网%F@lb7t
    [2] 刘晓莉.员工流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硕中国论文网 t,LBAT
    士学位论文,2008.中国论文网0UK`"j~
    [3] 陈晓玲.国外创造力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中国论文网'W-@kE,u+cy7l:gn
    159-168.
    l lp%o4dji7u7ez l0[4] Wallach E J.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the cultural match[J].Training中国论文网DMqNc6|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83.
    3RP;Fw~e?7hO*C0[5] Annouk Lievens,Rudy K Moenaert,Rosette S Jegers.Linking communication中国论文网cZ/@T4pj%p
    to innovation succes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a case study analysis
    W(P3p0~X YY8|0[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9,10(1).
    )B|2g&eW6wj9|0[6] Van de Ven AH.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J].
    /FY0Z5?9qCpD0H0Management Science,1986(32).中国论文网|3s|U6|J6Y O9beE^f-D
    (责任编辑:Z 校对:Q)中国论文网:VYsE ^ L_F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